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高分子化學及物理 科目考試大綱 一、考查目標 《高分子化學及物理》是一門專業基礎課。本課程以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 化學為基礎,綜合性和應用性強。要求學生掌握高分子化學及物理的基本原理,初步 具有設計、合成高分子油田化學劑及其他高分子材料的能力以及檢測、判別新的聚合 物及高分子油田化學劑的能力。 二、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根據實際情況,分數可能作適當調整) 自由基聚合及共聚合 40 分 離子聚合及逐步聚合 30 分 聚合方法及聚合物的化學反應 20 分 高分子鏈的結構及凝聚態結構 20 分 高分子溶液及分子量 20 分 聚合物的松弛與轉變、粘彈性、流變性、力學性能 20 分 4、試卷題型結構(題型根據實際需要可能會作適當變化) 如:名詞及術語解釋 20 分 填空題 30 分 簡答題 40 分 推導及論述題 30 分 計算題 30 分 三、考查范圍 第一章 自由基聚合 基本概念:聚合物、單體、自由基聚合、引發劑、動力學鏈長、籠蔽效應、鏈引 發、鏈轉移、鏈終止、阻聚劑。 基本知識:連鎖聚合的單體;自由基聚合機理;鏈引發反應;聚合速率;分子量 和鏈轉移;阻聚和緩聚;反應速率常數的測定;分子量分布;聚合熱力學。 第二章 自由基共聚合 基本概念:共聚與共聚物、單體與自由基活性、競聚率、Q-e 概念。 基本知識:二元共聚物的組成;多元共聚;競聚率的測定和影響因素;單體和自 由基的活性;二元共聚物組成的計算;共聚合速率。 第三章 聚合方法 基本概念:本體聚合、溶液聚合、懸浮聚合、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 基本知識:本體聚合的實施方法及優缺點;溶液聚合的組成及優缺點;懸浮聚合 體系的構成及實施方法;乳液聚合的主要組成、乳液聚合的機理及動力學。 第四章 離子聚合及配位聚合 基本概念:陰離子聚合、陽離子聚合、配位聚合、立體異構、立構規整度、 Ziegler-Natta 引發劑。 基本知識:陽離子聚合與陰離子聚合的烯類單體;陽離子聚合與陰離子聚合的引 發體系、聚合機理、動力學;離子聚合與自由基聚合的比較;離子共聚;開環聚合; 配位聚合的立體異構;Ziegler-Natta 引發劑。 第五章 逐步聚合 基本概念:縮聚反應、官能團等活性概念、平均官能度、聚合度、反應程度、凝 膠點、體型縮聚。 基本知識:縮聚反應;線性縮聚反應機理;線性縮聚反應動力學;縮聚反應的分 子量及分子量分布;體形縮聚;凝膠化作用和凝膠點。 第六章 聚合物的化學反應 基本概念:聚合物基團反應、接枝、嵌段、擴鏈、交聯、降解。 基本知識:聚合物基團反應;功能高分子;接枝和嵌段;交聯、降解和老化。 第七章 高分子鏈的結構 基本概念:高分子鏈的構型、構造、構象、柔順性、均方末端距、自由連接鏈、 自由旋轉鏈、空間位阻參數。 基本知識: 高分子鏈的組成和構造;高分子鏈的構象;晶體和溶液中的構象;高 分子鏈的柔性;均方末端距的概念及計算。 第八章 聚合物的凝聚態結構 基本概念:內聚能密度、單晶、球晶、高分子液晶、無規線團、取向結構。 基本知識:聚合物的結晶形態;晶態結構;非晶態結構;液晶態結構;聚合物的 取向結構。 第九章 高分子溶液 基本概念:溶度參數、極性相近原則、滲透壓。 基本知識:聚合物的溶解;柔性鏈高分子溶液的熱力學性質;高分子溶液的相平 衡;聚合物的濃溶液。 第十章 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基本概念:數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粘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寬度。 基本知識:聚合物分子量的統計意義;聚合物分子量的測定方法;聚合物分子量 分布的測定方法,Mark-Houwink 方程;粘均分子量的計算方法。 第十一章 聚合物的轉變與松弛 基本概念:松弛時間、玻璃化溫度、玻璃態、粘流態。 基本知識:聚合物分子運動的特點;玻璃化轉變;結晶行為和結晶動力學;結晶 熱力學。 第十二章 聚合物的橡膠彈性與粘彈性 基本概念:蠕變、應力松弛、Boltzmann 疊加原理、時溫等效原理。 基本知識:聚合物形變類型及描述力學行為的基本物理量;橡膠彈性的熱力學分 析;粘彈性現象;粘彈性的數學描述;粘彈性的溫度依賴性;粘彈性的研究方法。 第十三章 聚合物的力學性能、流變性能及其他性能 基本概念:脆性斷裂、韌性斷裂、牛頓流體、假塑性流體、膨脹性流體、賓漢流 體、熔融指數。 基本知識:聚合物的塑性和屈服;聚合物的斷裂與強度;牛頓流體和非牛頓流體; 聚合物熔體的切黏度;聚合物熔體的彈性表現;拉伸黏度;聚合物的電性能;聚合物 的熱性能;聚合物的表面和界面性能。 參考書目: 1. 《高分子化學》,潘祖仁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年; 2. 《高分子物理》,金日光等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