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709 考試科目名稱:公共管理學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試卷成績與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 公共管理導論 約 4 分 公共管理者的角色與知能 約 10 分 公共部門的角色 約 4 分 公共部門戰略管理 約 10 分 公共政策的設計與評估 約 10 分 公共組織管理 約 4 分 公共組織中的領導 約 4 分 公務人力資源管理 約 10 分 公共預算與財務管理 約 10 分 信息管理與電子化政府 約 16 分 公共服務的績效管理 約 4 分 公共危機管理 約 16 分 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約 16 分 公共管理中的責任與倫理 約 16 分 企業型政府與政府再造 約 16 分 4)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5 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20 分 簡答題:5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50 分 論述題:5 小題,每小題 16 分,共 80 分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公共管理學 考試目標: 1.本科目要求考生比較系統地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概 念、原理和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判斷和解決當 前實際的公共管理問題。 2.本科既考核學生對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部門管理的 具體實踐和改革發展趨勢的熟悉情況,也考察學生對當代西 方公共管理學發展的最新理論、方法與最新實踐成果的了解 和跟蹤情況,最終考核學生公共管理的理論素養和從事實際 公共管理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公共管理導論 1.公共管理及公共管理學的概念、性質,新公共管理 的內涵; 2.公共管理學的發展、研究途徑以及特質; 3.公共管理與企業管理的差異; 4.新公共管理; 5.現時代公共管理面臨的嚴峻挑戰。 (二)公共管理者的角色與技能 1.一般管理者的角色; 2.公共管理者的定義以及公共管理者所承擔的特殊角 色; 3.公共管理者的主要技能; 4.有效公共管理者的基本特質; 5.變革時代的公共管理者如何進行有效地管理(莫根)。 (三)公共部門的角色 1.公共部門的定義及性質; 2.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的區別; 3.公共部門存在的正當性; 4.政府間關系的含義與研究途徑; 5.中國政府間關系的現狀與改革; 6.市場失靈的含義及表現; 7.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基本職能; 8.治理工具的含義及其選擇; 9.新治理工具與政府管理創新; 10.政府失靈的含義及其原因; 11.矯正政府和市場雙重失靈的策略。 (四)公共部門戰略管理 1.戰略管理的含義、基本特征及過程; 2.戰略規劃的含義及過程; 3.SWOT 分析方法的含義及步驟; 4.戰略管理在公共管理中發揮的正面效果; 5.戰略管理在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限制和困難; 6.在公共部門成功實施戰略管理的方法。 (五)公共政策的設計、執行與評估 1.公共政策的含義、性質及類型; 2.政策問題的含義、性質及建構方法; 3.問題診斷時可能遭遇到的誤差因素; 4.政策規劃的特性、原則及基本步驟; 5.政策執行的含義及理論因素; 6.影響政策執行力與績效的因素; 7.政策評估的內涵、基本特質、作用及一般標準; 8.政策評估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9.政策評估結果的處理方式。 (六)公共組織管理 1.公共組織的含義、特性; 2.公共組織設計與管理的一般原則; 3.科層制組織的特征; 4.傳統官僚組織的副作用; 5.彈性化組織的含義及其特性; 6.彈性化組織設計的多種形式及其各自特性; 7.組織學習的含義、學習型組織的含義及主要特征; 8.建立學習型組織途徑。 (七)公共組織中的領導 1.領導的含義及影響方式; 2.權力的含義及領導的權力類型; 3.領導方式的分類; 4.權變領導理論的含義及主要理論; 5.轉換型領導的含義、構成要素、特點。 (八)公務人力資源管理 1.人力資源的含義、特性; 2.人力資源興起的原因、表現; 3.人力資源管理的含義、基本功能; 4.人力資源管理者的角色; 5.公務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目標; 6.國家公務員制度; 7.私人組織成功實現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經驗 和原則; 8.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含義及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 的重要因素; 9.工作生活質量的含義及標準; 10.現代公務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趨勢。 (九)公共預算與財務管理 1.公共預算的含義、功能及原則; 2.公共財政管理; 3.政府的預算制度的類型及各自的優缺點; 4.政府會計的含義及作用; 5.政府會計與企業會計的區別; 6.政府財務報告的含義、目的、功能、質量要求以及 需求者; 7.政府采購的含義、原則、主要方式以及各種方式的 優缺點; 8.政府采購的主要方法及對采購人員的倫理要求; 9.政府審計的含義、作用、范圍、類型和程序; 10.轉型期我國公共財政管理的完善。 (十)信息資源管理與電子化政府 1.信息的含義、特性以及決定信息價值的屬性; 2.信息管理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政府信息管理的范圍; 4.管理信息系統的含義及作用; 5.公共管理信息系統的特質; 6.決策支持系統的含義、特性及構成; 7.電子化政府的含義及特質; 8.國際上電子化政府的特點; 9.中國電子化政府發展目前出現的主要問題; 10.發展我國電子化政府的舉措。 (十一)公共服務的績效管理 1.績效管理的含義及主要活動; 2.公共部門進行績效管理的原因; 3.公共部門的績效標準; 4.標桿管理的含義; 5.公共部門績效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 6.改善政府績效的途徑和方法。 (十二)公共危機管理 1.危機的含義、基本類型和特征; 2.公共危機管理的含義及危機管理的重點; 3.全面整合的危機管理體系的含義、基本特征及其構 成要素; 4.我國政府公共危機管理存在的問題; 5.全面的公共危機管理戰略的主要內容 ; 6.公共危機管理的過程與應對措施 。 (十三)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1.公共服務民營化的含義、目的、類型及優缺點; 2.非營利組織的含義、性質、類型及特征; 3.非營利組織在公共服務提供方面的作用和限制; 4.非營利組織對公共管理提出的挑戰; 5.中國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現狀和問題以及事業單位改 革; 6.目標管理的含義、基本形態及其在公共部門應用中 的限制; 7.全面質量管理的含義、特征以及在政府部門推行全 面質量管理的實施步驟; 8.公共服務的質量標準; 9.顧客導向的含義、積極作用; 10.顧客導向的公共管理與傳統公共管理的不同。 (十四)公共管理中的責任與倫理 1.公共管理責任與倫理的性質和內涵; 2.維持和實現公共管理責任的主要困境; 3.責任機制、行政監督、行政監察、行政復議、行政 訴訟、行政賠償的含義; 4.行政監督的主要方式; 5.立法控制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6.職業倫理的含義、內容以及實現公共管理倫理的因 素; 7.轉型期公共管理倫理建設。 (十五)企業型政府與政府再造 1.治理理論 2.當代西方的政府改革與轉型期我國的行政體制改革 3.政府再造的含義及性質; 4.當代世界各國政府再造的背景和原因; 5.企業型政府的含義、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 6.公共企業家的創新策略; 7.當代各國政府再造的主要策略; 8.我國政府改革的經驗、教訓及前景; 9.法治政府和小而能的政府的含義。 參考書目: 1.張成福、黨秀云主編:《公共管理學》,北京:中國人 民大學出版社,2007 年版 2.陳振明主編:《公共管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 版社,2007 年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