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考試大綱 注意:本大綱為參考性考試大綱,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內容。 毛澤東思想 1、毛澤東思想產生的歷史必然性。 2、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3、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的主要特點 4、毛澤東思想是同錯誤思潮的斗爭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5、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的特點 6、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 7、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過程 8、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理論的基本內容 9、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 10、20 世紀中國的三次歷史性巨變 11、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新式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12、“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內容 13、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依據 1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綱領 15、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基本內容 16、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經驗和重要意義 17、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意義 18、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19、毛澤東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要點 20、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為社會主義革命的展開創造了的條件 21、新民主主義社會是過渡性質的社會 22、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到社會主義社會是歷史的必然 23、黨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的現實可能性 24、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方針、政策和辦法 25、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改造道路 26、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 27、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的重大意義 28、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 29、《論十大關系》的內容和意義。 30、《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內容意義 31、中國共產黨在探索走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期取得的積極成果 32、全面認識改革開放前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成果和認識的曲折發展 33、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 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1、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原因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重要意義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產生的歷史必然性 4、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 5、不斷地推進理論創新的原因 6、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涵、具體目標、意義 7、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 8、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依據、意義和基本要求 9、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性質 10、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原則 11、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重要意義 1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構建和諧社會關系 13、社會主義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關系 1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15、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各內容之間的關系 16、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含義和意義 17、我國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及重大意義 18、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應當實施的重大戰略 19、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20、把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納入社會主義本質的原因 21、鄧小平有關改革的重要理論觀點 22、改革是一場新的革命 23、全面認識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革 24、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25、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 26、判斷改革開放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意義 27、對外開放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 28、 “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29、必須堅持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3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地位 3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內容及其相互關系 32、社會主義時期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 33、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積極擴大就業的重大意義 34、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統籌區域發展的重大意義 35、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36、在香港問題上“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 37、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 38、 “一國兩制”是長期不變的方針 39、從全人類的高度來認識謀求世界共同發展 40、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41、鄧小平對國際形勢做出的新的科學判斷 4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 23、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原因 44、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政黨,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45、黨和群眾關系的重要意義 46、為實現、維護和發展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應當正確把握的基本原則 47、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基本內容 48、科學發展觀 49、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中國夢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