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5 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705] 考試科目名稱: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與心理統計學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 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為: 普通心理學 1/3 實驗心理學 1/3 心理統計學 1/3 4)題型結構 實驗心理學、普通心理學: 名詞解釋題:6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18 分 簡答題: 3 小題,每小題 7 分,共 21 分 綜合題: 1 小題,每小題 11 分,共 11 分 心理統計學: 名詞解釋題,6 小題,每小題 2-3 分,共 15 分 案例分析題,3 小題,每小題 6-12 分,共 28 分 計算分析題,2 小題,每小題 10-16 分,共 26 分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普通心理學 考試目標: 1、系統掌握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 2、能運用心理活動的基本規律理解和解釋現實社會生活中的人的心理與行為。 3、了解心理學的最新理論與發展。 考試內容: 一、心理學研究什么和如何進行研究 (一)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 個體心理;個體心理現象與行為;個體意識與無意識;個體心理與社會心理。 (二)如何研究心理學 心理學要探索什么;心理學研究的類型;研究心理學的意義;心理學的研究 領域;心理學在科學大家庭中的地位。 (三)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客觀性;科學態度與方法;幾種主要的研究方法。 (四)心理學的過去和現在 現代心理學產生的歷史背景;19 世紀末、20 世紀初的西方心理學派別;當 代心理學的研究取向;中國心理學的發展道路。 二、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 (一)腦的進化 神經系統的發生;無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低等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高等 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 (二)神經元 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沖動的傳遞;神經沖動的化學傳導;神經回路。 (三)神經系統 周圍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大腦的結構和機能;神經系統的發育。 三、腦功能的各種學說 定位說;整體說;機能系統學說;模塊說。 七、內分泌腺和神經—體液調節 內分泌腺的概念;內分泌的分類及機能;神經—體液調節。 三、感覺 (一)感覺的一般概念 什么是感覺;近刺激和遠刺激;感覺的編碼;刺激強度與感覺大小的關系─ ─感受性與感覺閾限。 (二)視覺 視覺刺激;視覺的生理機制;視覺的基本現象。 (三)聽覺 聽覺刺激;聽覺的生理機制;聽覺的基本現象。 1、其他感覺 皮膚感覺;嗅覺和味覺;內部感覺。 (二)知覺 (一)知覺的一般概念 什么是知覺;知覺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知覺的生理機制;知覺 的種類。 (二)知覺的特性 知覺的對象與背景;知覺中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理解在知覺中的作用;知覺 的恒常性;知覺適應。 (二)空間知覺 形狀知覺;大小知覺;深度知覺和距離知覺;方位定向。 (四)時間知覺與運動知覺 時間知覺;運動知覺。 (五)錯覺 什么叫錯覺;錯覺的種類;錯覺理論。 (一)意識和注意 (一)意識的一般問題 什么是意識;什么是無意識;意識的局限性及能動性;生物節律的周期性與 意識狀態。 四、幾種不同的意識狀態 睡眠與夢;催眠;白日夢與幻想。 (三)注意的一般概述 注意的基本概念;不隨意注意、隨意注意和隨意后注意;選擇性注意、持續 性注意與分配性注意。 十一、注意的生理機制及認知理論 注意的生理機制;注意的認知理論。 六、記憶 (二)記憶的一般概念 什么是記憶;記憶的作用;記憶的分類;記憶結構及其加工過程。 (二)記憶的神經生理機制 記憶的腦學說;記憶的腦細胞機制;記憶的生物化學機制。 (三)感覺記憶 感覺記憶的編碼;感覺記憶的保持;感覺記憶向短時記憶的轉換。 (四)短時記憶 短時記憶的編碼;短時記憶信息的存儲和遺忘;短時記憶的信息提取。 (五)長時記憶 什么是長時記憶;長時記憶的編碼;長時記憶的信息存儲;長時記憶的信息 提??;長時記憶中信息的遺忘。 (一)內隱記憶 內隱記憶的一般概念;內隱記憶與外顯記憶的關系。 七、思維 (一)思維的一般概念 思維的概念及特征;思維的過程;思維的種類。 (二)表象與想像 表象;想像。 (三)表象和思維的腦機制 表象的腦機制;問題解決的腦機制;推理的腦機制。 (四)概念與推理 概念的含義和種類;概念結構的理論;概念形成的實驗研究;推理。 (二)問題解決 問題解決的概念;問題解決中的策略;知識在問題解決中的作用──專家與 新手的區別;影響問題解決的其他心理因素;創造性。 八、語言 (一)語言的一般概念 語言的概念及其特征;語言的結構;語言的種類;語言的表征與加工過程; 研究語言的意義。 二、動機 (一)動機的一般概念 動機的涵義及其功能;動機與需要;動機與行為效率;動機與價值觀、意志。 (一)動機的理論 本能理論;驅力理論;喚醒理論;誘因理論;動機的認知理論。 (三)動機的種類 動機的一般分類;生理性動機;社會性動機。 (四)意志行動 意志行動的基本階段;意志行動中的沖突;意志行動中的挫折;意志的品質。 十、情緒和情感 十三、情緒和情感的概述 情緒和情感的性質與功能;情緒的維度與兩極性;情緒和情感的分類。 (二)情緒與腦 情緒的腦中樞機制;情緒的外周神經機制;情緒與喚醒模式。 (二)情緒的外部表現──表情 面部表情;姿態表情;語調表情;感覺反饋。 七、情緒的理論 情緒的早期理論;情緒的認知理論;情緒的動機—分化理論 (五)情緒的調節 什么是情緒調節;情緒調節的類型;情緒調節的基本過程;情緒調節中的個 體差異;情緒調節與身心健康。 十一、能力 (一)能力的一般概念 什么是能力;能力與知識、技能的關系;能力、才能和天才。 (二)能力的種類和結構 能力的種類;能力的結構。 (三)能力的測量 一般能力測量;特殊能力測驗和創造力測驗。 (四)能力發展與個體差異 能力發展的一般趨勢;能力發展的個體差異;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條件。 十、人格 (一)人格的一般概念 什么是人格;人格的結構。 (二)人格理論 特質理論;類型理論;層次理論。 (三)認知風格 場獨立性—場依存性;沖動—沉思;同時性—繼時性。 (四)人格測驗 自陳量表;投射測驗;情境測驗;自我概念測驗。 (五)人格成因 生物遺傳因素;社會文化因素;家庭環境因素;早期童年經驗;自然物理因 素。 三、主要參考書 彭聃齡. 普通心理學.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06 實驗心理學 第一章 緒論 (一)考試內容 1.馮特的貢獻 2.艾賓浩斯記憶研究的價值 3.實驗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4.實驗心理學的研究倫理與程序 (二)考試要求 1.識記 (1)觀察法 (2)相關研究法 (3)實驗法 (4)費希納、馮特、艾賓浩斯對實驗心理學的貢獻 2.理解 (1)實驗心理學是科學 (2)實驗心理學的研究倫理原則 (3)各研究方法的優缺點。 3.運用 (1)實驗心理學研究的一般程序 (2)被試取樣和不同數據類型的處理 第二章 實驗及實驗設計 (一)考試內容 1.實驗中的變量及其控制 2.無關變量的控制方法 3.單因素、二因素實驗設計、小樣本設計 (二)考試要求 1.識記 (1)自變量 (2)因變量 (3)控制變量 (4)回歸假象 (5)天花板和地板效應 (6)額外變量的控制方法 (7)被試內和被試間設計 (8)交互作用 (9)實驗效度 (10)實驗信度 2.理解 (1)小樣本設計 (2)準實驗設計和非實驗設計 (3)不同實驗設計的特點及其運用條件 3.運用 (1)單因素實驗設計 (2)雙因素實驗設計 (3)心理學常用實驗儀器及其操作 第三章 如何讀和寫心理學實驗報告 (一)考試內容 1.標準實驗報告的格式與要求 2.核對清單閱讀法的原理 (二)考試要求 1.識記 (1)核對清單閱讀法 (2)標準實驗報告的格式 (3)學生實驗報告的基本格式 2.理解 (1)心理學文獻檢索的意義和文獻檢索源 (2)實驗報告撰寫要求和應注意的問題 3.運用 (1)能夠查閱心理學文獻并分析有用的資料 (2)撰寫心理學實驗報告 第四章 反應時 (一)考試內容 1.反應時的基本概念及其實驗 2.反應時研究方法及其價值 3.經典反應時研究的實驗設計 (二)考試要求 1.識記 (1)反應時 (2)選擇反應時 (3)唐德斯 ABC 反應 (4)加因素法 (5)速度---準確性權衡 2.理解 (1)反應時研究在實驗心理學研究中的價值、作用 (2)開窗實驗 (3)心理旋轉實驗 (4)反應時的新發展 3.運用 (1)進行簡單反應時和選擇反應時實驗操作 (2)能夠看懂運用反應時原理設計的實驗報告、論文 (3)進行反應時實驗設計 第五章 心理物理學 (一)考試內容 1.三種傳統的心理物理法 2.心理物理函數 3.信號檢測論的基本原理 4.信號檢測的兩種獨立指標 (二)考試要求 1.識記 (1)三種傳統的心理物理法 (2)史蒂文斯定律 (3)信號檢測論的兩種獨立指標的概念、計算公式 (4)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線 2.理解 (1)心理物理函數的發展 (2)感覺的直接測量法 (3)信號檢測論方法的應用價值 3.運用 (1)信號檢測論的實驗方法 (2)繪制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線 (3)能夠運用三種傳統的心理物理法測定閾限 第六章 注意 (一)考試內容 1.注意的過濾器理論、資源限制理論和特征整合理論 2.注意的研究方法 3.任務定義注意 (二)考試要求 1.識記 (1)雙耳分聽技術、錯覺性實驗、任務定義注意、警戒的概念 (2)注意的過濾器理論、資源限制理論和特征整合理論的基本觀點 (3)提示范式、搜索范式、過濾范式的基本原理 2.理解 (1)注意的過濾器理論中的三種模型 (2)資源限制理論與特征整合理論實驗研究的優勢與局限 (3)注意不同研究范式的實驗設計 3.運用 (1)注意經典實驗中的自變量、因變量的分析提取 (2)閱讀注意實驗研究的論文并能分析研究范式 第七章 知覺 (一)考試內容 1.直接直覺與間接知覺實驗 2.無覺察知覺實驗研究 (二)考試要求 1.識記 (1)視崖實驗、實驗性分離、無覺察知覺的概念 (2)斯特魯普啟動實驗 2.理解 (1)斯特魯普啟動實驗中的掩蔽技術 (2)奇斯曼和美里克爾的雙閾限理論及其實驗 3.運用 (1)利用斯特魯普啟動實驗的設計原理進行知覺實驗設計 (2)分析斯特魯普啟動實驗中的自變量、因變量和控制變量 第八章 記憶與學習 (一)考試內容 1.早期記憶研究方法 2.內隱記憶及其研究方法 3.內隱學習及其研究方法 (二)考試要求 1.識記 (1)節省法、記憶的多存儲模型、內隱記憶、元記憶、啟動效應、內隱學 習的概念 (2)內隱記憶的理論與實驗方法 (3)內隱學習的特征與研究方法 2.理解 (1)早期記憶研究方法及其價值 (2)加工分離程序 (3)內隱學習的四中研究范式 3.運用 (1)能夠分析詞干補筆或知覺辨認實驗中的自變量、因變量,并能根據數 據突出結論 (2)能夠看懂內隱記憶和內隱學習實驗研究報告 第九章 思維 (一)考試內容 1.思維的研究方法 2.思維研究領域中的概念形成、問題解決和決策研究 3.人工智能的概念、成果及其研究的局限 (二)考試要求 1.識記 (1)問題行為圖、啟發式策略、人工智能的概念 (2)出聲思維研究的優點與局限 (3)人工智能研究的局限性 2.理解 (1)認知建構模型 (2)問題解決的實驗研究 (3)決策中的期望效用理論與前景理論的基本觀點 3.運用 (1)利用行為測量方法進行思維研究 (2)利用決策研究的理論分析現實問題 第十章 情緒 (一)考試內容 1.情緒的認知研究 2.情緒的研究方法 3.情緒的測量 (二)考試要求 1.識記 (1)形容詞核對表、雙跑道程序、情緒誘導法、時間抽樣技術的概念 (2)韋納的情緒歸因理論的基本觀點 2.理解 (1)情緒的產生和獲得的實驗研究 (2)情緒研究的刺激--反應法、情緒誘導法和時間抽樣技術各自的優勢與 局限 (3)情緒的認知研究 3.運用 (1)能夠利用情緒的測量或技術進行簡單的情緒測量 (2)能夠閱讀情緒研究的實驗報告 三、主要參考書 郭秀艷著:《實驗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心理統計學 1、考試內容 第一章:緒論 1、統計學的基本概念與術語 2、統計學性質與預備知識 第二章:數據的表達與整理 1、熟悉整理統計數據的排序與分組方法 2、理解各種統計圖表的基本結構及制作要求,能繪制各種圖表 3、靈活運用各種統計圖表處理各種數據 第三章:集中量數 1、了解各種集中量數的含義、性質和作用 2、熟練掌握集中量數的計算方法 3、恰當地應用集中量數描述一組數據地集中趨勢 第四章:差異量數 1、了解各種差異量數的含義,理解它們的作用 2、掌握各種差異量數的計算方法 3、熟練運用各種差異量數來描述各種數據的離散情形 第五章:相對量數 1、了解相對量數的種類和含義 2、熟練掌握各種相對量數的計算方法 3、恰當運用各類相對量數數進行統計運用 第六章:相關系數 1、了解相關和相關系數的種類和含義 2、熟練掌握各種相關系數的計算方法 3、恰當運用各類相關系數進行相關分析 第七章:數學分布及應用 1、了解掌握有關概率的基本知識 2、理解常用概率分布的基本特征 3、熟練掌握二項分布與正態分布的具體運用 第八章:參數估計 1、了解參數估計的類型 2、理解參數估計的意義與原理 3、熟練掌握點估計和區間估計的方法 第九章:兩均數差異檢驗 1、理解假設檢驗的一般原理和步驟 2、熟練掌握各種假設的方法和條件 3、能在不同的條件下對各種檢驗方法運用自如 第十章:方差分析 1、理解方差分析的一般原理 2、掌握完全隨機設計和隨機區組設計方差分析的步驟 第十一章:回歸分析 1、理解線性回歸的原理 2、掌握線性回歸模型建立方法和檢驗方法 3、了解簡單線性回歸分析方法的用途 第十二章:卡方檢驗 1、了解卡方檢驗的特點及一般原理 2、掌握各種卡方檢驗的方法 第十三章:非參數檢驗 1、了解非參數檢驗的一般原理和特點 2、掌握非參數檢驗的具體方法 2、考試要求 掌握心理統計學的基本知識,深入領會心理與教育統計學的思想,考察學生在心理與 教育研究中熟練而靈活地運用心理統計方法的能力??己艘笥傻偷礁吖卜譃椤傲私狻薄ⅰ袄?br/>解掌握”、“運用”三個層次。其含義:了解,指學生能懂得所學知識,主要指統計原理、統 計學的基本概念、發展歷史及其他背景知識。理解掌握,指學生清楚地理解所學知識,主要 指心理與教育統計學的基本概念、統計方法和公式以及他們的適應條件與使用范圍;運用, 指學生能較為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主要指在掌握的基礎上準確、熟練地運用適當的統計方法 處理心理與教育科學研究當中的實際問題,充分發揮這門工具學科的作用。 三、參考書目 1、范曉玲編著.教育統計學與 SPSS.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2015年湖南師范大學704政治學基礎考研大綱
下一篇文章: 2015年湖南師范大學707社會學原理考研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