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附件 5 2019 年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 地球科學基礎科目考試大綱 一、考查目標 地球科學基礎考試涵蓋有關地球科學的一些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涉 及到地球科學的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理學、氣象學、海洋學、水文學、環境地學、 天文地學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識,主要內容包括地球科學的含義、地球的宇宙環境、 地球的外部與內部圈層特征、地質年代的基本知識、地球上各種地質作用的基本原理 和過程、地球的資源與環境問題、地球的形成與演化的基本概念和認識等。要求考生 比較系統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 二、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地球各圈層的基本特征等,約 35% 地質作用與地質年代,約 50% 地質資源與地質環境,約 15% 4、試卷題型結構 填空題 約 10% 名詞解釋題 約 20% 簡答題 約 40% 論述題 約 30% 三、考查范圍 地球科學概論 緒論 考試內容 主要內容: 1)地質學的研究特點; 2)地質學的研究方法。 第 1 章 地球起源與演化 考試內容 一、基本概念:太陽系;彗星;小行星帶。 二、主要內容: 1)宇宙大爆炸、太陽系和地球形成的年齡; 2)地球起源與圈層分異假說。 第 2 章 地球的性質、結構及物質組成 考試內容 一、基本概念:重力異常;地溫場;地溫梯度;地熱流;莫霍面;古登堡面;地 殼;地幔;地核;軟流圈;克拉克值;礦物;解理;巖石;摩氏硬度。 二、主要內容: 1)地球的內部(固體地球)層圈的劃分及其劃分依據; 2)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 第 3 章 地質作用與地質年代 考試內容 一、基本概念:外動力地質作用;風化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 成巖作用;內動力地質作用;巖漿作用;變質作用;構造作用;地質年代;地層;地 層層序律;巖石地層單位;年代地層單位。 二、主要內容: 1)相對地質年代的確定; 2)地質年代表的建立。 第 4 章 構造作用與地質構造 考試內容 一、基本概念:巖相;整合接觸;走向;傾向;褶皺;節理;斷層。 二、主要內容: 1)角度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的概念及二者的區別; 2)褶皺的類型及要素; 3)斷層形成的相對時期。 第 5 章 巖漿作用與巖漿巖 一、基本概念:巖漿;同化混染作用;分離結晶作用;巖漿混合作用。 二、主要內容: 1)噴出巖的類型與特征(舉例); 2)侵入巖的類型與特征(舉例); 3)鮑文反應序列。 第 6 章 變質作用與變質巖 一、基本概念:變質作用;變質巖;重結晶作用;變質結晶作用;交代作用;接 觸變質作用;區域變質作用;動力變質作用;混合巖化作用。 二、主要內容: 1)變質作用的影響因素; 2)變質作用的方式; 3)變質作用的類型。 第 7 章 地震作用 一、基本概念:地震;海震;震源;震中;震中距;震級。 二、主要內容: 1)地震的成因類型; 2)全球地震帶的分布。 第 8 章 巖石圈板塊地質作用 一、基本概念:貝尼奧夫帶;轉換斷層;分離型板塊邊界;匯聚型板塊邊界。 二、主要內容: 1)3 種不同類型的板塊邊界; 2)被動大陸邊緣和主動大陸邊緣的區別; 3)威爾遜旋回各階段的主要特點。 第 9 章 風化作用 一、基本概念:風化作用;冰劈作用;風化殼;土壤。 二、主要內容: 1)風化作用的類型及特點; 2)風化作用的影響因素; 3)風化殼的結構分層。 第 10 章 剝蝕作用 一、基本概念:剝蝕作用;截彎取直;牛軛湖;羊背石;海蝕槽。 二、主要內容: 1)河流下蝕作用對河流的影響; 2)河流側蝕作用對河流的影響。 第 11 章 搬運作用 一、基本概念:搬運作用;推移;躍移;懸移;粒度;圓度。 二、主要內容: 1)機械搬運作用的方式; 2)碎屑物質在搬運過程中的變化。 第 12 章 沉積作用 一、基本概念:沉積作用;天然堤;河漫灘;冰磧物;新月形沙丘;黃土;海退 層序;海進層序;韻律。 二、主要內容: 1)河流沉積作用的特點; 2)陸源碎屑湖泊沉積的主要特點。 第 13 章 成巖作用與沉積巖 一、基本概念:成巖作用;壓實作用;膠結作用;重結晶作用;交代作用;層理; 層面。 二、主要內容: 1)成巖作用的類型及其基本特征; 2)層理的基本類型、形態特征、成因及環境意義; 3)沉積巖分類的原則和依據及巖石類型。 第 14 章 地質災害 一、基本概念:地質災害;滑坡;泥石流。 二、主要內容: 1)常見的地質災害類型; 2)自然災害的減災對策所包括的主要方面。 第 15 章 地質資源 一、基本概念:可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礦床;品位;成礦作用能源。 二、主要內容: 1)礦產資源的種類; 2)能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環境保護。 第 16 章 地質環境與社會地質作用 一、基本概念:地質環境;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 二、主要內容: 1)地質環境對城市誕生、發生和消亡的制約作用; 2)人為地質作用在惡化環境方面的具體表現。 參考書目: 1.《地球科學概論》,柳成志,趙榮,趙利華主編,石油工業出版社,2006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