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856] 考試科目名稱:微生物學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 (一)微生物學基礎知識部分 90% (二)微生物學研究進展、動態部分 10% 4)題型結構 a:單項選擇題,10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10 分 b:判斷題, 5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5 分 c: 填空題,5 小題,每空 1 分,共 5 分 d:名詞解釋題,5 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20 分 e:簡答題,4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20 分 f:問答題,7 小題,1-5 小題每題 10 分,6-7 小題每題 20 分,共 90 分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1、緒論 考試內容: (1)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2)微生物學及其分科: (3)微生物發展簡史: (4)微生物在生命科學中的重要性: 考試要求:了解微生物的重要性,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微生物學的發展史, 歷史上重要科學家的主要貢獻,新世紀微生物學展望,微生物的特點等。 2、原核微生物 考試內容: (1)細菌:①細菌的形態及觀察;②細菌的細胞結構;③細菌的繁殖方式及群 體形態。 (2)放線菌: ①放線菌的形態結構;②放線菌的繁殖; ③放線菌的菌落。 (3)藍細菌:①藍細菌的形態與結構;②藍細菌的繁殖。 (4)古生菌:①古菌簡介;②典型的極端環境微生物。 (5)其他原核微生物:①立克次氏體;②支原體;③衣原體;④螺旋體。 考試要求:掌握原核微生物(細菌、放線菌、藍細菌、立克次氏體、支原體、 衣原體、古生菌、螺旋體)的形態結構特點,細菌細胞壁的結構和功能,革蘭氏 染色機理,細胞質和內含物顆粒以及細菌細胞的特殊構造(芽胞、糖被和鞭毛、 菌毛、性毛等);原核微生物的繁殖特性、菌落特征等。 3、真核微生物 考試內容: (1)真菌概述:①真核微生物與原核微生物比較;②真菌在自然界的地位;③ 有關真菌的幾個名詞;④研究的意義。 (2)酵母菌:①酵母菌的形態結構;②酵母菌的繁殖;③酵母菌的培養特征; ④幾種常見的酵母菌。 (3)霉菌:①霉菌的形態和結構;②霉菌的繁殖方式和繁殖結構;③霉菌的培 養特征;④霉菌與其它微生物的比較;⑤與人類關系密切的幾種霉菌。 考試要求:掌握真核微生物與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區別、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態 結構、繁殖方式和菌落特征;掌握相關的一些概念。理解真菌在自然界的地位以 及與人類的關系。理解酵母菌生活史的三種類型等。 4、病毒 考試內容: (1)病毒概述:①病毒的特點及定義;②病毒的分類及命名。 (2)病毒的形態結構和化學組成:①病毒的形態大小和結構;②病毒的化學組 成。 (3)病毒的增殖:①病毒的復制;②一步生長曲線;③烈性噬菌體和溫和噬菌 體;④非增殖性感染。 (4)病毒學研究的基本方法:①病毒的培養;②病毒的鑒定;③病毒定量的幾 個概念。 (5)亞病毒因子:①類病毒;②衛星病毒;③衛星 RNA;④朊病毒。 (6)病毒與實踐:①病毒與人類健康;②病毒與農業;③病毒與發酵工業; ④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應用。 (7)新興病毒:①新興病毒的界定;②新興病毒的來源及出現的原因;③新興 病毒的預防與控制策略。 考試要求:了解病毒學的研究對生命科學的重大貢獻。掌握病毒作為特殊形 式的生命的特點、化學組成、結構,理解病毒復制過程及針對病毒復制過程的每 個環節進行藥物設計的理論基礎,了解病毒研究進展及病毒與其他生物之間的相 互關系等等。 5、微生物的營養和培養基 考試內容: (1)微生物營養六要素及其功能:①碳源;②氮源;③能源;④生長因子;⑤ 無機鹽;⑥水。 (2)微生物的營養類型:①光能自養;②光能異養;③化能自養;④化能異養。 (3)營養物質進入微生物細胞:①自由擴散;②協助擴散;③主動運輸;④基 團轉位。 (4)培養基:①培養基配制的基本原則;②培養基種類及其應用。 考試要求:掌握各類營養物質在微生物細胞中所起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各種 營養類型及其特點;掌握各種營養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及其特點;了解培養基配 制原則,理解各種培養基在實際中的應用。 6、微生物的代謝 考試內容: (1)微生物的能量代謝:①化能異養微生物的生物氧化與產能;②化能自養微 生物的生物氧化與產能;③光能微生物的能量代謝;④自養微生物對二氧化碳的 固定。 (2)微生物特有的合成代謝:① 生物固氮作用;② 肽聚糖的合成。 (3)微生物代謝的調節:①酶合成的調節;②酶活性的調節。 考試要求:掌握微生物的產能代謝(生物氧化,異養微生物和自養微生物的 生物氧化特征,能量轉換,光能轉換微生物類型及特點),微生物的耗能代謝(二 氧化碳的固定和同化,生物固氮,肽聚糖的合成等),微生物代謝的調節等相關 知識。理解化能自養微生物在完全無機環境生長代謝的原理及意義等。 7、微生物的生長及其控制 考試內容: (1)微生物生長的研究方法: ① 微生物的純培養;② 微生物的培養方法; ③ 微生物的同步培養;④ 微生物的連續培養;⑤ 生長繁殖的測定方法。 (2)微生物的生長規律:①微生物的個體生長;②微生物的群體生長。 (3)環境因素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①溫度;②pH;③氧氣;④營養物質。 (4)微生物生長的控制:①物理方法的控制;②控制有害微生物的化學因素。 考試要求:理解微生物生長的含義,掌握微生物生長的測定方法及其應用; 了解并掌握微生物的群體生長規律及其在實際中的應用,了解真菌的群體生長與 繁殖規律等;理解環境因子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控制原理及 其方法。了解微生物抗藥性產生的機制及克服微生物的抗藥性而進行的新的抗生 素研發的設計思路等。 8、微生物的遺傳與變異 考試內容: (1)遺傳變異研究概述:①證明遺傳物質是核酸的三個經典實驗;②基因組學 的蓬勃發展。 (2)微生物的遺傳物質:①微生物的核染色體;②基因組測序技術;③微生物 的染色體外遺傳因子。 (3)細菌的基因轉移與重組:①接合;②轉化;③轉導。 (4)真菌的基因重組:①有性生殖;②異核現象;③準性生殖。 (5)微生物的突變:①突變率和基因符號;②突變的類型;③自發突變和誘變; ④突變體的類型和檢測。 (6)微生物遺傳變異的應用:①誘變育種;②原生質體融合育種。 (7)基因工程和生物合成學: (8)菌種退化、復壯和保藏:①菌種退化、復壯;②菌種保藏。 考試要求:掌握并理解遺傳的物質基礎(3 個經典實驗);了解微生物的基 因組結構特點,質粒和轉座因子類型;基因突變:誘變和自發突變的機理及基因 突變的修復;細菌基因轉移及重組(接合、轉導和轉化);真核微生物的遺傳學 特性(絲狀真菌的準性生殖),微生物的誘變育種方法及其原理過程;菌種退化、 復壯及其保藏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 9、微生物生態學 考試內容: (1)生態環境中的微生物: ①土壤中的微生物;②水體中的微生物;③空氣中 的微生物;④人及動植物體上的微生物;⑤工農業產品中的微生物;⑥極端環境 中的微生物。 (2)微生物與生物環境的相互關系:①互生;②共生;③拮抗;④寄生;⑤競 爭;⑥捕食。 (3)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質循環中的作用:①碳循環;②氮循環;③硫循環; ④磷循環。 (4)微生物與環境保護:①微生物對污染物的降解與轉化;②微生物與污水處 理;③污染環境的生物修復;④微生物的環境監測。 考試要求:掌握并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規律,生物環境中微生物與生 物因子的關系,微生物在自然界碳、氮、硫、磷轉化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環境保 護中的作用;了解特定生境、特殊能力微生物的分離篩選,及其新技術新方法在 微生物生態學研究和環境保護方面的應用等。 10、微生物在實際中的應用 考試內容: (1)微生物在環境中的應用:①微生物對污染物降解的巨大潛力;②廢水中的 微生物;③污水生物處理;④生物修復技術;⑤微生物在環境中的其他應用。 (2)微生物在發酵工業中的應用:①微生物發酵與發酵工程;②微生物發酵的 應用。 (3)微生物在醫學中的應用:①抗生素;②抗癌微生物藥物及免疫調節劑; ③微生物產生的降血脂藥物;④利用微生物的轉化作用。 (4)微生物在農業中的應用:①微生物肥料;②微生物農藥;③微生物在其他 農業方面的應用。 考試要求:了解微生物在壞境、工業發酵、農業、醫藥等多個領域的應用。 了解微生物在實際中應用的基本方式,如菌體、代謝產物、微生物轉化、基因資 源的利用。掌握生物修復的基本原理等,解釋一些日常生活中與微生物有關的一 些現象,思考微生物資源利用的新方式。 11、傳染與免疫 考試內容: (1)影響傳染病發生的因素:①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②機體的抵抗力; ③環境條件對病原微生物致病性的影響。 (2)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①免疫器官;②免疫細胞。 (3)非特異性免疫: ①屏障結構;②非特異性免疫細胞;③體液因素;④炎癥 反應。 (4)特異性免疫:①抗原;②抗體;③免疫應答;④克隆選擇和免疫耐受。 (5)免疫應答的病理反應:①超敏反應;②自身免疫??;③獲得性免疫缺陷綜 合癥。 (6)免疫學方法:①血清學反應;②單克隆抗體技術;③基因工程抗體;④天 然免疫和獲得性免疫。 考試要求:重點掌握病原微生物導致機體傳染的原因,了解莢膜、酶、菌毛 的結構或產物在致病中的原因,了解微生物產生毒素的類型及其特點,機體特異 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等內容。了解掌握免疫學方法在醫 學和生命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掌握相關的概念等。 12、微生物的分類 考試內容: (1)微生物的分類單元:①種以上的分類單元;②種以下的分類單元;③分類 單元的命名;④細菌分類和細菌鑒定手冊。 (2)微生物分類系統: (3)微生物分類鑒定方法:①常規分類法;②遺傳特征分類法;③生化特征分 類法;④數值分類法。 (4)利用 16Sr RNA 序列進行細菌系統發育學分析:①系統發育學;②16Sr RNA 基因及特點;③16Sr RNA 適用于分類鑒定和系統發育學分析;④系統發育學分 析方法。 考試要求:了解微生物分類、鑒定和命名的含義及其意義。掌握種和菌株的 概念、微生物學名的命名原則,能夠記住一些常見和重要的微生物菌種的拉丁名。 了解微生物分類的常規分類法、生化特征分類法和數值分類法。重點掌握遺傳特 征分類法,尤其是根據 16Sr RNA 基因進行分類的原理和意義。了解最新分子生 物學手段在微生物分類鑒定中基本原理和應用,如 RLFP,RAPD 等。 三、參考書目: 1、《微生物學》,黃秀梨、辛明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第三版。 2、《BROCK 微生物生物學》,李明春、楊文博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2015年湖南師范大學(初試科目)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734生物化學考研大綱
下一篇文章: 2015年湖南師范大學(初試科目)細胞生物學專業864細胞生物學考研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