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9 年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 850 植物保護學科目考試大綱 一、考查目標 植物保護學是研究植物病害發生原因、侵染性病害發生發展規 律、有害生物綜合防治原理及防治方法、病害研究的方法與技術、昆 蟲生命活動最基本規律和基本理論的學科。要求考生比較系統的掌握 上述專業基礎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所學 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二、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 普通植物病理學 60 分 有害生物綜合治理的原理與方法 30 分 普通昆蟲學 60 分 4、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單項選擇、簡答、論述等,具體分值及題型每年 各異。 三、考查范圍 (一)普通植物病理學 1、植物非侵染性病害 (1)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及特點 (2)非侵染性病害與侵染性病害的識別 2、植物病原真菌 (1)植物真菌的概念、一般性狀、分類依據和方法,內容包括什么 是真菌,真菌在生物界的地位,真菌與相近的其它生物的區別,真菌 的經濟重要性; (2)真菌營養體類型、結構及其作用 (3)無性繁殖方式,無性繁殖體類型 (4)有性過程、有性孢子主要類型、真菌的生活史 (5)病原的分類和命名(壺菌門真菌、接合菌門真菌、子囊菌門真 菌、擔子菌門真菌、半知菌類真菌、植物病原卵菌、植物病原原生動 物、植物病毒、植物寄生線蟲、寄生性植物) 3、植物病原物的侵染過程與病害循環 植物病害在寄主個體水平上的發生過程和在寄主群體水平上的發 展過程,以及影響植物侵染性病害發生發展的環境因素 4、植物病原物的致病作用 病原物是如何對寄主植物造成病害的,包括營養消耗、產生毒素、 分泌酶、以及產生多糖類物質,不同的致病機理在寄主植物上表現出 不同的反應,因此植物患病后會有一系列不同的生理反應。 5、寄主植物的抗病作用 寄主植物對病原物的抵抗反應,病原物致病性的變異和寄主品 種抗病性的變異,寄主與病原物相互作用的遺傳學。 6、植物病害的診斷 植物病害的田間診斷和病原物的室內鑒定方法,以及對新的疑 難病害的鑒定原則。 7、植物病害的流行和預測 植物病害發生流行的基本條件,流行性病害預測的依據和植物 病害預測方法,病害的田間調查和損失估計。 (二)有害生物綜合治理的原理與方法 1、有害生物綜合治理的概念和一般原理 2、各防治原理的理論基礎、優缺點和應用措施 3、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方式和應用局限性 4、有機農產品生產對有害生物綜合治理的一般要求 (三)普通昆蟲學 1、昆蟲體軀的一般構造 (1)昆蟲的分節與分段 (2)外骨骼:骨片和骨化區 (3)附肢 2、昆蟲的頭部 (1)頭部的基本構造 (2)幕骨 (3)昆蟲的的頭式 (4)復眼與單眼 (5)觸角構造和類型 (6)口器構造及其類型 11、昆蟲的胸部 (1)胸部的基本構造 (2)胸足的構造與類型 (3)翅的基本構造與類型 (4)翅脈的命名與變化 (5)翅的關節 (6)翅的連鎖機制與類型 4、昆蟲的腹部 (1)腹部的基本構造 (2)腹節的附肢 (3)外生殖器 (4)尾須、刺突、腹足、氣管腮 5、昆蟲的體壁 (1)體壁的構造與功能 (2)昆蟲的脫皮過程及機理 (3)體壁的色彩 (4)體壁外長物 6、昆蟲的與消化與排泄系統 (1)消化道的一般構造 (2)唾液與攝食 (3)食物的消化 (4)馬氏管與直腸 7、昆蟲的呼吸系統 (1)氣管系統的構造 (2)擴散與通風 (3)其它呼吸方式 8、昆蟲的神經系統 (1)神經系統的基本構造 (2)中樞神經系統 (3)交感神經系統 (4)周緣神經系統 9、昆蟲的生殖系統 (1)雌性生殖系統 (2)雄性生殖系統 10、 昆蟲的內分泌系統與激素 (1)內分泌中心、神經分泌細胞、心側體、咽側體、前胸腺 (2)激素 (3)信息素 11、昆蟲的生殖 (1)求偶 (2)交配 (3)受精與性別決定機制 (4)卵生 (5)卵胎生與胎生 (6)非典型生殖方式 12、昆蟲的卵和胚胎發育 (1)卵的構造 (2)卵的類型 (3)胚胎發育 (4)幼蟲孵化 13、昆蟲的胚后發育 (1)生長與脫皮 (2)齡與齡期 (3)變態 (4)幼蟲類型 (5)蛹期和蛹的類型 14、昆蟲的生物學與生活史 (1)生活史類型 (2)化性 (3)多型現象 (4)休眠與滯育 (5)環境對發育的影響 15、昆蟲的習性與行為 (1)昆蟲活動的晝夜節律與季節性 (2)食性與取食行為 (3)趨性 (4)群集性 (5)擴散與遷飛 (6)昆蟲的防御 (7)昆蟲的通訊 (8)昆蟲的社會行為 16、昆蟲分類學 (1)六足總綱 (2)直翅目的鑒別特征、生物學特性、分類特征、經濟重要性、 分類 (3)纓翅目的鑒別特征、生物學特性、分類特征、經濟重要性、 分類 (4)同翅目的鑒別特征、生物學特性、分類特征、經濟重要性、 分類 (5)半翅目的鑒別特征、生物學特性、分類特征、經濟重要性、 分類 (6)鞘翅目的鑒別特征、生物學特性、分類特征、經濟重要性、 分類 (7)脈翅目的鑒別特征、生物學特性、分類特征、經濟重要性、 分類 (8)鱗翅目的鑒別特征、生物學特性、分類特征、經濟重要性、 分類 (9)雙翅目的鑒別特征、生物學特性、分類特征、經濟重要性、 分類 (10)膜翅目的鑒別特征、生物學特性、分類特征、經濟重要性、 分類。 參考書目: 1.《植物化學保護學》(第四版),徐漢虹,中國農業出版社; 2.《農業植物病理學》(第二版),侯明生,科學出版社; 3.《農業昆蟲學》(第二版),洪曉月,中國農業出版社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