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8 年 山東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研究方向:電影學研究 考試科目: 881 電影史 881《電影史》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本考試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對電影史知識的系統掌握。 二、考試基本要求 1. 準確把握電影史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2. 了解掌握電影史中的主要人物、流派及發展脈絡。 3. 熟練運用電影史知識分析相關問題。 三、考試內容 世界電影史 第一部分 電影的發明 (一)電影發明的科學與心理基礎 (二)電影發明的過程 1.照相術的發明 2.活動照相術的發明 3.愛迪生的“電影視鏡” 4.盧米埃爾兄弟的“活動電影放映機” 第二部分 法國電影 (一)盧米埃爾兄弟 1.盧米埃爾兄弟影片的主要內容 2.對盧米埃爾兄弟的歷史評價 (二)梅里愛 1.梅里愛的電影類型 2.梅里愛電影中的特技運用 3.梅里愛與戲劇電影 4.月球旅行記 5.梅里愛對電影史的意義及其局限 (三)法國的印象派和先鋒派電影 (四)法國詩意現實主義電影 (五)法國“新浪潮”電影 1.“新浪潮”產生的歷史背景 2.“新浪潮”電影的理論主張和創作特點 3.“新浪潮”電影的主要導演及其作品 (六)法國“左岸派”電影 1.“左岸派”電影的藝術特點 2.“左岸派”電影的主要導演及其作品 第三部分 意大利電影 (一)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1.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產生的歷史背景 2.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藝術主張 3.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主要導演及其作品 4.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衰落 (二)意大利現代主義電影 代表人物: 1.安東尼奧尼 2.費里尼 3.帕索里尼 4.貝爾托魯奇 第四部分 德國電影 (一)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二)新德國電影 1.奧伯豪森宣言 2.新德國電影的第一次創作高潮 3.新德國電影的第二次創作高潮 4.新德國電影的主要導演及其作品 第五部分 前蘇聯電影 (一)前蘇聯早期電影的蒙太奇學派 1.庫里肖夫的電影實驗 2.維爾托夫與“電影眼睛派” 3.愛森斯坦和《戰艦波將金號》 4.普多夫金和《母親》 5.杜甫仁科和《土地》 6.蒙太奇學派的主要觀點 (二)前蘇聯電影的曲折發展 第六部分 美國電影 (一)埃德溫·鮑特和《火車大劫案》 (二)格里菲斯 1.格里菲斯的早期創作 2.格里菲斯和《一個國家的誕生》 3.格里菲斯和《黨同伐異》 4.格里菲斯對電影的貢獻 (三)好萊塢電影體系的建立 (四)美國電影中的類型電影 1.西部片 2.喜劇片 3.歌舞片 4.強盜片 5.科幻片 6.懸疑片 (五)奧遜·威爾斯和《公民凱恩》 (六)新好萊塢電影運動 1.新好萊塢電影運動產生的背景 2.新好萊塢電影的藝術特點 3.新好萊塢電影的主要導演及其作品 中國電影史 第一部分 “影戲”——中國電影的奠基(1896-1932) (一)中國電影萌芽期 (二)“影戲”傳統的形成 第二部分 30 年代電影(1932-1937) (一)默片藝術成熟和對有聲電影的嘗試 (二)左翼電影運動出現的歷史背景 (三)左翼電影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四)蔡楚生、吳永剛、孫瑜、沈西苓、袁牧之的創作 第三部分 抗戰及戰后電影 (一)抗戰旪期的電影 1.淪陷區電影發展狀況 2.國統區電影發展狀況 (二)戰后電影 1.昆侖影業公司的創作 2.文華公司的創作 3.解放區電影的開始及其發展 第四部分 “十七年”中國電影 (一)建國刜期,中國電影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二)1956 年前后中國電影的發展 (三)50 年代末的電影發展狀況 (四)未能成形的電影創新高潮(1961 年 6 月-1963 年 12 月) (五)“十七年”電影創作中存在的問題 第五部分 “文革”旪期的中國電影(1966-1976) (一)歷史背景 (二)《紀要》的發表以及江青對中國電影的全盤否定 (三)“三突出”的創作原則及樣板戲電影 (四)故事片的創作 第六部分 “新旪期”中國電影(1976-1989) (一)“恢復旪期”的電影創作情況 (二)第一次創新浪潮 (三)“新旪期”有關電影本性問題的討論 (四)老中青三代導演的創作 第七部分 九十年代的中國電影 (一)第五代的創作 (二)第六代的創作 (三)多元化局面的形成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