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建筑工程學院 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848 科目名稱:GNSS 原理與應用 考試范圍說明: 一、GPS 衛星定位測量基礎 1.GPS 系統構成及其各部分功能 2.歲差、章動、極移 3.協議天球坐標系到協議地球坐標系的轉換 4.GPS 定位用到的空固系(J2000.0)和地固系 WGS-84 坐標系 5.北斗定位地固系 CGCS2000 6.GPS 定位的時間系統(世界時、恒星時、協調世界時、原子時、力學時、GPST) 7.人造地球衛星運動受到攝動力有哪些 8.衛星二體作用下軌道六參數及其含義 二、GPS 衛星信號及其測量原理 1.GPS 衛星信號組成 2.偽隨機噪聲碼 3.測距碼(C/A 碼、P 碼) 4.碼相關偽距測量原理 5.導航電文定義及組成 6.廣播星歷、精密星歷及其精度 7.GPS 載波信號的調制與解調(載波重建) 8.載波相位測量原理 9.SA 與 AS 10.GPS 接收機分類、構成及功能 11.GPS 信號通道 三、GPS 靜態定位原理 1.GPS 定位分類、原理及其能達到精度 2.絕對定位、相對定位、差分定位、靜態定位、動態定位、PPP、DGPS 3.整周模糊度、周跳 4.GPS 誤差源及其改正措施 5.電力層折射誤差影響因素及其改正措施 6.對流程折射誤差影響因素及其改正措施 7.多路徑效應誤差概念及其改正措施 8.相對論效應概念及其改正措施 9.雙頻 P 碼及雙頻載波相位觀測方程及其各部分含義 10.推導絕對定位基本公式 11.衛星幾何分布因子(GDOP、PDOP、HDOP、VDOP) 12.寫出靜態相對定位單差、雙差、三差觀測方程 13.推導雙差相對定位公式 14.推導雙差相對定位相關性 15.周跳產生原因及其探測方法 16.整周模糊度確定的一般方法 四、GPS 動態定位原理 1.差分 GPS 原理 2.位置(坐標)差分原理、偽距差分原理、相位平滑偽距差分、載波相位差分原理及其優缺點, RTK 概念、原理、作業方式、作業距離及其精度 3.簡述整周模糊度的解算原理,以綜合法為例簡述模糊度解算步驟 4.局域差分 GPS、廣域差分 GPS、偽衛星技術、CORS、簡述 CORS 幾種主流技術及其優缺點、 局域增強系統、廣域增強系統 五、GPS 控制網的設計與外業工作 1.同步圖形擴展方式(點連式、邊連式、網連式、混連式) 2.同步環、異步環、重復基線 3.GPS 控制網設計的一般原則、GPS 網選點基本原則 4.GPS 控制網的優化設計內容 5.GPS 控制網可靠性(內部可靠性、外部可靠性) 6.GPS 相對定位作業模式 六、如何實現 WGS84 向國家坐標系轉換 1.GPS 基線向量網平差類型、及其概念 2.GPS 網平差目的、意義和作用 3.無約束平差、約束平差、聯合平差 4.無約束平差和約束平差的目的 5.簡述三種高程系統區別與聯系 6.GPS 水準概念、影響 GPS 水準精度因素,常用的 GPS 水準方法 七、GPS 定位測量技術應用 1.IGS、ITRF、IERS、簡述 GPS 在各領域應用(測量、水下 GPS、室內 GPS、GPS 氣象、 精準農業) 八、現代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發展 1.GNSS 2.GPS、伽利略、Glonass、北斗定位系統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3.GPS 現代化內容 4.Glonass K 計劃內容 5.北斗定位系統構成及其特點 6.簡述現代幾種空間大地測量手段原理、作用及其達到精度 科目代碼:879 科目名稱:地理信息系統 考試范圍說明: 一、GIS 的相關概念、功能、組成和分類; 二、GIS 的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三、空間坐標系統與地圖投影; 四、空間認知與空間數據模型; 五、矢量數據結構與柵格數據結構; 六、空間數據組織與數據管理; 七、空間數據采集與數據處理;空間數據準確度和質量; 八、空間查詢與空間度量; 九、基本空間分析方法:如疊置分析、緩沖區分析、網絡分析、窗口分析、數字地形分析、地理編 碼等; 十、空間統計、空間插值與空間回歸分析; 十一、空間數據可視化和地圖編制; 十二、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 科目代碼:901 科目名稱:測量學 考試范圍說明: 一、 基礎知識。 1. 常用測量坐標系、測量工作基本原則、測量學分類、地球的形狀和大小、水平面代替水準 面的限度; 2. 測量工作程序及基本內容、基本觀測量、水準面曲率對距離測量的影響、水準面曲率對高 差測量的影響。 二、 水準與角度測量。 1. 水準測量的基本概念、水準面曲率對水準測量的影響、水準測量和水準路線、水準儀及其 構造、水準儀的等級、望遠鏡的構造及其成像原理、水準器及其分劃值、水準儀的使用、 水準測量的方法及成果整理、水準儀的檢驗和校正; 2. 角度測量原理、經緯儀的分類、光學經緯儀的結構與使用、照準標志及照準目標方法、水 平角、豎直角觀測方法與計算、豎盤指標差、豎盤指標差自動補償裝置、水平角測量誤差、 經緯儀的檢驗與校正。 三、 距離測量。 距離測量概述、視距測量原理、直線定線、鋼尺量距的一般方法、鋼尺量距的主要誤差來源、 電磁波測距原理、測距誤差、全站儀的使用。 四、控制測量。 控制測量的作用和布網原則、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導線測量的內業計算、交會法測定點位、 三、四等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 五、測量誤差。 測量誤差的概念、產生的原因、測量誤差的分類與處理原則、偶然誤差的特性、中誤差、相對 誤差、極限誤差等。 六、地形圖。 地形圖的基本知識、大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方法、地形圖的拼接、 檢查和整飾、地形圖的閱讀、用圖的基本內容、平整土地中的土石方估算。 科目代碼:975 科目名稱:遙感原理與應用 考試范圍說明: 一、緒論 1.遙感的基本概念 2.遙感系統 3.遙感的類型 4.遙感的特點 5.遙感發展簡史 二、電磁輻射與地物光譜特征 1.電磁波譜與電磁輻射 2.太陽輻射及大氣對輻射的影響 3.地球的輻射與地物波譜 三、遙感成像原理與遙感圖像特征 1.遙感平臺 2.攝影成像 3.掃描成像 4.遙感圖像的特征 四、遙感圖像處理 1.光學原理與光學處理 2.數字圖像的校正 3.數字圖像增強 4.多源信息復合 五、遙感圖像目視解譯與制圖 1.遙感圖像目視解譯原理 2.遙感圖像目視解譯基礎 3.遙感制圖 六、遙感圖像幾何校正與輻射校正 1.幾何校正 2.輻射校正 七、遙感數字圖像計算機解譯 1.遙感數字圖像的性質與特點 2.遙感數字圖像的計算機分類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