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893] 考試科目名稱:華文教育概論 一 、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 (一)華文教育部分 40% 約 60 分 (二)華文教學部分 40% 約 60 分 (三)華文教師部分 10% 約 15 分 (四)華文學校部分 10% 約 15 分 4)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 6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30 分 簡答題: 5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50 分 論述題: 2 小題,每小題 25 分,共 50 分 案例分析題:1 小題,每小題 20 分,共 20 分 二、考試要求與考試內容 華文教育 考試要求: 1、系統掌握華文教育的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和當代華文教育概況。 2、掌握華文教育的性質和特點、了解華文教育的發展歷程。 3、了解華文教育的培養目標和基本原則。 考試內容: 一、當前華文教育概況 (一)當前華文教育發展現狀 華僑華人為祖(籍)國的繁榮昌盛自豪驕傲,華僑華人及其子女學習 華文人數逐年增多;海外各類華文學校及華文補習班數量不斷增加,華文 教育的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華文教育的層次與辦學形式日益豐富和多樣 化;華文教育日益得到華僑華人所在國教育部門的關注、理解和支持;華 文教師隊伍日益壯大,水平不斷提高,華文師資培訓不斷深化;越來越多 的社會人士和華僑華人關心、支持華文教育事業。 (二)華文教育發展的有利條件 中國政府大力支持華文教育工作;海外的華僑華人越來越重視華文教 育;海外華文教學的辦學環境逐漸寬松;華文實用性越來越強。 (三)華文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世界范圍內華文教育發展不平衡;華文教師數量匱乏,整體水平亟待 提高;華文教材的針對性、本土化不足;華文學校辦學條件較差。 二、華文教育的性質和特點 (一)華文教育的定義 所謂“華文教育”,是指以母語或第一語言非漢語的海外華僑華人為 主要教學對象(也包括少數非華裔學生)開展的中國語言文化教育,在有 的國家或地區又稱中文教育。 (二)華文教育的特性 1、華文教育教學性質的多樣性 第一語言教學;第二語言教學;介乎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之間的華文 教學;雙語教學。 2、華文教育的教學對象 華文教育的教學對象是海外華僑華人及其子女。 3、華文教育的主要教學內容 華文教育的主要內容是漢語言和中華文化。 (三)華文教育的特點及意義 1、華文教育的特點 教育性質多樣;教育形式多樣;教育功能多樣。 2、華文教育的形式 中國華文教育工作主要形式;海外華文教育的主要形式。 (四)華文教育的功能 傳承中華文化的功能;經濟實用功能;中外文化交流功能。 (五)華文教育意義 塑造華裔青少年的民族文化素質;傳播中華文化,促進世界文化信息 交流;維系海外華僑華人與祖(籍)國的血脈聯系;促進華僑華人所在國與 中國的友好關系。 (四)華文教育研究內容 語言理論、文化理論、教學理論、華文教育史。 三、華文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一)早期華文教育的辦學目的和辦學形式 1、辦學目的 一是為了傳道,二是為了實用。 2、辦學形式 主要有三種辦學形式:家(私)塾、塾館和義塾 (二)近代華文教育 1、近代海外華文教育發展的推動力量 清政府推行變法改制,重視海外華文教育;維新人士的積極推動;資 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影響。 2、近代海外華文教育的主要特點 新式學校數量多、規模大;學制形式多元化發展、教學內容豐富;華 文學校管理日趨規范;清政府重視海外華文教育。 (三)現當代華文教育 1、“二戰”期間華文教的三個時期 復蘇期、衰弱期、復興期。 2、20 世紀后半期華文教育辦學形式 傳統僑校、華文補習班、周末學校、納入當地國民教育體系的老僑校。 3、21 世紀的華文教育 四、華文教育的目標及原則 (一)華文教育目標的確定因素 華僑華人所在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與文化現狀;華文教育的學科性質與 教學系統;華文學習者的發展狀況和華文教學的實際條件。 (二)華文教育德育的目標 推動華僑華人子女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和認同;增進華僑華人子女對祖 (籍)國的感情;培養華僑華人子女良好的個人道德品質。 (三)華文教育的知識目標 1、語文知識教學內容 現代漢語知識、古代漢語知識、常見文體讀寫知識、文學體裁及鑒賞知 識、文學史常識。 2、語文知識教學目標 掌握現代漢語的語言知識,并以此為基礎掌握現代漢語民族共同語——普 通話,讓華僑華人的子女說華文、用華文,讓華僑華人的子女使用本民族的語 言,是華文教育知識教育的核心目標。 (四)華文教育的基本原則 華文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結合;語言訓練與文化教育相統一;聽、說、 讀、寫訓練相統一;口語訓練與書面語學習相統一;課堂教學與課外訓練相統 一;“模仿”與“創造”相統一;華文教育內容與教學形式相統一。 華文教學 考試目標: 1、系統掌握華文教學主要內容,了解華文教師應有知識儲備。 2、把握華文教學中語言要素教學、課型教學、課堂教學的特點。 3、掌握華文教學的基本技能和現代華文教育技術。 考試內容: 一、華文語言要素教學方法 (一)華語語音教學 1、聲母教學 2、韻母教學 3、聲調教學 4、輕聲、兒化教學 (二)華文漢字教學 1、漢字教學主要內容和目標 教學內容應為現代漢字,主體是簡體字;教學性質為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 學的漢字教學;教學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漢字能力。 2、華文教師漢字教學知識儲備 漢字結構知識、漢字的基本筆畫名稱和筆順規則、漢字教學的定量意識、 漢字教學的重點。 3、漢字常用教學方法 利用識字卡片、以舊帶新、正字訓練、同旁聚合、形近字辨析。 (三)華文詞語教學 1、華文詞語教學的方法 確定詞語講解順序的方法;詞義解釋的方法;詞語鞏固練習的方法。 2、華文詞語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利用近義詞釋詞時要進行詞語用法辨析;詞語練習時要設計具體的語言環 境;詞語講解的范圍應視學生的語言程度而定。 (四)華文語言點教學 1、華文教學中語言點教學基本原則: 理論術語盡量少用,以模仿性教學為主;句子教學要注意分化難點,合理 安排教學層次。 2、華文教師語言點教學知識儲備 熟悉漢語語法主要特點;了解傳統的語法理論知識和一些新的語法觀念; 熟悉學習者的語法偏誤的類型與成因。 3、華文語言點教學基本內容 現代漢語句類系統;現代漢語句型系統;現代漢語句式系統;現代漢語標 點符號系統。 4、華文語言點教學的方法 對比法、形象法、情境法、歸納法。 5、語言點練習常用方法 擴展法、替換法、句式轉換法。 6、華文語言點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初級階段盡量少用語法術語;講解要注意切入的角度;注意分化難點;例 句的設計要有針對性。 (五)華文語篇教學 1、語篇教學主要內容 關聯詞語、省略、照應、時間詞語、句式的選擇與連貫。 2、語篇教學的方法 指導學生用照應、省略、關聯副詞等手段來連接句子;指導學習者用學過 的具有語篇銜接功能的詞語連接句子;指導學習者把語序混亂的句子重新排列 成連貫的語段。 二、華文課型教學 (一)華文綜合課的課文教學 語音階段的課文教學;語法階段的課文教學;短文階段的課文教學。 (二)華文聽說課教學 1、聽說課的教學任務 聽說教學的目的;聽說訓練的原則;聽說訓練的重點和難點。 2、聽說課語言要素常用練習方法 語音練習方法;詞語練習方法;句子練習方法。 (三)華文閱讀課教學 1、華文閱讀課教學的階段性任務 初級階段閱讀課任務;中級階段閱讀課任務;高級階段閱讀課任務。 2、閱讀課教學的訓練方法 詞語理解訓練方法;句群閱讀理解訓練方法;語段閱讀理解訓練方法;篇 章閱讀理解訓練方法;快速閱讀訓練方法。 (四)華文寫作課教學 1、寫作課訓練的類型 基本寫作訓練;應用文寫作訓練;限內容寫作訓練。 2、寫作課的訓練方法 三、華文教學技能 (一)華文教學的導入技能 1、導入的作用 激發興趣,調動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復習舊知,引 入新知;渲染氣氛,創設情境。 2、導入的方法 直接導入法、直觀導入法、問題導入法、溫故導入法、語病用例導入法。 3、導入的原則 啟發性原則、針對性原則、趣味性原則。 (二)華文教學的提問技能 1、提問的作用 推動學習者主動學習;為學習者提供參與課堂的機會;激發學習者的學習 動機和興趣;反饋教學的相關信息;訓練學習者的語言表達能力。 2、提問的類型 知識性提問、理解性提問、應用性提問、評價性提問。 3、提問的要求 趣味性、目的性、啟發性、順序性、歸納性。 (三)華文教學的講解技能 1、教學講解的基本要求 準備充分;內容準確;講解生動形象;語言簡潔通俗;語速適中。 四、華文課堂教學 (一)課堂教學特點 目的明確、任務性強;師生互動、雙向交流;集中學習、利于培養學習這 個的競爭合作意識。 (二)華文教學的課型及特點 綜合課、聽力課、口語課、閱讀課、寫作課、其他常見課型。 (三)華文課堂教學的常規訓練 聽的常規訓練、說的常規訓練、讀的常規訓練、寫的常規訓練。 (四)華文課堂教學藝術 備課的藝術;課堂組織管理藝術;教師語言藝術;課堂教學板書的藝術。 五、華文教學設計 (一)華文教學設計的意義 華文教學設計的實踐意義;華文教學設計的理論意義。 (二)華文教學設計的依據和原則 1、華文教學設計依據 漢語及中華文化知識;語言、文化習得規律;華文教學規律。 2、華文教學設計原則 對象性原則、目標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 (三)華文教學設計的內容 1、教學設計的三個步驟 依據學習和教學理論,分析教學目標和學生學習的初始情況;確定教學所 要解決的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安排具體的教學活動。 2、設計華文教學任務的角度 從語言知識角度分析;從語言技能角度分析;從語言交際技能角度分析; 從態度情感角度分析;從學習者策略角度分析。 (四)華文教案編寫 1、教案編寫原則 科學性、時效性、創造性 2、教案編寫的內容 課題、教學目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時數、教學環節設計、板書 設計、教學后記。 六、現代華文教育技術 (一)不同華文教學媒體的不同特征 華文教學信息的編碼方式;華文教學信息的組織方式;華文教學信息作用 的感官;華文教學信息的傳播方式;學生語言技能訓練的功能。 (二)華文教育資源建設類型 “以教為主”型,為一線的教師提供媒體素材、題庫、網絡課件、案例、 文獻資料等。 “以學為主”型,為學生設計語言習得情境、學習任務、學習資料、學習 提示與反饋指導等。 (三)構建個性化華文學習環境的措施 分析測評數據的動態性和特殊性;構建基于測評學生的模型;建設面向個 性化服務的華文學習資源;構建基于學生的教師個性化教學策略。 (四)華文教育技術與華文教學模式 1、現代技術支撐下典型華文教學模式 應用網上資源進行語言情境創設模式;應用網上資源進行主題探究模式; 應用網上資源進行任務協作模式。 2、現代技術支撐下華文教學模式的關鍵問題 圍繞明確的教學目的;強化兩種設計;重視三種交互方式;培養四種能 力。 (五)新形勢下華文教師專業發展新需求 專業知識與教學實際問題的解決;自身專業持續發展與階段性學習;教師 教育情境性與實踐性的關聯;華文教師的認知和有效學習;個性發展需求與群 體協作發展的關系。 七、華文教學評估 (一)華文教學評估的意義和要求 1、華文教學評估的意義 2、華文教學評估的要求 (二)華文教學評估的類型 評教、評學。 (三)華文測試 1、語言測試的種類 2、華文測試常見的命題類型:語言要素測試題型、言語技能測試題型 3、華文測試的常見類型 華文教師 考試目標: 1、了解華文教師的地位與作用。 2、了解華文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3、了解華文教師的培訓。 考試內容: 一、華文教師的地位 華文教師是華文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在文化教學中,教師中華文化的傳播 者、代言人,是學生面對的第一本最生動的教材,是他們認識和了解中國文化 的第一扇窗口;在語言點教學中,教師的講解和示范是最基本的。 二、華文教師的素質 (一)華文教師的人格魅力 提升外部形象氣質;保持一顆年輕的心;始終保持自信;保持樂觀、幽 默;培養良好的性格;增加自身的社會經驗。 (二)華文教師的業務素質 1、華文教師的知識結構 全面的漢語言知識;中華文華的知識;語言教學的理論和知識。 2、華文教師的工作能力 基本的教學技能;敏捷的思維能力;良好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組織管 理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多方面的才藝。 三、華文教師的培訓 (一)華文教師培訓的內容 中國語言文化知識、教學技能、理論知識。 (二)華文教師培訓授課方式 講授課、討論課、示范課、實踐課。 華文學校 考試目標: 1、了解華文學校的歷史發展和現狀。 2、了解華文學校的管理運營方式。 3、了解華文學校與社會各界的聯系。 考試內容: 一、華文學校的歷史發展與現狀 (一)華文學校的類型 華人社團或個人開辦的私塾和學堂;以華語為主要教學媒介語的全日制學 校(按照中國傳統教學模式開設);以華語和當地與或者英語為教學媒介語的 早期雙語華文學校;以華語為主要教學媒介語的全日制學校(兼顧中華文化和 當地文化),有學者稱之為“真正的華文學校”;各種華文補習班;被當地政 府歸并,仍然開設華文課程的當地國民學校。 (二)現代華文學校的特點 多種辦學形式并存;辦學層次一般為中小學,屬于基礎教育;學生來源不 僅有華人華僑,還有當地其他民族的學生;華文學校的辦學目標發生很大變 化。 (三)華文學校的貢獻和作用 1、早期華文學校的歷史貢獻 早期的華文學校承擔了為華人社會培養人才,幫助華僑華人子女傳承中華 文化的重任;早期的華文學校是華人社會溝通、協作的橋梁;在社會變革時 期,華文學校成為進步人士傳播新思想、推動社會思潮的重要場所,促進華僑 華人對中國的關注和了解。 2、當今華文學校的地位與作用 當今的華文學校教育仍然是進行華文教育的主要途徑;當今的華文學校促 進了當地和中國的友好交流,增加不同民族之間的了解和友誼;當今的華文學 校是探索華文教育辦學思路和教學方法、進行華文教育改革的基地。 (四)華文學校的管理 教師管理、學生管理、總務管理。 (五)華文學校與社會各界的聯系 華文學校與華人社會;華文學校與家長;華文學校與校友;華文學校與政 府、教育管理部門;華文學校與國內外大學。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