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755] 考試科目名稱:生態學 一、試卷結構 1) 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 答題方式:閉卷、筆試 3) 題型結構 a: 客觀題(含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60-70 分 b: 主觀題(含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90-80 分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一)生物與環境(涵蓋個體生態學或生理生態學等范疇) 考試內容 生態學的定義、研究對象和分支學科;環境與生態因子;生物與環境相互作 用的基本原理;生物的能量環境(光和溫度對生物的影響);生物的物質環境(大 氣、水分、土壤及營養元素對生物的影響)。 考試要求 1)掌握生態學定義,了解其研究對象、分支學科和主要研究方法; 2)掌握生物與環境關系的主要研究方法(具體指個體生態學或生理生態學研 究方法); 3)掌握如下基本概念:環境和環境因子、生態因子、最小因子法則、限制因 子定律、耐受性法則、耐受限度、生態幅、馴化; 4)掌握光、溫度、水分、大氣、土壤、營養元素等主要環境因子的在地球上 的分布和變化規律及其對生物的影響。 (二) 種群生態學 考試內容 種群及其基本特征;生物種及其變異與進化;生物種群的生活史對策;種內 與種間關系。 考試要求 1)掌握種群生態學研究的一般方法; 2)掌握種群概念及種群空間結構和動態特征,了解種群統計學的一般知識、 生命表編制和分析方法、常用種群增長模型、自然種群數量變動一般規律、種群 調節、集合種群; 3)掌握基因、基因庫和基因頻率相關概念及哈代-魏伯格定律,變異、自然 選擇和遺傳漂變相關概念及中性學說,遺傳瓶頸和建立者效應,表型的自然選擇 類型及物種形成過程與方式。 4)掌握生活史對策或生態對策的概念,了解能量分配、體型效應,生殖對策 (r-對策和 K-對策),生殖價和生殖效率; 5)種內關系部分,了解密度效應、性別生態學及領域性和社會等級等相關知 識,掌握最后產量恒指法則、-3/2 自疏法則、紅皇后效應、性比、性選擇、他 感作用等名詞概念;種間關系部分,了解種間競爭、捕食作用、寄生與共生等相 關知識,掌握高斯假說、競爭類型及其特征、Lotka-Volterra 模型、生態位理論、 獵物捕食者關系(模型)等。 (三)群落生態學 考試內容 生物群落概念;群落的組成與結構特征;群落動態;群落分類、群落類型及 其分布規律。 考試要求 1)熟練掌握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了解有關群落性質的兩種對立觀 點(有機體倫學派和個體論學派); 2)掌握群落學研究的基本實驗和調查方法;運用群落學知識對群落結構組成 進行研究和分析;掌握群落物種多樣性計算方法及時空變化規律;掌握影響群落 結構的因素(生物因素、干擾、空間異質性、島嶼化影響)、了解物種豐富度模 型、平衡說與非平衡說。 3)掌握群落動態類型、演替概念、演替系列、演替方向、影響群落演替的因 素、演替過程的理論模型及群落演替的頂級理論; 4)了解和掌握中國植被(群落或生態系統)分類基本原則和方法,掌握植物 群落的命名方法,掌握植被(群落)分類基本單位及其標準;了解世界植被(群 落或生態系統)分布及其基本規律。 (四)生態系統生態學 考試內容 生態系統概念與基本特征;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考試要求 1)了解并掌握有關生態系統結構組成、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動態特征等常 用研究方法; 2)熟練掌握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組成與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營養級和生 態金字塔、生態效率和生態平衡等基本概念和相關知識; 3)了解和掌握生態系統初級生產和次級生產基本概念和測定方法,并能計算 初級或次級生產效率;了解生態系統中的分解過程,掌握主要的分解者生物種類 和基本的生物學特性,及資源質量和理化環境對分解過程的影響;掌握食物鏈、 營養級及生態系統不同層次上的能流分析方法。 4)掌握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一般特征及源、庫和匯的概念;了解全球水循環、 碳循環、氮循環、磷循環、硫循環等基本過程與影響因素,掌握氣體循環和沉積 循環等概念。 (五)應用生態學 要求對全球性問題如全球變暖和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環境污染(大氣污 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噪聲污染)、人口膨脹與資源枯竭等做一般了解;對農業 生態學、生物多樣性與保育、生態系統服務等相關領域進行一般了解。 三、主要參考書目 [1] 孫儒泳等,基礎生態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孫儒泳等,普通生態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生態學碩士點 2013 年 9 月 10 日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