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寫作學同等學力加試方向 2 秘書寫作加試②] 考試科目名稱:中國文化概論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0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 中國文化概論部分,100 分,占 100% 4)題型結構 a: 名詞解釋題,4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20 分 b: 簡答題,4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40 分 c: 論述題,2 小題,每小題 20 分,共 40 分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考試目標: 1、掌握文化的基本概念,熟悉中國文化發展的地理環境、文化多樣性的分 布特點。 2、了解中國文化的歷史發展脈絡,認識中國文化的肇始、演變、演進、盛 衰和新變的規律,清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性、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 3、科學分析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佛家的文化精神與理想人格, 認知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史學、審美教育和科技的成就。 4、認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中國文化發展的 現代趨勢與時代規范,明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文化的意義和任務。 考試內容: (一)緒論 文化的概念、分類、結構與功能,中國傳統文化與理想人格。 (二)中國傳統社會和文化的總體概貌 中國傳統社會特征之一:農業自然經濟,中國傳統社會特征之二:血緣宗法 制度,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構概觀。 (三)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與演變 先秦:中國文化的萌發與爭鳴,漢魏六朝:中國文化的一統與多元,唐宋: 中國文化的成熟與輝煌,明清:中國文化的繼往與開來。 (四)中國傳統文化在近代的變革 中國傳統文化在近代的論爭,中國傳統文化在近代的變革。 (五)當代中國文化發展與中西文化交流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我國的文化討論與“文化熱”,20 世紀 90 年代中國文 化的變革與大眾文化的興起,中西文化的交流與會通,當代“國學熱”和傳統文 化教育。 (六)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特征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 (七)中國傳統文化的思維方式及價值取向 中國傳統文化的思維方式,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 (八)中西文化的差異 中西文化的自然觀比較,中西文化的社會觀比較,中西文化的世界觀比較, 中西文化的思維方式比較。 (九)儒家文化精神與理想人格 先秦儒家人倫,漢代儒家觀念,宋明理學,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 (十)道家文化精神與道家理想人格 先秦道家的文化精神,道家思想在封建社會的演變,道家的理想人格,道家 與儒家的互補。 (十一)墨、法、兵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墨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法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兵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十二)佛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佛教文化的基本概念,佛教文化的演變和發展,中國的佛教——禪宗,佛家 文化的理想人格。 (十三)中國古代文學 以意境為核心的中國詩文化,俗文化與中國古典小說、戲曲的輝煌成就 (十四)中國古代藝術 中國古代藝術的文化背景與思想蘊涵,中國古代藝術的巨大成就與東方形 態。 (十五)中國古代史學與典籍 史學與典籍,先秦-魏晉南北朝史學文化,唐宋史學文化,元明清史學文化。 (十六)中國古代文化審美教育 人文美育與社會傳播,學校人文美育的實施,家庭人文美育的實施。 (十七)中國古代科技 中國古代對科技的巨大貢獻,中國古代科技的整體觀和方法論,中國古代科 技在近代發展遲滯的原因。 三、參考書目 金元浦主編:《中國文化概論》(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