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科學學位加試科目 考試科目名稱:媒介批評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0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閉卷、筆試 3)題型結構 分析論述題:2 小題,每小題 50 分,共 100 分。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媒介批評 考試目標: 1、理解媒介批評理論的學術背景與思想資源以及 20 世紀以來引領國際學術 思潮的學說流派對現代傳媒批判理論的影響。 2、系統認知中外媒介批評的基本理論與實踐案例,總結分析其經驗教訓, 掌握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媒介批評的完整理論體系。 考試內容: 一、媒介批評起源與概說 (一)媒介批評起源 關于媒介批評起源的爭論;媒介批評的邏輯起點與歷史起點。 (二)媒介批評概說 媒介批評的定義;媒介批評的主體;媒介批評的對象與內容;媒介批評的標 準;媒介批評的方法。 二、媒介批評理論的學術背景與思想資源 (一)社會批判理論 2 社會批判理論的理論特色;社會批判理論對媒介批評理論的影響。 (二)文化研究思潮 文化研究思潮的緣起與發展;文化研究思潮對媒介批評理論的推動。 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媒介批評思想與實踐 (一)馬克思、恩格斯的媒介批評思想與實踐 (二)列寧的媒介批評思想與實踐 四、當代資本主義國家媒介批評實踐 (一)當代美國媒介批評實踐 媒介批評體制;媒介批評的主要內容。 (二)當代日本媒介批評實踐 (三)當代英國媒介批評實踐 (四)當代資本主義國家媒介批評實踐特點與評析 五、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中國媒介批評 (一)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媒介批評的時代背景 政治經濟背景;文化背景;傳媒背景。 (二)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媒介批評的實踐 對封建主義文化報刊的批評;新文化報刊內部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新聞道德 批評;新聞業務批評。 (三)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媒介批評的特點 啟蒙運動的先導;思潮論爭的武器;指導思想的多元;從自發走向自覺;形 式上豐富多彩。 (四)對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媒介批評的評價 六、當代中國媒介批評實踐 (一)新中國媒介批評發展歷程 發展期;失誤期;異化變質期;恢復繁榮期。 3 (二)當前中國媒介批評實踐的特點 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媒介批評體制;專業性與非專業性批評相輔相成;電 視批評成為熱點;網絡批評迅速崛起;媒介批評出現商業炒作苗頭。 (三)實踐總結與理論啟示 七、中國媒介批評理論研究 (一)中國關注媒介批評理論研究的背景 (二)中國媒介批評理論研究的發展概況 (三)中國媒介批評理論研究的嬗變軌跡 文藝學研究轉向文化研究的“界外批評”;傳統學派轉向批判學派的“界 內批評”。 (四)中國媒介批評理論研究評價 認識逐漸深入;視野不斷開闊;方法趨于多樣;學理依然薄弱。 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媒介批評理論 (一)本體論的建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媒介批評理論的性質與特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媒介批評 理論的任務與地位。 (二)方法論的建設 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守兼收并蓄、自主創造的學術品格; 突出民族風格、中國氣派的本土化特色。 三、參考書目 雷躍捷著:《媒介批評》,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 年。 4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