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考研秘籍考研網!    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考博真題下載    考研真題下載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級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網 >> 文章中心 >> 專業課 >> 正文  2015年貴州師范大學717普通心理學考研大綱

新聞資訊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單位網上接受咨詢和報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學生“就業之家”研究生專場招聘場面火爆
普通文章 廈大女研究生被殺案終審判決 兇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廣東八校網上試點考研報名將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碩士北京招生單位報名點一覽
普通文章 洛陽高新區21名碩士研究生被聘為中層領導
普通文章 浙江省碩士研究生報名從下周一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紖^網上報名時間安排表
普通文章 廣東:研究生入學考試2003年起重大調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國研招上??紖^報名點一覽表
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寧夏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大連鐵道學院04年碩士接收調劑生源基本原則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溫州師范學院(溫州大學籌)05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學04年考研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沈陽建筑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05年碩士調劑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調劑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學04年研究生招收統考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廣西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2015 年貴州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初 試)
(科目:717 普通心理學)
一、考查目標
全日制攻讀基礎心理學專業學位入學考試普通心理學科目考試內容包括心理
學研究任務與對象、人的信息加工、行為調節與控制、心理特性、活動與發展,要
求考生系統掌握本門學科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和
方法分析、解決教育實際問題。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結構
單項選擇題:30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30 分
多項選擇題:1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30 分
簡答題:5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50 分
綜合題:2 小題,每小題 20 分,共 40 分
(四)試卷樣題
1、單選題
1879 年,( )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志著心理學
的誕生。
A. 詹姆斯 B. 斯金納 C. 華生 D. 馮特
【分析】 本題旨在考查考生對心理學的性質的理解和掌握。1879 年,德國心
理學家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了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志著心理學的誕生。
故本題選 D。
2. 性格結構包括的特征有
A. 性格的態度特征 B. 性格的理智特征
C. 性格的情緒特征 D. 性格的意志特征
【分析】 本題旨在考查考生對普通心理學中性格特征的理解和掌握。性格特
征包括性格的態度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緒特征和性格的意志特征。故
本題選 ABCD。
3. 簡答題:
2
什么事注意?舉例說明注意的品質。
【答案要點】
(1)定義:個體的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品質:注意穩定性;注意轉移;注意分配。
【分析】本題旨在考查考生對普通心理學中注意含義及品質的理解和掌握。解
答此題時,將注意的含義準確表述出來,然后把注意的四個品質表述出來。此題要
求舉例說明,在答題時一定要在每個品質后面舉出實際的例子,不要遺漏答案。
4.綜合題
試述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心理發展觀,并比較異同。
【答案要點】
(1)弗洛伊德認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組成的,三者相互聯系、相
互制約,他們之間的關系決定著個體人格的基本面貌。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室本能,
人格的發展就是性的發展。兒童人格發展分為口唇期(0-1 歲)、肛門期(1-3 歲)、
生殖器期(3-6 歲)、潛伏期(6-11 歲)和生殖器期(青少年期)五個階段。
(2)埃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理論的基本框架,但更強調自我的作用,認為
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會三方面因素組成的統一體,人格的發展要經過一系列的階
段,每個階段都有其特定的目標、任務和沖突。每個階段相互依存,后一個階段發
展任務的完成依賴于早期沖突的解決。人的心理發展分為八個階段:階段 1(0-1
歲)信任對懷疑、階段 2(1-3 歲)自主對羞怯、階段 3(3-6 歲)主動對內疚、階
段 4(6-12 歲)勤奮對自卑、階段 5(12-18 歲)同一性對角色混亂、階段 6(成年
初期)親密對孤獨、階段 7(成年中期)繁殖對停滯、階段 8(成年晚期)完美對
絕望。
(1)區別于聯系
?區別:弗洛伊德強調本能的作用,將人格發展局限于母親——兒童——父親
這個狹隘的三角關系中,特別強調早期經驗對仍形成的作用;而埃里克森則更強調
自我的作用,將個體發展置于更廣闊的社會背景上,重視社會文化對人格發展的作
用,認為人格發展是一個漸成的過程;弗洛伊德的階段只到青春期為止,埃里克森
將人格發展階段擴展到了人的一生。
?聯系:埃里克森的發展理論是對弗洛伊德的理論的發展理論的繼承、擴展與
修正。
【分析】 本題旨在考查考生對普通心理學中基本理論的理解和掌握。
三、考查范圍
一、心理學概述
(一)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
3
1、個體心理
認知;情緒和動機;能力和人格
2、個體心理現象與行為
行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著密切的聯系;心理支配行為,又通過行為表
現出來。
3、個體意識與無意識
人的意識有兩大特點;意識的表現;注意和意識的關系;無意識的含義和表現。
4、個體心理與社會心理
(二)心理學的任務
1、心理學要探索什么
心理過程;心理結構;心理的腦機制;心理現象的發生與發展;心理與環境。
2、心理學研究的類型
因果研究;相關研究;個案研究。
3、研究心理學的意義
理論意義;實踐意義。
4、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普通心理學;生理心理學和心理生理學;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醫學心理
學;工程心理學;社會心理學。
5、心理學在科學大家庭中的地位
心理學是一門中間科學;如何做一名心理學家。
(三)如何研究心理學
1、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客觀性
2、科學態度與方法
3、幾種主要的研究方法:觀察法;心理測驗法;實驗法;個案法。
(四)心理學的過去和現在
1、現代心理學產生的歷史背景
近代哲學思潮的影響;實驗生理學的影響。
2、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的重要心理學派別
構造主義;機能主義;行為主義;格式塔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
3、當代心理學的研究取向
生理心理學;行為主義研究新取向;心理分析的研究;認知心理學的研究;人
本主義心理學的研究。
4、中國心理學的發展道路
中國古代的心理學思想;心理學在中國的早期傳播;1949 年以后的中國心理學。
二、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
4
(一)神經系統的進化
神經系統的起源;無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低等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高等脊
椎動物的神經系統。
(二)神經元
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神經沖動的傳遞、神經回路。
(三)神經系統
1、周圍神經系統:脊神經;腦神經;植物性神經。
2、中樞神經系統:脊髓;腦干;間腦;小腦;邊緣系統。
3、大腦的結構和機能:大腦結構;大腦皮層的分區及機能;大腦兩半球的一
側優勢。
4、神經系統的發育
(四)腦功能的各種學說:定位說;整體說;機能系統說;模塊說。
(五)內汾泌腺和神經-體液調節:內汾泌腺的概念;內汾泌腺的分類和機能;
神經-體液調節。
三、感覺
(一)感覺的一般概念
1、什么是感覺
感覺是人腦對事物個別屬性的認識;感覺的意義;感覺具有反射的性質;感覺
的種類。
2、近刺激和遠刺激
3、感覺的編碼:感官的換能作用;神經特殊能量學說;特異化理論;模式理
論。
4、感覺的測量:絕對感受性和絕對感覺閾限;差別感受性和差別感覺閾限;
對數定律;乘方定律。
(二)視覺
1、視覺刺激:光的特點;光是視覺產生的外部條件。
2、視覺的生理機制:眼球的構造;折光機制;感光機制;傳導機制;中樞機
制;視覺的反饋性調節。
3、視覺的基本現象:明度;顏色;視覺對比;邊界突出與馬赫帶;視敏度;
視覺適應;后像;閃光融合;視覺掩蔽。
(三)聽覺
1、聽覺刺激:聲波的物理性質有頻率和振幅;聽覺基本特性是音調、音響和
音色;樂音和噪音。
2、聽覺的生理機制:耳的構造和功能;聽覺傳導機制;聽覺中樞機制。
3、聽覺的基本現象
5
音調;人耳如何分析聲音頻率:頻率理論、共鳴理論、行波理論、神經齊射理
論;音響;聲音掩蔽。
(四)其他感覺
1、皮膚感覺:膚覺概述;觸壓覺;溫度覺;痛覺。
2、嗅覺和味覺:適宜刺激;感受性的影響因素等。
3、內部感覺:動覺、平衡覺、內臟感覺。
四、知覺
(一)知覺的一般概念
1、什么是知覺
知覺是人腦對事物整體的認識;知覺和感覺的聯系和區別;知覺的作用;
2、知覺中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非感覺信息越多,自上而下的加工占優勢;非感覺信息越少,自下而上的加工
占優勢。
3、知覺的生理機制
特征覺察器的作用;感覺皮層的一級區實現對外界信息的初步分析和綜合;額
葉在知覺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4、知覺的種類:視知覺、聽知覺、觸知覺、嗅知覺、味知覺等;空間知覺、
時間知覺、運動知覺。
(二)知覺的特性:知覺選擇性;知覺整體性;知覺理解性;知覺恒常性;知
覺適應。
(三)空間知覺
1、形狀知覺
形狀的特征分析;輪廓與圖形;圖形組織原則;圖形識別;眼動。
2、大小知覺
大小-距離不變假設;物體的熟悉性對大小知覺的作用;鄰近物體的大小對比;
體態變化對大小知覺的影響。
3、深度知覺和距離知覺
肌肉線索:調節、輻合;單眼線索:遮擋、線條透視、空氣透視、相對高度、
紋理梯度、運動視差與運動透視;雙眼線索。
4、方位定向
方位定向是各種感覺協同活動的結果;視覺的方位定向;聽覺的方位定向。
(四)時間知覺和運動知覺
1、時間知覺
時間知覺的含義和形式;時間知覺的各種依據;影響時間知覺的因素。
2、運動知覺
6
運動知覺的含義和意義;真正運動的知覺;似動:動景運動、誘發運動、自主
運動、運動后效。
(五)錯覺
1、什么叫錯覺
錯覺是指知覺不能正確表達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現種種歪曲;研究錯覺的意
義。
2、錯覺的種類:大小錯覺;形狀和方位錯覺;
3、錯覺理論:眼動理論;神經抑制作用理論;深度加工和常性誤用理論。
五、意識和注意
(一)意識的一般問題
1、意識的含義:意識是一種覺知;意識是一種高級心理官能;意識是一種心
理狀態。
2、無意識的含義:無意識行為;對刺激的無意識;盲視。
3、意識的局限性和能動性
4、生物節律的周期性與意識狀態
(二)幾種不同的意識狀態
1、睡眠與夢:睡眠及其階段;睡眠的功能;失眠;對夢的幾種解釋
2、催眠:對催眠的解釋;催眠的應用
3、白日夢與幻想
(三)注意的一般概述
1、注意的基本概念
注意的含義和特點;注意和意識的區別與聯系;注意的外部表現;注意的功能。
2、不隨意注意、隨意注意和隨意后注意
不隨意注意和隨意注意的含義及引發原因;隨意后注意的特征。
3、選擇性注意、持續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
(四)注意的認知-神經機制
1、注意的認知理論
注意的選擇功能:過濾器理論、衰減理論、后期選擇理論、多階段選擇理論;
注意與認知資源分配:認知資源理論、雙加工理論。
2、注意的神經機制:朝向反射;腦干網狀結構;邊緣系統和大腦皮層的功能。
六、記憶
(一)記憶的一般概念
1、什么是記憶
記憶是在頭腦中積累和保存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記憶是一種積極、能動的活
7
動。
2、記憶的作用
記憶對知覺的作用;記憶在個體心理發展中的作用;記憶聯結著人的心理活動
的過去和現在。
3、記憶的分類
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
程序性記憶和陳述性記憶。
4、記憶系統及其加工過程
記憶是一個結構性的信息加工系統;信息編碼、存儲和提取過程。
(二)記憶的神經心理機制
1、記憶的腦學說:整合論;定位論;記憶的 SPI 理論。
2、記憶的腦細胞機制:反響回路;突觸結構;長時程增強作用。
3、記憶的生物化學機制:核糖核酸;激素和記憶。
(三)感覺記憶
感覺記憶的編碼;感覺記憶的存儲;感覺記憶向短時記憶的轉換。
(四)短時記憶
1、短時記憶的編碼:編碼方式:聽覺編碼、視覺編碼;影響編碼的因素。
2、短時記憶信息的存儲和遺忘:復述;短時記憶的遺忘進程;干擾、消退。
3、短時記憶的信息提?。浩叫袙呙?;自動停止系列掃描;完全系列掃描。
(五)長時記憶
1、什么是長時記憶
長時記憶是指存儲時間在一分鐘以上的記憶。
2、長時記憶的編碼
編碼形式:按語義類別編碼、以語言特點為中介進行編碼、主觀組織;影響長
時記憶編碼的因素。
3、長時記憶的信息存儲
信息存儲的動態變化;信息存儲的條件與方法。
4、長時記憶的信息提取
長時記憶的信息提取有兩種基本形式,即再認和回憶。
5、長時記憶中信息的遺忘
遺忘的一般概念;遺忘進程;遺忘的原因。
(六)內隱記憶
1、內隱記憶的一般概念
內隱記憶是指過去經驗對個體當前活動的一種無意識的影響。
2、內隱記憶與外顯記憶的關系
加工深度對兩者的影響不同;兩者的保持時間不同;記憶負荷量的變化對兩者
8
的影響不同;呈現方式的改變對兩者的影響不同;干擾因素對兩者的影響不同。
七、思維
(一)思維的一般概念
1、思維的概念及特征
思維是借助語言、表象和動作實現的、對客觀食物概括的和間接的認識。思維
具有概括性、間接性和對經驗的改組等特征。
2、思維的過程
思維的基本過程是分析和綜合;比較、抽象與概括。
3、思維的種類
直觀動作思維、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經驗思維和理論思維;直覺思維和分析
思維;輻合思維和發散思維;常規思維和創造思維。
(二)表象與想象
1、表象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時,人們在頭腦中出現的關于事物的形象;表象的特征有
直觀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表象的腦機制;表象在思維中的作用。
2、想象
想象是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過程;想象的功能;
想象的綜合過程;想象的種類。
(三)概念與推理
1、概念的含義和種類
概念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征的認識;具體概念和抽象概念;合取概念、
析取概念和關系概念;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2、概念結構的理論:層次網絡模型;特征表理論;原型模型。
3、概念形成的實驗研究
人工概念形成的實驗研究;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徑;概念形成的策略。
4、推理
推理是指從具體事物或現象中歸納出一般規律,或根據一般原理退出新結論的
思維活動;三段論推理、線性推理和條件推理。
(四)問題解決
1、問題解決的概念
問題解決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目標,應用各種認知活動、技能等,
是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問題的種類有界定清晰的問題和界定含糊的問題、對抗性
問題和非對抗性問題、語義豐富的問題和語義貧乏的問題。
2、問題解決的腦機制:額葉的重要作用;大腦半球左側顳葉和頂-枕葉。
3、問題解決中的策略
9
算法策略;啟發法: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
4、知識在問題解決中的作用
專家與新手在知識數量上的差異;專家與新手在知識組織方式上的差別。
5、影響問題解決的其他心理因素
知識表征方式;定勢;功能固著;動機;情緒;人際關系。
6、創造性
創造性是指人們應用新穎的方式解決問題,并能產生新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
的心理過程;創造性的心理成分:輻合思維和發散思維、遠距離聯想能力、其他非
智力因素;影響創造性的因素。
八、語言
(一)語言的一般概念
1、語言的概念及其特征
語言是人類通過高度結構化的聲音組合,或通過書寫符號、手勢等構成的一種
符號系統;語言的特征有創造性、結構性、意義性、指代性、社會性和個體性。
2、語言的結構
語言表達的基本形式是句子,在句子的下面可分為短語、單詞、語素和音位等
不同層次。
3、語言的種類:對話語言;獨白語言;書面語言;內部語言。
4、語言的表征與加工過程
語言的表征就是語言材料所負載的信息在頭腦中存在的方式;語言加工是指對
輸入的語言信息進行編碼、轉換、存儲、提取的過程。
5、研究語言的意義
(二)語言的生理機制
1、語音的發音機制:呼吸器官;喉頭和聲帶;口腔、鼻腔和咽腔。
2、語言活動的中樞機制:布洛卡區;威爾尼克區;角回。
3、大腦兩半球的一側優勢與語言活動
大腦左半球擁有語言加工優勢,但右半球在語言加工方面也不完全是無能為力
的。
(三)語言理解
1、語音知覺
語音的物理性質;音位及其區別性特征;影響語音知覺的各種因素。
2、詞匯理解及其影響因素
單詞的部位信息;正字法規則;字母長度或筆畫數量;字形結構;字詞使用頻
率;語音的作用;語境的作用;語義的作用。
3、句子理解及其影響因素
10
句子的類型;詞序;語境;句法分析與語義分析。
4、課文理解及其影響因素
推理;語境;圖式的作用。
(四)語言的產生
1、語言產生的性質
語言活動是受目標指引的一種活動;語言活動是受認知系統直接支配和調節的
活動。
2、語言產生的單位:音位、音節、語素、詞、短語。
3、語言產生的階段:了解不同的階段理論。
九、動機
(一)動機的一般概念
1、動機的涵義及其功能
動機是由目標或對象引導、激發和維持個體活動的一種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
力;動機的功能有激活、指向、維持和調整。
2、動機與需要
需要是有機體內部的一種不平衡狀態;需要的種類;需要的結構。
3、動機與行為效率
動機與行為的關系;動機與工作效率;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4、動機與價值觀、意志
價值觀的涵義;價值觀對行為的影響方式;動機與意志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
(二)動機的理論
1、本能理論;2、驅力理論;3、喚醒理論;4、誘因理論;5、動機的認知理
論:期待價值理論;動機的歸因理論;自我決定理論;自我功效論;成就目標理論。
(三)動機的種類
1、動機的一般分類
生理性動機與社會性動機;原始動機與習得性動機;有意識的動機與無意識的
動機;外在動機與內在動機。
2、生理性動機:饑餓;渴;性;睡眠。
3、社會性動機:興趣;成就動機;權力動機;交往動機。
(四)意志行動
1、意志行動的基本階段
一般把意志行動分成準備和執行兩個階段。
2、意志行動中的基本沖突
沖突的概念;沖突的種類:接近-接近型沖突、回避-回避型沖突、接近-回避型
沖突、多重接近-回避型沖突;沖突的結構模型。
11
3、意志行動中的挫折
挫折的涵義;挫折情境的形成;挫折反應;如何增強挫折承受力。
4、意志的品質
意志的品質有獨立性、果斷性、堅定性和自制力。
十、情緒和情感
(一)情緒和情感概述
1、情緒和情感的性質與功能
情緒和情感的涵義;情緒和情感的區別與聯系;情緒和情感的功能。
2、情緒的維度與兩極性
維度和兩極性的涵義;情緒維度的理論。
3、情緒和情感的分類
情緒的分類;心境、激情和應激;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二)情緒與腦
1、情緒的腦中樞機制
前額皮層;杏仁核;海馬和前扣帶回;網狀結構;大腦皮層功能的一側化與情
緒。
2、情緒的外周神經機制
情緒與自主神經系統;情緒與分泌系統;情緒與軀體神經系統。
3、情緒與喚醒模式
任何情緒都伴隨著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即生理喚醒狀態,且這種狀態會增強情
緒的體驗。
(三)表情
面部表情;姿態表情;語調表情;感覺反饋。
(四)情緒的理論
1、情緒的早期理論
詹姆斯-蘭格理論;坎農-巴德學說。
2、情緒的認知理論
阿諾德的評定-興奮說;沙赫特的兩因素情緒理論;拉扎勒斯的認知-評價理論。
3、情緒的動機-分化理論
情緒與人格系統;情緒系統及其功能;情緒激活與調節。
(五)情緒的調節
1、情緒調節的涵義:具體情緒的調節;喚醒水平的調節;情緒成分的調節。
2、情緒調節的特征:情緒調節的恒定性;情緒調節過程的等級組織;情緒調
節的個體和文化差異。
3、情緒調節的類型:內部調節和外部調節;修正調節、維持調節和增強調節;
12
原因調節和反應調節;良好調節和不良調節。
4、情緒調節的基本過程:生理調節;情緒體驗調節;行為調節;認知調節;
人際調節。
5、情緒調節中的個體差異
6、情緒調節與身心健康
十一、能力
(一)能力的一般概念
能力的涵義;能力與知識、技能的關系;能力、才能和天才。
(二)能力的種類和結構
1、能力的種類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模仿能力和創造能力;液體能力和晶體能力;認知能力、
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2、能力的結構
能力的因素說:獨立因素說、二因素說、智利多元理論;能力的結構理論:吉
爾福特的三維結構模型、能力的層次結構理論;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論:智利三元論、
智力的 PASS 模型。
(三)能力測驗
一般能力測驗: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韋克斯勒智力量表;特殊能力測驗;創
造力測驗;能力測驗的標準化問題。
(四)能力發展與個體差異
了解能力發展的一般趨勢;能力發展水平的差異、表現早晚的差異、能力結構
的差異、性別差異;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條件。
十二、人格
(一)人格的一般概念
1、人格的涵義與特征
人格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模式,是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的穩
定而統一的心理品質;人格的本質特征有獨特性、穩定性、統合性和功能性。
2、人格的結構
氣質與性格;自我調控系統: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控制;
(二)人格理論
1、特質理論
奧爾波特的特質理論;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五因素
模型;七因素模型。
2、類型理論
13
單一類型理論;對立類型理論:A-B 型人格、內-外向人格;多元類型理論:氣
質類型學說、性格類型學說、陰陽五行說。
3、整合理論
艾森克的人格結構四層次理論將類型理論與特質理論有機地結合了起來。
(三)認知風格
1、認知風格的涵義
2、認知加工方式:場獨立性和場依存性;沖動和沉思;同時性和繼時性。
(四)人格測驗
1、自陳量表式測驗: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愛德華個人興趣量表
2、投射測驗:羅夏克墨漬測驗;主題統覺測驗。
3、情境測驗:性格教育測驗;情景壓力測驗。
4、自我概念測驗:形容詞列表法;Q 分類法。
(五)人格成因
1、生物遺傳因素
遺傳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響因素;遺傳因素對人格的作用程度隨人格特質的不
同而異;人格的發展是遺傳與環境兩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2、社會文化因素
社會文化對人格的影響力因文化而異;社會文化對人格具有塑造功能。
3、家庭環境因素
權威型教養方式;放縱型教養方式;民主型教養方式。
4、早期童年經驗
5、學校教育因素
了解教師管理風格對學生的影響。
6、自然物理因素
7、自我調控因素
十三、學習
(一)學習的一般概念
1、學習的涵義
學習以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改變為標志;學習引起的行為變化相對持久;學習由
練習或經驗引起。
2、學習的分類:了解加涅的學習分類;奧蘇泊爾的學習分類。
(二)學習理論
1、學習的聯結理論
經典條件作用的形成與規律;桑代克的嘗試-錯誤學習;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
用。
14
2、學習的認知理論
格式塔的頓悟學習;托爾曼的認知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三)動作技能學習
1、動作技能的涵義和種類
動作技能是指通過練習形成的一定的動作方式;動作技能可分為連續技能和非
連續技能、封閉技能和開放技能、精細技能和粗大技能。
2、動作技能形成的階段和特征
動作技能的形成階段:認知-定向階段、動作系統初步形成階段、動作協調和技
能完善階段;動作技能形成的四大特點。
3、練習
練習是指在反饋作用的參與下,反復多次地進行一種動作;了解練習曲線、練
習進程的特點、提高練習效率的條件。
4、技能的相互作用:正遷移;負遷移;
十四、人生全程發展
(一)發展及其相關概念
1、生命的各個時期
2、影響發展的因素:了解遺傳與環境對個體發展的作用。
3、發展中的共同規律與個體差異
4、畢生發展的主要研究方法:縱向研究;橫斷研究;群里-連續研究。
(二)身體、動作與感知覺的發展
1、胎兒期的發展:出生前的身體發展;影響胎兒發展的不利環境因素。
2、嬰幼兒的生理發展:了解嬰幼兒的腦與大腦皮層的發育;突觸生長與神經
纖維髓鞘化。
3、嬰幼兒的動作發展:了解嬰幼兒動作發展的基本順序。
4、感知覺的發展:了解觸覺、視覺和聽覺的發展。
(三)語言與認知發展
1、兒童的語言發展
語言獲得的理論:學習理論和先天論;語言發展的階段;影響語言獲得的因素。
2、認知發展
皮亞杰發生認知論的主要觀點;兒童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四)社會性發展
1、依戀行為
依戀是指人與人之間建立起來的、雙方互有的親密感受以及互相給予溫暖和支
持的關系;母子依戀關系的三種類型:安全型、逃避型和矛盾型。
15
2、道德發展
皮亞杰的道德發展兩階段理論;科爾伯格的道德推理階段理論。
3、社會化中的人格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理論;埃里克森的心里社會發展理論;班杜拉的社會學
習理論。
(五)成年以后的發展
成年后的生理和心理發展;成年后的生活適應。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詢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考研咨詢 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郵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稱:昆山創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考研秘籍網 版權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日本免费人成网ww555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