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科目名稱:現代分子生物學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 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0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 答題方式: 閉卷、筆試。 3) 試卷內容結構 (一)基礎知識部分 80% (二)研究進展、動態部分 20% 4) 題型結構 (一)名稱解釋題:1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二)判斷題:10 小題, 每小題 1 分,共 10 分 (三)填空題:30 空,每空 0.5 分, 共 15 分 (四)單項選擇題:15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15 分 (五)簡答題:5-8 題, 共 40 分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一)考試要求 掌握現代分子生物學的概念和主要研究內容,了解現代分子生物學研究的新 進展;重點把握 DNA、RNA 和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生物化學特性以及結構 與功能的關系,生物信息的儲存、傳遞與表達過程,基因表達的調控原理,分子 生物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初步理解基因調控與生物發育、免疫和疾病發生的關系。 (二)考試內容 1、生物大分子的性質、結構及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20 種主要氨基酸的種類和結構,肽鍵和肽的概念,蛋白質的一級結構和高 級結構的概念、主要表現形式與維系化學鍵,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兩性解離、膠 體性質、沉淀、變性、凝固、紫外吸收特征和呈色反應),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 關系,蛋白質變性與復性,分離、純化、測定蛋白質的一般原理與方法;核苷酸 的結構,5 種主要堿基與 2 種核糖,核酸的一級結構,DNA 的空間結構與功能(主 要是雙螺旋結構模型),RNA 的種類、空間結構與功能,核酸的理化性質(紫外 吸收、變性、復性和雜交、水解),分離、純化、測定核酸的一般原理與方法。 2、生物信息的傳遞 遺傳密碼(三聯體遺傳密碼的概念,遺傳密碼的特性),基因的概念和分子 屬性,染色體的組成與結構(主要是核小體的結構和超螺旋結構),DNA 的復制 和特點,DNA 的修復,基因的基本結構(特別是啟動子的結構,原核生物與真核 生物基因結構的區別),RNA 轉錄的基本過程和轉錄機器(尤其是 RNA 聚合酶), RNA 轉錄與 DNA 復制過程的差異,RNA 的剪接和編輯,蛋白質合成的生物學機制 (蛋白質翻譯的步驟,真核與原核生物翻譯的區別),蛋白質的修飾、轉運(信 號肽)和降解(蛋白酶體途徑)。 3、基因的表達與調控 基因表達的概念,基因表達調控的水平,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特點,負 調控、正調控、誘導調控和阻遏調控,乳糖操縱子和色氨酸操縱子,σ 因子的調 節作用,原核生物 mRNA 的穩定性,SD 序列;真核生物基因組的結構特點,真核 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特點,順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真核生物 DNA 水平上 的基因表達調控,DNA 甲基化與基因活性的調控,蛋白質乙?;瘜虮磉_的影 響,蛋白質磷酸化對基因表達的影響,反式作用因子基本結構,真核基因轉錄調 控的主要模式,RNA 的加工成熟,mRNA 穩定性調節,mRNA 的識別與蛋白質合成, 蛋白質修飾。 4、基本分子生物學技術 DNA 基本操作技術,RNA 基本操作技術,基因克隆技術,基因表達研究技術, 基因敲除技術,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技術,蛋白質與核酸相互作用研究技術,SNP 檢測技術,基因芯片技術,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 重點掌握分子克隆的概念和過程,發現和分離新基因的流程。圍繞分子克隆 的流程掌握:RNA 的提取與純化,聚合酶鏈反應(PCR 技術)的工作流程、原理 和應用,基因文庫的概念、種類及其構建方法,分子雜交的實驗流程和分類,凝 膠電泳的工作原理和應用,基因克隆的主要載體系統,限制性內切酶的類別和應 用等。 了解基因定點誘變,核酸測序,蛋白質組學技術,酵母雙雜交系統,DNA 芯 片技術,凝膠阻滯實驗,ChIP 技術。 5、基因調控與生物發育、免疫和疾病發生的關系 病毒癌基因,原癌基因,原癌基因的表達調控,基因治療,免疫球蛋白基因 結構,Ig 基因重排,免疫球蛋白基因表達調控,果蠅的發育與調控,高等植物 花發育的基因調控。 三、參考書目 1. 朱玉賢等編著,《現代分子生物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年,第 4 版。 2. 潘學峰編著,《現代分子生物學教程》,科學出版社,2009 年。 3. Robert F. Weaver 著,《Molecular Biology》,McGraw-Hill 出版,2011 年,第 5 版。 4. 羅紀盛等合編,《生物化學簡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第 3 版。 5. M.R.格林等著,《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科學出版社 2013 年,第 4 版。 6. 鄭用璉編,《基礎分子生物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年,第 2 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