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地理科學學院 2018 年專業學位研究生 《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考試大綱 Ⅰ考查目標 要求考生系統掌握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掌握主要自然、人文地 理要素的特征、形成機制、空間分異規律和發展變化規律,掌握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彼 此之間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有 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Ⅱ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結構 問答題 4 小題,每小題 15 分,共 60 分 綜合分析題 3 小題,每小題 30 分,共 90 分 Ⅲ 考查范圍 一、自然地理學部分考試大綱 1 地球 1.1 地球的圈層構造 1.2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態和特征 2 地殼 2.1 構造運動與地質構造 2.2 大地構造學說 2.3 火山與地震 2.4 地殼的演變 2 3 大氣圈與氣候系統 3.1 大氣的組成和熱能 3.2 大氣水分和降水 3.3 大氣運動和天氣系統 3.4 氣候的形成 3.5 氣候變化 4 海洋和陸地水 4.1 地球水循環與水量平衡 4.2 海洋起源與海水的物理化學性質 4.3 海水的運動 4.4 海平面變化 4.5 海洋資源和海洋環境保護 4.6 河流 4.7 湖泊與沼澤 4.8 地下水 5 地貌 5.1 地貌成因與地貌類型 5.2 風化作用與塊體運動 5.3 流水地貌 5.4 喀斯特地貌 5.5 風沙地貌與黃土地貌 5.6 海岸與海底地貌 5.7 火山地貌 6 土壤圈 6.1 土壤圈的物質組成及特性 6.2 土壤形成與地理環境間關系 6.3 土壤分類及空間分布規律 6.4 土壤類型 6.5 土壤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 3 7 生物群落與生態系統 7.1 生物與環境 7.2 生物種群和生物群落 7.3 生態系統 7.4 陸地和水域生態系統 7.5 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 7.6 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 8 自然地理綜合研究 8.1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8.2 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 8.3 自然區劃 8.4 土地類型研究 8.5 人地關系研究 二、人文地理學部分考試大綱 1 人文地理學研究對象與基本理論 1.1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主要內容及主要特征。 1.2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1.3 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理論--人地關系論 2 人口地理 2.1 人口空間分布的特征與規律,影響人口空間分布的因素 2.2 人口遷移的特點及社會經濟意義,人口遷移的主要機制 2. 3 人口增長及地區差異,人口增長轉變模式,人口增長的機制 2. 4 適度人口 3 農業的起源和發展 3.1 農業區位因素分析 3.2 農業的發展與類型 4 工業的發展 4.1 影響工業分布的因素及其變化 4.2 工業地域類型 4 5 城市地理學 5.1 城市的起源與發展 5.2 城市化及其動力機制 5.3 城市空間地域結構 5.4 城市體系 6 人文地理學與可持續發展 6.1 資源問題產生的原因及表現 6.2 環境問題的地區差異及形成原因 6.3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基本原則 6.4 區域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