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824] 考試科目名稱:管理學原理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 管理導論占 35 分 計劃占 30 分 組織占 35 分 領導占 35 分 控制占 15 分 4)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6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30 分 簡答題: 4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40 分 論述題:2 小題,每小題 20 分,共 40 分 材料分析或案例分析題:2 小題,每小題 20 分,共 40 分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管理學原理 考試目標: 考生應掌握管理的基本特征及規律,系統掌握管理學的基本原理、基本體系 和方法,把握管理職能對于各種組織的重要作用,運用全面的、發展的、系統的 觀點以及所學管理理論,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的管理問題,正確把握管理活動內在 2 規律,能具體理解認識管理的基本原理、概念、目的、性質、內容、結構、方法, 同時善于理論聯系實際,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具備分析問題和解決 問題的基本素質。 考試內容: 一、管理導論 (一)管理、管理者與管理學 管理與管理者的重要性; 管理、管理者與管理學的涵義;管理者分類; 管 理的職能;管理者的角色與技能;管理的對象與方法;管理的二重性 (二)管理思想的發展 中國傳統管理思想要點;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產生;古典管理理論的產生與 發展(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韋伯的行政組織理論); 人際關系學說與行為科學理論 ;西方現代管理思想的發展(含現代管理叢林中各 學派的觀點)。 (三)綜合管理問題 1.全球環境中的管理:三種對待全球經營的態度;區域性貿易聯盟和全球貿 易機制及其重要性;組織邁向全球使用的結構和技巧;政治的/法律的、經濟的、 文化的環境與全球經營的相關性。 2.對多樣性的管理:對員工多樣性的理解;不斷變化的勞動力隊伍;員工多 樣性的類型;對多樣性進行管理時的挑戰。 3.對社會責任和道德規范的管理:管理道德觀的主要觀點;影響管理道德觀的 因素;改善管理道德觀的途徑;利益相關者;企業社會責任;綠色管理和可持續性。 4.對變革和創新的管理:變革過程;組織變革的含義與類型;管理變革阻力; 當代的變革管理事項。 二、計劃 (一)決策 決策含義及要點;決策的分類;決策的原則;對決策合理性的認識;決策的過程; 決策五要素;定性決策方法;定量決策方法。 (二)計劃 3 計劃內容、性質與計劃類型;計劃工作原理與程序;計劃技術與方法;目標管理 的特點與實質、目標管理的過程、目標管理的評價。 (三)戰略管理 戰略管理含義及其戰略管理過程;事業部戰略(公司層面戰略);競爭戰略; 戰略管理理論的發展;戰略管理工具與技術。 三、組織 (一)組織與組織管理 組織含義及類型;組織的構成要素及作用;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組織理 論。 (二)組織設計與權力配置 組織結構和組織設計;影響組織設計的主要因素;組織設計原則與組織設計 過程;管理幅度的確定和管理層次的劃分;組織集權與分權;分權與授權;職權 的劃分與合理運用;扁平結構和直式結構;部門劃分方法及優缺點;組織結構的 基本形式;委員會集體決策的優缺點。 (三)組織中的人員配備 人員配備的含義、工作內容和程序;職務分析的作用、程序與方法;工作設 計的原則;工作設計的方法;影響工作設計的因素;管理人員應該具備的才能和 個人特點;人員選聘的途徑、程序和方法;人員考評的目的、作用、內容與方法; 考評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培訓的一般模式、過程與方法;職業發展;績效 評估的類型與方法。 (四)團隊管理 群體和群體發展;工作群體的績效和滿意度;工作團隊的涵義與類型;打造 有效工作團隊的措施。 四、領導 (一)理解個體行為 組織內個體行為的重點和目標;態度在工作績效中扮演的角色;各種不同的 人格理論;知覺及其影響因素;學習理論以及它們與行為塑造的關聯。 (二)管理者與溝通 4 溝通的含義及作用;溝通過程與各種人際溝通方式;人際溝通的特點及作用; 團隊溝通的特征與策略;溝通障礙及其克服對策;組織溝通;信息技術與溝通。 (三)激勵員工 動機的內涵;需要、動機與行為的關系;管理中的人性假設;激勵的含義及 其過程;需要層次理論、XY 理論、ERG 理論、成就需要理論、雙因素理論、期 望理論、目標設置理論、公平理論、強化理論、學習理論、工作特征模型的主要 內容與對激勵的啟示;激勵的藝術;當代激勵問題。 (四)領導 領導的五種權力來源;領導特質理論;領導行為理論(四分圖理論,管理方 格理論等);領導權變理論(菲德勒模型,情景領導理論,路徑—目標理論等) ; 當代的領導觀(領導者—成員交換理論,交易型—變革型領導;魅力型—愿景型 領導,團隊領導);領導藝術;領導與管理的區別,領導者與管理者的區別。 五、控制 (一)控制過程與類型 控制的性質和重要性;控制過程;控制的類型;控制與計劃的關系;有效控 制的原則與特征。 (二)控制技術與方法 預算控制;審計控制;財務控制;質量控制與全面質量管理;準時生產;管 理信息系統。 (三)危機管理與控制風險控制 危機及其特征;危機的縮減;預警系統;危機反應與恢復管理。 三、主要參考書 1.Stephen P Robbins :《管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年。 2. 陳傳明,周小虎: 《管理學原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