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852】 考試科目名稱:水文學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 (一)客觀部分 20% (二)主觀部分 80% 4)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6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30 分 簡答題: 5 小題,每小題 12 分,共 60 分 分析論述題:2 小題,每小題 30 分,共 60 分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1、緒論 考試內容 水文學研究對象;水文學發展;水文學的學科體系;水文現象的特點;水文 學的研究方法。 考試要求 (1)掌握水文學的概念、水文學的研究對象。 (2)掌握水文學的學科性質和學科體系。 (3)理解水文現象的特點和水文學的研究方法。 (4)了解我國水文學發展的歷史過程和階段;了解水文學科未來的研究前 景。 2、地球上的水循環與水量平衡 考試內容 地球上水的分布;水循環的過程與機理;水循環的類型與意義;水量平衡的 概念;通用水量平衡方程和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全球水量平衡方程。 考試要求 (1)掌握地球上水的分布狀況,水循環的概念、過程和類型。 (2)理解水量平衡的涵義,通用水量平衡方程和流域水量平衡的涵義。 (3)掌握運用水量平衡原理推求全球水量平衡方程的過程,并能熟練運用 水量平衡方程。 3、水循環的基本環節 考試內容 水面蒸發、土壤蒸發、植物蒸發的過程、控制條件、影響因素以及確定方法; 降水特征的指標,降水的觀測,降水時空特征分布指標;區域平均降水量的計算 方法;降水的影響因素;下滲的物理過程、垂向分布以及下滲的確定方法;下滲 的影響因素;徑流的含義和徑流形成過程、徑流的度量方法和影響因素。 考試要求 (1)掌握水面蒸發、土壤蒸發的過程、控制條件及影響因素。 (2)掌握降水特征和時空分布特征指標的涵義;掌握區域平均降水量的計 算方法。 (3)掌握下滲的物理過程、下滲水的垂向分布及影響因素;掌握下滲確定 的經驗和理論方法。 (4)掌握徑流形成的過程及影響因素;掌握徑流度量指標的計算。 4、河流 考試內容 河流的概念及河流分段;河流的縱橫斷面;水系、流域的概念;水位的概念 及確定方法,特征水位的含義和作用;流速及河道分布情況;流量的概念及計算 方法;流域產流理論和方式;流域匯流過程及線性匯流系統規則;流域匯流計算; 水文現象的統計參數及其含義;頻率與重現期的關系;正常年徑流量的概念及影 響因素、徑流年際、年內變化的表示方法;洪水和枯水的概念及特征。 考試要求 (1)了解河流、流域和水系的涵義;了解河流分段及表現特征;掌握河流 縱橫斷面的涵義。 (2)掌握水位、流速、流量的概念及測定方法;掌握特征水位和流速的河 道分布規律。 (3)掌握流域產流過程、流域產流的方式及具備的條件;掌握流域匯流過 程及匯流計算的等流時線、單位線法。 (4)掌握水文現象的統計指標及其涵義;理解頻率和重現期的關系并能解 釋水利工程設計標準。 (5)了解正常年徑流量的涵義及其影響因素,徑流變化的統計表示方法; 掌握洪水的的三要素。 5、湖泊、沼澤和冰川 考試內容 湖泊的概念和分類;湖水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人工水庫的概念、類型、組成; 水庫的特征水位及其作用;沼澤的特點和形成的影響因素;冰川的形成與類型, 冰川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考試要求 (1)理解湖泊的概念及成因。 (2)掌握湖泊物理化學性質的時空分布規律;了解人工湖泊-水庫的組成及 特征水位。 (3)了解沼澤、冰川的形成,掌握冰川對環境的影響 6、地下水 考試內容 地下水賦存的空間;含水介質的水理性質;地下水的類型;地下水的運動規 律土地行政的概念與職能;土地行政組織;土地行政管理方法。 考試要求 (1)掌握孔隙、裂隙和容隙的涵義及區別;掌握容水性、持水性、給水性、 透水性、貯水性的涵義;掌握含水層和隔水層的劃分。 (2)掌握地下水劃分的方法;掌握潛水和承壓水的特征、差異及相互轉化; 掌握承壓水形成的條件。 (3)掌握理解地下水運動的達西定律,并能熟練應用。 7、海洋 考試內容 海洋的分類;海水的物理、化學性質的時間變化及地理分布;波浪的概念、 要素及分類;波浪的基本理論;潮汐的概念、要素及成因;洋流及其分類;大洋 環流系統;厄爾尼諾和拉尼娜。 考試要求 (1)了解海洋的分類及其各自的特點。 (2)掌握海水溫度、海水密度的地理分布;掌握海水的化學組成及恒定性; 掌握并理解海水和河水組成的區別及原因;掌握海水鹽度的概念及其地理分布。 (3)掌握波浪及其要素;掌握波浪的成因分類;理解線性波運動的基本理 論;掌握風浪和涌浪的涵義。 (4)掌握潮汐及其要素;了解潮汐的類型;掌握潮汐的成因;理解引潮力 的涵義。 (5)掌握洋流及其分類;掌握風海流的理論;掌握大洋表層環流模式與格 局分布;掌握大洋表層環流及其特征。 (6)了解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 8、天然水質與保護 考試內容 自然水體的水質特征;水的物理化學性質;水體污染及其危害。 考試要求 (1)掌握自然水體的水質特征。 (2)了解水的物理化學性質;了解水體污染及其危害;了解水體污染物。 9、人類活動的水文效應 考試內容 土地利用的水文效應;城市化的水文效應;水利和水保工程的水文效應。 考試要求 (1)掌握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對產水量時空分布的影響狀況;掌握 LUCC 對 洪水過程的影響以及對流域產流產沙的影響。 (2)掌握城市化的洪水放大、徑流改變的水文效應。 (3)掌握水土保持措施對流域產流產沙的影響機制;掌握水保生物措施的 水文效應;掌握南水北調工程、三峽水庫的水文效應;了解人類活動水文效應的 研究方法。 三、參考書目: 管華主編:《水文學》,科學出版社,2010 年 6 月。 黃錫荃主編:《水文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年 6 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