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戲劇與影視學同等學力復試加試科目] 考試科目名稱:中外影視史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0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 (一)中外電影史部分 約 60 分,占 60% (二)中外電視史部分 約 40 分,占 40% 4)題型結構 論述題,5 小題,每小題 20 分,共 100 分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中外電影史 考試目標: 1、了解中外電影發展的歷史進程和電影創作的基本規律; 2、能夠運用相關概念和理論知識分析中外電影的發展規律和審美特性。 考試內容 (一)中國電影史 1、嘗試時期(1905-1923) 任慶泰戲曲短片與其他,短故事片的實驗與其他,最初的長故事片。 2、探索時期(1923-1927) “明星”公司的影片創作,長城派、神州派、“民新”及田漢的試驗,歐化、 尚古與唯美的電影。 3、商業競爭時期(1928-1932) 古裝片、武俠片——中國電影的兩大類型,初步的整合——聯華新派與國片 復興。 4、變革時期(1932-1937) 轉變作風的“明星”公司與傾向鮮明的“電通”公司的創作,進步與保守共 存的“聯華”公司,“藝華”、“新華”、“天一”及其他公司的創作,電影理 論與批評的建立和發展。 5、非常時期(1937-1945) 國民黨統治區的電影,延安地區的電影,租界區的電影,淪陷區的電影。 6、豐收時期(1945-1949) 官方電影機構里的兩種創作,“昆侖”群體與社會批判影片,“文華”群體 與都市人情片,商業電影的新發展。 7、新中國電影創建時期(1949-1966) “長影”集體,“北影”集體,“上影”集體,“八一”集體及其他電影廠 的創作。 8、禁錮時期(1966-1976) 從樣板戲到樣板戲電影,故事片生產的恢復與發展。 9、再探索時期(1977-1992) 第三代導演的人道主義追求第四代導演的詩化意識,第五代導演的歷史貢 獻。 10、市場化時期(1992 年至今) 市場化時期的主旋律電影,張藝謀、陳凱歌等導演的市場化追求,馮小剛及 中國的賀歲電影創作,新生代導演的個體寫作與生存困境。 11、香港電影 從粵語片到香港電影新浪潮,李翰祥的古裝歷史片,張徹、楚原和李小龍的 武打片,成龍的喜劇功夫片和警匪片,吳宇森的英雄片與徐克的武俠片。 12、臺灣電影 從臺語片到臺灣新新電影,李行、胡金銓的電影創作,侯孝賢、楊德昌、王 童的電影創作,李安的電影創作。 (二)外國電影史 1、電影的發明與初期發展 電影的發明,盧米埃爾兄弟的電影創作,梅里愛的電影創作,布萊頓學派, 格里菲斯的電影敘事觀念。 2、“二戰”前歐洲電影 法國印象派,超現實主義——瘋狂的安達魯之犬,讓·維果——激憤的電影 詩人,詩意現實主義——撒旦陽光下的魅影,現實主義大師——讓·雷諾阿;德 國豪華巨片時代,表現主義電影,室內劇電影,納粹德國電影;蘇聯蒙太奇學派,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意大利電影;英國電影。 3、“二戰”前美國電影 自由競爭時期獨立制片公司的崛起,先驅者的足跡——D.W.格里菲斯,麥 克·塞納特和“啟斯東喜劇”,查爾斯·卓別林和美國喜劇學派,默片時代的其 他電影工作者;電影工業與制版廠制度,八大金剛,《海斯法典》;好萊塢華麗 的類型樂章,有聲電影的興起,類型電影,開啟新時代——《公民凱恩》。 4、“二戰”前亞洲電影 日本電影現代性與民族性交織的過程,“日活”與“松竹”,有聲轉型催生 的“東寶”;印度電影。 5、“二戰”后歐洲電影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意大利新電影,意大利政治電影;法國“新浪 潮”電影運動,左岸派;英國自由電影;獨裁時期西班牙電影,阿莫多瓦——光 怪陸離的女性電影;瑞典電影源流及英格瑪·伯格曼——魔燈傳奇;波蘭新電影; 捷克新浪潮;南斯拉夫新興電影;匈牙利新興電影;“解凍”前后的蘇聯電影, 詩意電影,俄羅斯電影的新發展;新德國電影運動,奧伯豪森宣言,德國青年電 影,,新德國電影四杰。 6、“二戰”后好萊塢電影 美國新好萊塢,數字好萊塢,巴西電影,阿根廷電影,智利電影,古巴電影, 墨西哥電影,加拿大電影。 7、“二戰”后亞洲電影 日本電影的復蘇,崛起的社會派,“影像派”源流的延續,“太陽族”電影 與日本新浪潮;伊朗電影;韓國文藝愛情片,幫派影片,恐怖片,喜劇片;印度 商業電影,印度新電影;越南電影;泰國電影。 中外電視史 考試目標: 1、熟悉中外電視藝術發展的基本歷史進程; 2、掌握各種電視欄目的基本類型及創作方法; 3、運用相關概念和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中外電視歷史、現狀及各種現象。 考試內容 (一)外國電視史 1、外國電視技術簡史 試驗電視——電視的技術鋪墊,電視的誕生;彩色電視——從黑白電視到彩 色電視,彩色電視的發展;錄播電視——從直播電視到錄播電視,電視錄像技術 的發展;有線電視——從無線電視到有線電視,有線電視技術的發展;衛星電視 ——從微波中繼到衛星傳播,衛星電視技術的發展;高清電視——從標清電視到 高清電視,高清電視技術的發展。 2、外國電視媒體簡史 電視媒體附屬于廣播——廣播媒體的誕生與繁榮,電視媒體的誕生,戰后電 視媒體的恢復與重建;電視媒體黃金時代——商業電視媒體,公菜電視媒體;電 視媒體重組與整合——電視媒體的同業兼并,電視媒體的業外整合,電視媒體的 跨文化傳播;超級傳媒集團——美國在線時代華納集團,沃爾特·迪斯尼集團, 維亞康姆集團。 3、外國電視節目簡史 電視節目概述——電視劇,電視綜藝,電視新聞;電視劇發展史——戲劇集 萃歷史概覽,電影電視歷史概覽,電視系列劇歷史概覽,情景喜劇歷史概覽,電 視連續劇歷史概覽;電視綜藝節目發展史——競賽游戲節目歷史概覽,真人秀節 目歷史概覽;電視新聞節目歷史發展史——電視新聞直播歷史概覽,電視新聞欄 目歷史概覽,電視新聞頻道歷史概覽。 4、外國電視理論簡史 電視媒介研究——拉扎斯菲爾德:“節目分析儀”和“焦點小組訪談”,施 拉姆:電視與兒童研究,麥克盧漢:論人的延伸,博德里亞:“擬像”理論;電 視文化研究——伯明翰學派:“文化工業”理論,霍爾:“編碼/解碼”理論, 菲斯克:“兩種經濟”理論,莫利:“想象共同體”理論;電視權力批判——波 茲曼:“娛樂至死”理論,布爾迪厄:“新聞場”理論。 5、外國電視管理簡史 電視管理概述——電視管理體制,電視管理歷史概覽;美國《1934 年聯邦 通訊法》——聯邦通訊委員會,“公平原則”和“時間對等原則”;英國《1954 年獨立電視法案》——塞爾斯登電視委員會,獨立電視局;美國 1967 年《公共 廣播法案》——卡耐基教育電視委員會,公共廣播公司;英國 1990 年《廣播法 案》——獨立電視委員會,法案的電視政策;美國《1996 年電訊法》——所有 權政策,無線電視管理,有線電視管理。 (二)中國電視史 1、中國電視事業簡史 電視事業歷史概覽——電視事業的初期發展,改革時期的電視事業,轉型時 期的電視事業;電視管理概述——從“兩級辦電視”到“四級辦電視”,“事業 單位企業化管理”和“三個分離”,民營電視政策歷程;電視媒體概述——中央 電視臺,省級電視臺。 2、中國電視節目簡史 電視新聞節目發展史——電視新聞節目歷史概覽,電視新聞節目觀念的演 變;電視綜藝節目發展史——電視綜藝節目歷史概覽,電視綜藝節目觀念的演變; 電視紀實節目發展史——社教類電視節目發展綜述,電視專題節目發展“四個階 段”,電視紀錄片發展綜述;電視劇發展史——電視劇的初期發展,電視劇的恢 復期,電視劇的繁榮期。 3、港澳臺地區電視事業簡史 香港地區的電視事業——香港電視事業發展歷程,香港電視媒體,香港電視 節目;澳門地區的電視事業——澳門電視事業發展歷程,澳門電視媒體,澳門電 視節目;臺灣地區的電視事業——臺灣電視事業發展歷程,臺灣電視媒體,臺灣 電視節目。 三、參考書目 李少白主編:《中國電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虞吉主編:《外國電影史綱要》,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 年。 李明海、郝樸寧主編:《中外電視史綱要》,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7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