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5 年基礎心理學碩士研究生復試筆試科目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 ] 考試科目名稱:心理科學研究方法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0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4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20 分 簡答題: 4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40 分 分析論述題:2 小題,每小題 20 分,共 40 分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考試目標: 1、系統掌握本門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 2、能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考試內容: 一、心理學與科學 (一)心理學的性質 1、兼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性質。 2、心理學具有不同分析單位的學科。 3、既重視內省也重視客觀觀察 內省法:通過個人報告并記錄自己的意識內 容以作為研究資料的方法。 (二)心理學的科學研究 1、一般人的探索方法: 常識;傳統;權威。 2、科學研究的特征:系統性;重復性;證偽性;開放性。 3、心理學研究的倫理問題 以人為被試的研究:知情同意;保護被試;保障退出自由與保密。 以動物為被試的研究:借鑒《心理學家的道德原則和行為準則》。 二、選題與取樣 (一)選題 1、研究課題的來源 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實際需要;理論;技術發展的推動。 2、選題的原則 課題可行、清楚、有價值、符合道德。 (二)查閱文獻 1、查閱文獻的意義。 2、文獻的來源:圖書、期刊、會議和學位論文、其他。 3、查閱文獻的方法:參考文獻查找法;檢索工具法。 (三)取樣 1、取樣與選題的關系 2、取樣的類型:隨機取樣;非隨機取樣。 三、假設與解釋 (一)范型 范型:是指看待問題的基本角度或框架。 1、生物學范型與研究 2、心理動力學范型與研究 3、行為論范型與研究 4、認知論范型與研究 5、人本論范型與研究 (二)理論與假設 1、演繹式理論與歸納式理論 2、理論與假設的元素:概念與變量。 3、假設檢驗 假設的涵義;假設的類型;假設檢驗的過程。 (三)解釋 1、解釋的邏輯 2、關系的確定:相關關系;因果關系。 四、測量 (一)測量及其層次 1、什么是測量 測量是一個確定某個特定分析單位的特定屬性值的過程。 2、測量的層次 定名測量;定序測量;定距測量;比率測量;離散測量與連續測量。 (二)測量的效度 1、什么是效度 測量的效度是指測量得到的記分是否反映了欲測的特征及其程度。 2、測量效度 內容效度;準則效度;結構效度。 3、研究效度 內部效度;外部效度。 (三)測量的信度 1、什么是信度 信度是測量的可靠程度,表現為測量數據和結果的穩定性以及測驗內容的一 致性。 2、兩種信度的評定方法 并行法;重復法。 3、信度和效度的關系 信度為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效度受到信度的制約。 (四)誤差 1、什么是誤差 誤差是對正確的偏離。 2、誤差類型 五、真實驗設計 (一)單因素完全隨機設計 1、實驗組控制組后測設計 2、實驗組控制組前測后測設計 3、所羅門四組設計 (二)多因素完全隨機設計 1、多因素完全隨機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 2、2×2 因素設計示例:基本模式;數據分析;圖示分析。 3、多因素完全隨機設計的評價 (三)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 1、隨機區組設計的基本原理 2、隨機區組設計的被試分配 3、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的基本模型 4、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的數據分析 (四)多因素隨機區組設計 1、隨機化區組設計的基本模式 2、多因素區組設計的數據分析 3、隨機區組設計的評價 六、準實驗設計 (一)單組準實驗設計 1、時間序列設計 2、相等時間樣本設計 (二)多組準實驗設計 1、不等組實驗組、控制組前測后測設計 2、不等組實驗組、控制組前測后測時間序列設計 3、平衡對抗設計 七、非實驗設計(Ⅰ) (一)單組后測設計 基本模式;評價。 (二)單組前測后測設計 基本模式;數據分析方法;評價。 (三)固定組比較設計 基本模式;數據分析;評價。 (四)事后回溯設計 1、相關研究設計 基本模式;數據分析;評價。 2、準則組設計 基本模式;數據分析;評價。 八、非實驗設計(Ⅱ) (一)訪談研究設計 訪談研究是研究者通過與研究對象的交談來收集心理特征與行為數據資料 的一種研究方法。 1、訪談研究的含義 2、訪談研究的類型 結構訪談和非結構訪談;直接訪談和間接訪談;個別訪談和集體訪談。 3、訪談研究的設計 訪談目的的確定;訪談問題形式的設計;回答方式的設計。 4、訪談結果的分析。 5、評價 (二)問卷研究設計 1、問卷調查的類型 封閉式問卷調查與開放式問卷調查;自填問卷和訪問問卷。 2、調查問卷的基本結構 問卷的標題;指導語;問題與答案;其他資料。 3、調查問卷的設計 問卷調查目的的確定;問題與答案的設計。 4、問卷調查的評價 (三)個案研究設計 1、個案研究的含義 2、描述型個案研究 3、實驗型個案研究 A-B-A 設計;多重基線設計。 4、個案研究的評價 (四)跨文化研究設計 1、跨文化研究的含義 2、跨文化研究的兩種取向 文化普遍性;文化特殊性。 3、跨文化研究的等值性 概念等值性;測量等值性;機能等值性。 4、跨文化研究的類型 九、質的研究設計 (一)質的研究概述 1、什么是質的研究 2、質的研究的基本特征 3、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 4、質的研究的應用 (二)質的研究設計要素 1、研究目的 2、觀念架構 3、研究問題 4、方法 5、效度 (三)研究設計的模式與論證 1、研究設計的模式 線形設計模式;互動模式;立體兩維互動模式。 2、質的研究設計論證 研究設計與研究設計論證;研究設計論證的撰寫 (四)質的研究表現形式 1、心理傳記 2、人種志 3、行動研究 十、統計檢驗的數據準備 (一)資料的量化和錄入 1、資料的量化:編碼;分類。 2、資料的錄入:SPSS (二)資料的初步整理 1、數據的排序和選擇 2、數據的排軼和重編碼 3.數據的其他變換 4、數據的合并、拆分和重構 5、數據的其他整理方式 (三)利用 SPSS 進行描述統計 1、編制次數分布圖表和計算統計量 2、多變量分組數據匯總 3、相關度量計算 十一、研究設計的 SPSS 統計分析 (一)常用統計檢驗法的 SPSS 應用 1、統計檢驗法分類和 SPSS 菜單概述 2、均值差異比較的 SPSS 應用 3、一般線性模型的 SPSS 應用 (二)關聯推斷 1、相關分析及其應用 2、回歸分析及應用 3、卡方檢驗和列聯表分析 (三)組間比較的統計分析 1、兩組比較 等距型數據的兩組比較法;等級性數據的兩組比較法。 2、多組比較 等距型數據的單因素方差分析(獨立樣本);非參數多組比較 (四)多因素及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簡介 1、多因素設計的方差/協方差分析 2、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示例 十二、數據化簡技術——因素分析法 (一)因素分析原理概述 因素分析基本原理;因素分析模型及條件;SPSS 因素分析功能選項;例題 求解和結果閱讀 (二)因素分析的步驟 數據適當性考察和因素數確定;求解因素模式;因素的解釋和命名——因子 旋轉。 (三)斜交旋轉和因子值應用 1、因子相關時的旋轉——斜交旋轉法 2、因子值的意義及應用 十三、研究的綜合——元分析 (一) 元分析的一般問題 元分析的涵義;元分析的目的和意義;元分析的局限性與質量控制。 (二) 元分析的基本過程 十四、研究報告的撰寫與交流 (一)研究報告概述 什么是研究報告;研究報告的類型;研究報告的寫作風格。 (二)研究報告各要素的寫作 題目;作者姓名和單位;摘要;關鍵詞;前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 致謝;參考文獻; 附錄。 (三) 報告的交流 1、 期刊發表 研究報告評估的標準;投稿。 2、 會議報告 口頭報告;展報; 三、主要參考書 黃希庭、張志杰主編:《心理學研究方法(第 2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0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