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第 1 頁,共 2 頁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業務課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名稱:統計學綜合 科目代碼:823 一、導論 1. 什么是統計:統計的含義;統計研究的基本過程與方法。 2. 統計學的產生與發展:統計學的發展歷程;統計學的發展動向與趨勢;統計學與相關學科的 關系;為什么學習統計學。 3. 統計數據的類型:數據的計量尺度;數據的類型。 4.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總體與樣本;標志與指標;統計指標體系。 二、數據收集 1. 統計調查的種類與方法:統計調查的種類;統計調查的常用方法;收集數據的方法。 2. 統計調查方案設計。 3. 調查問卷設計:問卷結構;問卷設計步驟;設計問卷應注意的問題。 三、統計數據整理與顯示 1. 統計數據整理:統計數據整理的概念;統計數據整理的內容與程序;統計資料的審核。 2. 統計分組:統計分組的概念與原則;統計分組的種類;統計分組的方法。 3. 頻數分布:頻數分布的概念;分布數列的編制;累計頻數和累計頻率。 4. 統計數據的顯示:統計表;統計圖。 四、統計數據的分布特征描述 1. 數據對比分析:數據對比分析的概念及其表現形式;相對指標的種類。 2. 數據集中趨勢的測量:集中趨勢測量的含義和作用;數值平均數;位置平均數。 3. 數據離散趨勢的測量:離散趨勢測量的意義;極差、四分位差與平均差;方差與標準差;變 異系數。 4.分布的偏度和峰度:矩;偏度系數;峰度系數。 五、概率基礎 1. 基本概念:隨機試驗與隨機事件;事件的概率。 2. 概率性質與運算法則:概率性質;運算法則。 3. 離散型隨機變量及其分布:隨機變量的定義;離散型隨機變量;幾種常見離散型分布。 4. 連續型隨機變量及其分布:密度函數與分布函數;幾種常見連續型分布。 5. 大數定律與中心極限定理:大數定律;中心極限定理。 六、參數估計 1. 抽樣分布:抽樣的基本概念;抽樣分布。 2. 點估計:矩估計;極大似然估計。 3. 估計量的選擇標準:一致估計;無偏估計;有效估計。 4. 區間估計:總體均值的區間估計,總體成數的區間估計(尤其掌握正態總體均值與方差的區 間估計,(0-1)分布參數的區間估計,單側置信限等)。 5. 樣本容量的確定:估計總體均值時樣本容量的確定;估計總體成數時樣本容量的確定。 第 2 頁,共 2 頁 七、假設檢驗 1. 假設檢驗的基本問題:假設檢驗的概念;假設檢驗的步驟;p-值檢驗;雙側檢驗與單側檢驗; 兩類錯誤;檢驗功效。 2. 總體均值的檢驗:方差已知時;方差未知時;尤其掌握正態總體均值的檢驗。 3. 正態總體方差的檢驗: 2 ? 檢驗法、F 檢驗法。 4. 總體成數的檢驗。 5. 兩個總體參數的檢驗:兩個總體均值之差的檢驗;兩個總體成數之差的檢驗;兩個總體方差 之比的檢驗。 八、相關與回歸分析 1. 相關分析:函數關系和相關關系;相關關系的種類;相關關系的判斷與測度。 2. 一元線性回歸分析:回歸分析的概念和特點;標準的一元線性回歸模型;一元線性回歸模型 的估計;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檢驗;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預測。 3.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標準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估計;多元線性回歸模 型的檢驗;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預測。 4. 非線性回歸分析:非線性函數形式的確定;非線性回歸模型的估計。 九、時間數列分析 1. 時間數列的概念和編制:時間數列的概念;時間數列的種類;時間數列的編制。 2. 時間數列的水平指標:發展水平;平均發展水平;增長量;平均增長量。 3. 時間數列的速度指標:發展速度;增長速度;平均發展速度;平均增長速度。 4. 時間數列分解分析:時間數列的構成要素與模型;長期趨勢分析;季節變動分析。 十、統計指數 1. 指數的概念和種類:指數的概念和作用;指數的種類;指數的特性。 2. 綜合指數:綜合指數的概念和編制方法;同度量因素的確定及綜合指數的基本公式;拉氏指 數;帕氏指數;拉氏指數和帕氏指數的比較。 3. 平均指數:平均指數的概念和編制方法;算術平均指數;調和平均指數;固定權數的平均指 數。 4. 指數體系與因素分析:指數體系的概念與作用;指數因素分析法的意義和種類;指數因素分 析法的應用。 5. 幾種常見的經濟指數簡介:物價指數;工業生產指數;股票價格指數;進出口貿易指數。 十一、方差分析 1. 單因素試驗的方差分析:掌握單因素試驗的方差分析方法。 2. 雙因素試驗的方差分析:掌握雙因素等重復和無重復試驗的方差分析方法。 參考書目:1、《統計學》, 葉仁道、劉干、薛潔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出版社,2016 2、《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第四版)( 7、 8、9 章),盛驟等 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