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貴州師范大學 2015 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初 試) (科目:825 學前教育學) 一、考查目標 1、系統掌握學前教育原理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現代學前教育 觀念。 2、理解學前發展概況,以及著名的學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3、能運用教育的基本理論和現代教育理念來分析和解決教育的現實問題。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4 小題,每小題 8 分,共 32 分 簡答題: 4 小題,每小題 12 分,共 48 分 分析論述題:2 小題,每小題 20 分,共 40 分 教育寫作題:2 小題,選做 1 小題,共 30 分。 三、考查內容 一、百年中國學前教育 (一)西方學前教育的殘生以及對學前教育產生重要影響的西方教育家 西方最早的學前教育機構;對學前教育產生重要影響的西方教育家。 (二)中國近代學前教育的產生 中國近代學前教育產生的歷史原因;“癸卯學制”:學前教育第一次被正式納入 國家學制。 (三)中國現當代學前教育的演進 新文化運動與兒童觀、教育觀的變革;學前教育科學化與本土化的努力;新中 國的學前教育。 二、兒童與教育 (一)兒童發展:自然?使然? “自然——使然”問題;兒童發展:自然?使然?——皮亞杰與喬姆斯基的辯 2 論;皮亞杰與喬姆斯基辯論的教育學意義。 (二)現代兒童教育理論的重要來源:園丁說 外國教育學中的園丁說;中國的園丁說:取譬種植以論教育的智慧;園丁說的 貢獻與局限。 (三)兒童的本能與兒童的教育 偏見:兒童、本能與惡;兒童的本能:意識生活之根;順性而動;“吾道不孤”: 羅素、梭羅、周作人、魯迅;兒童教育:尊重兒童的本能。 (四)兒童教育與兒童發展 兒童教育與兒童發展的辯證關系;教育應當尊重兒童發展的自然速率。 (五)學前教育:教育的“大綱”應當符合兒童的“大綱”。 三、家庭、社區與學前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工程的基礎和起點;家庭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是兒童認 識世界、進入社會的通道與橋梁;家庭教育是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保證;家庭教育 是兒童性格雛形形成的關鍵。 (二)影響家庭教育的諸因素 社會文化因素;家庭結構因素;家庭經濟和物質條件因素;家長因素。 (三)學前教育機構的家長工作 托兒所、幼兒園家長工作的的主要任務;托兒所、幼兒園家長工作的方式方法。 (四)社區與社區學前教育 社區學前教育的特點;我國社區學前教育的發展;學前教育機構的社區工作。 四、托幼機構的環境和設備 (一)托幼機構中物質環境的重要性 兒童生活的保障;促進兒童身心健康;激發智能潛能;鍛煉對環境的選擇能力 和判斷能力;萌發愛護創造周圍環境的意識。 (二)托幼機構的園舍 園所基地的選擇;園所占地面積。 (三)環境設備的配置原則 實用和經濟;衛生和安全,有助于健康;全面和多樣;動態性和參與性;可持 續發展性。 (四)托幼園所物質設備細目列舉 家具類;其他物品類;活動室專用設備;室外體育用具及區角玩教具;園所公 用的教具設備。 五、學前教育機構中教師與幼兒的相互作用 (一)教師與幼兒相互作用的內涵及其發生的條件 教師與幼兒相互作用的內涵;師幼互動行為發生的條件。 3 (二)教師與幼兒相互作用行為構成的要素 外顯要素;內隱要素。 (三)教師與幼兒相互作用的基本流程 (四)教師與幼兒相互作用的影響因素 制度的規定;主體的建構;文化的安排。 (五)師幼相互作用的兩個重要問題 師幼相互作用中的控制問題;理想中的師幼互動形態。 六、學前兒童體育 (一)學前兒童體育的功能 體育是兒童生長發育不可或缺的條件;學前兒童體育可以促進智力發展,也可 以促進大腦的生長和發育;學前體育可以影響個體的社會性和人格的發展。 (二)兒童身體生長發育的特點和規律 (三)學前兒童體育的實施 學前兒童保育保?。粚W前兒童身體鍛煉。 七、學前兒童語言教育 (一)學前兒童的語言發展 語言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兒童語言發展的階段學說。 (二)兒童怎樣學習語言 兒童語言獲得理論;語言獲得理論的發展趨勢。 (三)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基本觀點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基本觀點;需要注意的兩個問題。 八、學前兒童認知教育 (一)學前兒童任職教育的基本問題 人類認知的本質;認知的個別差異;智力開發與認知發展。 (二)當代兒童認知教育:不同的觀點和方法 皮亞杰理論及其認知教育觀;當代認知心理學的觀點。 (三)關于兒童智力開發 智力發展的好壞問題;智力發展的快慢問題。 九、學前兒童的社會性教育 (一)社會性和社會性教育的意義 (二)社會認知的教育 對他人、群體的認知和教育;對社會環境、社會現象的認知和教育;對社會規 范與規則的認知和教育。 (三)學前兒童社會性情感的發展與教育 社會性情感的發展;移情與同情感、羞恥感、罪錯感;社會性情感的培養與教 育。 4 (四)同伴關系和社會地位不利兒童的矯正研究 同伴交往的發展;同伴間的游戲;幼兒友誼。 (五)學前兒童的親社會行為和社會性能力培養 親社會行為的概念;親社會行為的培養。 十、學前兒童道德教育 (一)學前兒童與道德 (二)兒童道德發展概況 杜威、皮亞杰、科爾伯格。 (三)兒童道德發展的智慧條件和社會性刺激條件 個體的智慧發展水平是其道德發展的前提條件;社會性刺激條件與智慧發展條 件一起促使兒童道德發展的具體實現;兒童道德發展的動力。 (四)如何對學前兒童進行道德教育 學前兒童道德教育應避免成人化傾向;發展兒童的智慧,為提高兒童道德水平 提供必要條件;道德知識的傳授在兒童早期是必要的;幼兒園后期的道德教育應注 意發展自律道德;對于不同年齡的兒童應當采取不同水平的道德教育形式;提供交 往機會,利用游戲、童話,促進兒童道德發展;與兒童平等對話;培養一個兒童需 要一個村莊。 十一、學前兒童審美教育 (一)學前兒童的審美 學前兒童審美及藝術的特征;學前兒童審美欣賞心理過程的描述;學前兒童的 審美創造心理過程的描述。 (二)學前兒童的審美教育 審美教育與藝術教育;學琴兒童審美教育的目標與內容。 (三)學前兒童審美教育的實施 審美感受力的培養;審美表現與藝術創造力的培養。 十二、學前兒童的游戲 (一)游戲的發展性概念 游戲的概念;游戲的特征。 (二)游戲對學前兒童發展的價值 游戲可以促進兒童身體的生長發育;游戲可以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游戲可以 促進兒童良好情緒、情感的發展;游戲可以促進兒童社會性的發展。 (三)游戲與工作學習的關系 (四)兒童游戲的發展 兒童游戲的年齡發展階段;學前兒童游戲的分類。 (五)幼兒園游戲活動的開展 5 幼兒園游戲活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幼兒園游戲活動的開展。 (六)兒童游戲權利的保護 兒童游戲權利保護的意義;兒童游戲權利保護的有關規定;兒童游戲權利的社 會保護。 十三、學前課程 (一)學前課程的基本問題 學前課程的定義;學前課程系統的構成要素。 (二)學前課程的理論基礎與改革實踐 學前課程的理論基礎;我過幼兒園課程改革之路。 十四、學前教育研究方法 (一)學前教育研究及其研究方法的意義 學前教育研究的功能與特點;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意義。 (二)學前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論 研究范式;科學范式和人文范式;量化與質化研究;價值中立與價值關聯。 (三)學前教育的研究類型與研究過程 學前教育研究的類型;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的類型;學前教育研究的過程。 (四)學期教育常用的研究方法 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人種學研究法。 (五)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發展趨勢 為行動而研究;質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視;邁向多元研究方法。 十五、21 世紀中國學前教育展望 (一)關于學前教育的理論發展問題 (二)中國學前教育展望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