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 ] 考試科目名稱:內科學 一、 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 考試時間: 180 分鐘。 2) 答題方式:閉卷、筆試 3) 試卷內容結構 各部分內容所占比例為: 循環系統 25% 消化系統 25% 兒科系統 25% 危重病醫學 25% 4)題型結構 a:名詞解釋題,5 小題,每小題占 4%,共占 20% b:簡答題,5 小題,每小題占 6%,共占 30% c:病例分析題,5 小題,每小題占 10%,共占 50% 二、 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循環系統 考 試 內 容 (一) 總論 1、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分類 2、心血管常見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3、心血管疾病 (二) 心力衰竭 1、心力衰竭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2、心力衰竭的臨床類型 3、心功能的分級 一)慢性心力衰竭 1、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 2、洋地黃類制劑應用的適應癥,禁忌癥,給藥方法,毒性反應和中毒防治 3、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的應用、β -受體陰滯劑的應用、利尿劑的應用 4、血管擴張劑的應用地位 5、難治性心力衰竭的處理 二)急性心力衰竭 1、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治療 (三)心律失常 一)概述 1、心律失常的發生機制 2、心律失常的分類 二)竇性心律失常 1、竇性心動過速的 ECG 特征 2、病竇綜合癥的心電圖特征、治療 三)心房性心律失常 1、房性早搏的心電圖特征臨床表現及治療。 2、房性心動過速的心電圖特征,臨床表現及治療。 3、心房撲動和心房顫動的臨床表現、心電圖特征、治療 四)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 1、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病因、心電圖特征,臨床表現及治療 五)心室性心律失常 1、室性早搏的病因、臨床表現、心電圖特征、治療 2、室性心動過速的臨床表現、心電圖特征、治療 3、室顫的心電圖特征、臨床表 六)心臟傳導阻滯 1、房室傳導阻滯的臨床表現、心電圖表現、治療 2、室內傳導阻滯的心電圖特征 (四) 人工心臟起搏、心臟復律和心血管介入治療 1、人工心臟起搏的定義、作用機制、類型、適應癥和并發癥 2、心臟電復律器的定義、作用機制、操作方法、適應癥和并發癥 3、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適應癥和并發癥 4、心導管消融治療的意義、適應癥和并發癥 (五)原發性高血壓 1、高血壓病臨床表現及診斷標準,鑒別診斷 2、高血壓病治療原則,及主要應用的幾大類藥物 3、繼發性高血壓,常見如腎實質性高血壓,腎血管性高血壓,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等臨床表 現及有關實驗檢查、與原發性高血壓 (六)動脈粥樣硬化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一)動脈粥樣硬化 1、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危險因素 2、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 3、動脈粥樣硬化的防治 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1、冠心病的臨床分型 2、冠心病心絞痛及心肌梗死的病因及發病機理、心絞痛及急性心梗各種典型臨床表現 3、心絞痛、急性心梗心電圖,血清酶的動態改變 4、心絞痛及急性心梗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5、心絞痛及急性心梗的治療 6、靜脈溶栓藥在急性心梗的作用,簡述 PTCA 及冠脈支架的臨床應用,冠脈搭橋術的臨床指 征 (七)心臟瓣膜病 1、二尖瓣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改變 2、二尖瓣病的臨床表現、重要并發癥、治療原則和手術時機選擇 3、主動脈瓣病變的臨床表現,診斷及其并發癥 4、主動脈病變的處理原則和手術時機選擇,手術適應癥 (八)感染性心內膜炎 1、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臨床表現及治療、抗生素使用原則和方法 (九)心肌病 1、擴張型心肌病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原則 2、肥厚型心肌病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原則 3、心肌炎病因、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 (十) 心包炎 1、 心包炎的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原則 1、掌握心力衰竭的病因、發病機制、分類和預后判定,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診斷、 治療原則和方法。 2、掌握心律失常的分類、發病機制和診斷方法,常見心律失常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 3、掌握高血壓病、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流行病學、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分類、診斷、 鑒別診斷和治療。 4、掌握心臟瓣膜病的分類、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原則。 5、掌握冠心病分類,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分型、診斷和治療 及預后判斷。 6、掌握強心、利尿藥、抗心律失常藥、溶栓藥、降壓藥以及擴血管藥的分類、作用特點和 臨床應用。 7、熟悉感染性心內膜炎、心肌心包病和心血管神經官能癥的分類、病因、病理生理、臨床 表現、診斷和治療原則。 8、熟悉人工心臟起搏、心臟電復律、心血管介入性診斷治療技術的適應癥和禁忌癥。 消化系統 考 試 內 容 (一)總論 1、消化系統的組成、功能 2、胃、肝臟組織學特點 3、LES 及門靜脈的血供特點 4、消化系統疾病診斷的常用方法 (二)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1、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概念、發病機理 2、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臨床表現 3、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診斷、治療 (三)胃炎 1、急性胃炎的分類 2、急性胃炎的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 3、慢性胃炎分類 4、各型慢性胃炎的鏡下特點 5、HP 致病機理 6、慢性胃炎的臨床表現及治療。 (四)消化性潰瘍 1、消化性潰瘍的病因、發病機理 2、消化性潰瘍的臨床表現及并發癥 3、良惡性潰瘍的鑒別診斷 4、消化性潰瘍的治療,止酸治療藥物種類 5、抗 HP 治療方案 (五)潰瘍性結腸炎 1、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機理 2、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表現、并發癥 3、潰瘍性結腸炎的藥物治療 (六)肝硬化 1、肝硬化的病因、病理改變特點 2、肝硬化肝功能減退表現 3、門脈高壓的表現 4、腹水形成的機理 5、肝硬化常見并發癥 6、肝硬化腹水治療 7、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及自發性腹膜炎的診斷治療 (七)原發性肝癌 1、原發性肝癌的病因 2、原發性肝癌的分型 3、原發性肝癌的臨床表現和鑒別診斷 4、AFP 檢測改變 5、原發性肝癌的治療 (八)肝性腦病 1、肝性腦病的病因及常見誘因 2、肝性腦病的發病機理 3、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及分期 4、肝性腦病的治療 (九)胰腺炎 1、急性胰腺炎分型 2、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表現,各種并發癥 3、淀粉酶測定,淀粉肌酐消除率比值 4、急性胰腺炎的治療 (十)結核性腹膜炎 1、結核性腹膜炎的分型及病理改變特點 2、結核性腹膜炎的臨床表現 3、結核性腹膜炎腹水特點 4、結核性腹膜炎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十一)上消化道大出血 1、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病因 2、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表現 3、上消化道出血的部位的判斷 4、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 (十二)功能性胃腸病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及治療 2、 腸易激綜合征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及診斷鑒別診斷 考 試 要 求 1、 掌握消化系統解剖與生理功能。 2、 掌握消化系統常見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處理。 3、 掌握慢性胃炎的病因、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 4、 掌握消化性潰瘍病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鑒別診斷、并發癥及治療。 5、 掌握幽門螺桿菌與胃炎及潰瘍的關系。 6、 掌握肝硬化的發病機理,代償期與失代償期的表現及并發癥的診斷處理。 7、 掌握肝性腦病、門脈高壓的產生機理誘發因素及處理。 8、 掌握腹水形成的原因、實驗室檢查的特點、鑒別方法及處理。 9、 掌握急性胰腺炎間質型與壞死型的區別及處理。 10、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鑒別診斷。 11、掌握黃疸的發生機制與鑒別診斷。 12、掌握肝癌、胃癌的臨床表現、診斷和鑒別診斷及治療原則。 13、掌握乙肝抗原抗體檢測的臨床意義。 14、熟悉組胺 H2 受體阻滯劑和質子泵抑制劑的藥理及臨床作用。 15、熟悉克隆氏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的鑒別要點及抗炎和免疫抑制劑治療。 16、熟悉腸結核與克隆氏病的鑒別。 17、熟悉結核性腹膜炎的鑒別診斷。 18、了解慢性腹瀉的病理生理及常見病因。 19、了解慢性腹痛的病理生理及常見病因。 兒科學 考 試 內 容 (一)兒科緒論、生長發育、兒童保健 (1) 小兒年齡分期及各年齡期的特點 (2)小兒生長發育的各項具體指標 (3)小兒體格生長的常用指標。 (4)各年齡期保健原則。 (5)兒童的預防接種。 (二)兒科疾病診治原則、營養性疾病 (1)小兒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的臨床表現。 (2)小兒液體療法常用溶液的種類、成分與應用。 (3)小兒腹瀉的液體療法,制定液體療法的具體方案。 (4)母乳喂養的優點、方法及斷奶時間、注意事項、提倡母乳喂養。 (5)輔食添加的原則、種類和時間。 (6)維生素 D 缺乏性佝僂病,維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癥的臨床表現、診斷及防治。 (7)營養不良的病因與病理生理、臨床表現及診斷、并發癥、營養不良的防治。 (8)小兒肥胖癥的診斷與防治。 (三)新生兒及新生兒疾病 (1)足月兒、早產兒、過期產兒、低出生體重兒、正常體重兒、巨大兒、小于胎齡兒、 適于胎齡兒、大于胎齡兒、早期新生兒、晚期新生兒、高危兒的定義。 (2)新生兒常見的幾種特殊生理狀態 (3)新生兒窒息的臨床表現、并發癥及后遺癥 、新生兒窒息的治療。 (4)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表現、診斷與治療。 (5)新生兒顱內出血的臨床表現、診斷與治療。 (6)胎糞吸入綜合征的臨床表現與防治。 (7)新生兒肺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及鑒別要點、治療及預防。 (8)生理性黃疸的特點、病理性黃疸的特點及常見的幾種病因。 (9)新生兒溶血病的臨床表現、診斷要點及治療措施 (10)新生兒敗血癥的臨床表現、診斷與治療。 (11)宮內感染性肺炎、分娩過程中感染性肺炎、出生后感染性肺炎的臨床表現及治療 (12)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的臨床表現、診斷與治療。 (四)遺傳性、免疫學疾病、感染性疾病 (1)21 三體綜合征的臨床特征及診斷。 (2)苯丙酮尿癥臨床表現及診斷、治療措施。 (3)小兒原發性免疫缺陷病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方法。X 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 常見變異型免疫缺陷病、嬰兒暫時性低丙種球蛋白血癥、IgA 缺陷癥、胸腺發育不全、嚴重 聯合免疫缺陷病的臨床特點。 (4)支氣管哮喘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 (5)風濕熱的臨床及診斷標準,風濕熱的治療及預防。 (6)川崎病的臨床表現及診斷標準,治療。 (7)麻疹的早期診斷要點及典型的臨床經過、各種類型麻疹的臨床表現、與其他常見 出疹性疾病的鑒別要點、常見并發癥、防治原則及方法。 (8)小兒結核病的診斷方法與預防;小兒原發型肺結核的特點、診斷及治療;小兒結 核病具有活動性的參考指標;結核感染的特點與治療。 (9)結核性腦膜炎的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結核性腦膜炎的治療。 (五)呼吸系統疾病 (1)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與治療。 (2)幾種不同病原體所致支氣管肺炎的臨床特點。 (六)消化系統性疾病 小兒腹瀉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與臨床表現、診斷與治療 (七)心血管系統性疾病 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及法洛四聯癥的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診斷及 常見并發癥。 (八)泌尿系統性疾病 (1)急性腎炎典型病例、嚴重病例及非典型病例的診斷(含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 和處理。 (2)腎病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及分類、常見合并癥、腎病綜合征的治療。 (九)造血系統性疾病 (1)小兒造血和血象特點、髓外造血的定義與意義 (2)貧血的定義、小兒不同年齡貧血的標準與分類 (3)缺鐵性貧血及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的病因、發病機理、診斷及防治方法。 (十)神經肌肉系統性疾病 小兒化腦的臨床表現、常見并發癥、診斷要點與鑒別診斷、治療措施和并發癥的治療。 (十一)內分泌系統性疾病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的臨床表現與鑒別診斷、治療與預防。 三、參考書目 王衛平主編《兒科學》第 8 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危重癥疾病 考 試 內 容 1、重癥監測理論與原則。重癥患者的識別和評價。 2、心臟驟停的原因、病理生理機制、臨床表現及診斷要點,成人基礎生命支持(BIS)、高 級生命支持(ALS)的原理及方法,長期生命支持(DLS)的主要環節和治療方法,心肺腦復 蘇的基本治療措施,復蘇后綜合征的診斷與處理,缺氧性腦病診斷與處理、腦死亡的診斷, 特殊情況下的心肺復蘇的基本要點。 3、休克的概述,各型休克的特點及治療原則。 4、Sepsis 的診斷、鑒別診斷、臨床監測與處理、預防與治療,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 的診斷、鑒別診斷。 5、呼吸衰竭的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呼吸衰竭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治療進展(病因、 呼吸支持治療)、預后及病死危險因素。 6、ALI/ARDS 的概念、流行病學、病理生理、發病機制、臨床特征及診斷、治療、預后和 病死危險因素。 7、重癥患者人工氣道的選擇及管理,機械通氣的目的和應用指征,無創機械通氣的適應癥 及禁忌癥,機械通氣的基本模式、參數調節、并發癥,脫機和呼吸機撤離。 8、重癥患者腎臟功能改變,急性腎損傷與腎衰竭的診斷和治療,血液凈化(CRRT)技術。 9、血流動力學監測與支持,氧代謝監測與支持,呼吸功能監測與支持。 10、危重患者的代謝改變,營養支持的原則,臨床營養狀態的評估與監測,腸內營養及腸 外營養。 11、鎮靜與鎮痛。 12、抗菌藥物的基礎知識與抗感染的原則,重癥肺炎與 VAP、導管相關性感染、血源性感 染、尿路感染的診斷與鑒別診斷、治療原則、預防。 13、靜脈血栓的診斷,抗凝與溶栓藥物的分類及適應癥,肺栓塞的診斷、鑒別診斷、治療 及預防。 考 試 要 求 1、掌握重癥監測理論與原則。掌握重癥患者的識別和評價。 2、掌握心臟驟停的原因及類型,心臟驟停的診斷方法,基礎生命支持(BIS)、高級生命支 持(ALS)的原理及方法,長期生命支持(DLS)的主要環節和治療方法,心肺腦復蘇的基本 治療措施,復蘇后綜合征的診斷與處理,缺氧性腦病診斷與處理、腦死亡的診斷,特殊情況 復蘇。 3、掌握各型休克的診斷和治療原則。掌握常用復蘇液體的種類及適應癥,掌握液體平衡的 管理。 4、掌握 Sepsis 的診斷、臨床監測、治療,了解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的發病機制, 掌握 MODS 的診斷及處理。 5、掌握呼吸衰竭的臨床表現、診斷標準及發病機制的研究、治療進展,熟悉呼吸衰竭的預 后及病死危險因素。 6、掌握 ALI/ARDS 原發病治療、臨床特點、呼吸支持治療、藥物治療。熟悉 ALI/ARDS 預后 和病死危險因素。 7、掌握重癥患者人工氣道的選擇及管理,掌握機械通氣的目的和應用指征,掌握無創機械 通氣的適應癥及禁忌癥,掌握機械通氣的基本模式、參數調節、并發癥,掌握脫機指征及脫 機失敗的常見原因。 8、掌握重癥患者腎臟功能改變,掌握急性腎損傷與腎衰竭的臨床特點、診斷和處理,熟悉 血液凈化(CRRT)的概念、基本原理及特點,熟悉 CRRT 在 ICU 中的應用指征。 9、熟悉血流動力學監測概念及基礎理論。熟悉呼吸力學監測概念及基本理論。熟悉氧代謝 監測概念及基本理論,熟悉 DO2、VO2 的監測,乳酸及 BE 監測,SvO2、ScvO2 的監測。 10、掌握危重患者的代謝改變、營養支持的原則、臨床營養狀態的評估與監測,掌握腸內 營養及腸外營養的適應癥、選擇原則及并發癥。掌握腸內營養的禁忌癥、途徑與管理。 11、掌握危重患者鎮靜與鎮痛治療指征、療效觀察與評價、方法與藥物選擇,掌握鎮痛鎮 靜治療中器官功能的監測與保護。 12、掌握抗菌藥物的基礎知識與抗感染的原則,掌握重癥肺炎與 VAP、導管相關性感染、 血源性感染、尿路感染的診斷與鑒別診斷、治療原則、預防。 13、熟悉靜脈血栓的診斷,抗凝與溶栓藥物的分類及適應癥,掌握肺栓塞的診斷、鑒別診 斷、治療及預防。 三、 參考書目 陸再英、鐘南山主編:《內科學》(第七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 年。 賈建平主編:《神經病學》第 6 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年。 曾因明主編:《危重病醫學》第 2 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