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華中農業大學農藥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分析化學》考試大綱 (包括“分析化學”和“儀器分析”兩部分, 其中分析化學占 70%,儀器分析占 30%) 《分析化學》部分 分析化學是應用化學專業的基礎課。分析化學是化學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是研 究物質的化學組成、含量及表征物質化學結構的分析方法及其有關理論的一門學 科。 分析化學是農業院校應用化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必修課, 旨在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 作風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后續專業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其 它學科如農業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水產科學等也有重要的輔助作用。 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建立起嚴格的“量”的概念,學習滴定分析等化學定 量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應用, 掌握分析化學處理實際問題的思路和辦法, 培養學生 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進一步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習慣;培養 學生學會運用分析化學學科的學術理念、方法和技術,獲取對未知體系從量與質 到動態變化的認識,從而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課程基本要求 1.了解分析測定中的誤差來源、誤差的表征以及實驗數據的統計處理的原 理與方法; 2.掌握溶液的配制及其濃度的計算方法,組分含量的表示和計算方法; 3.掌握酸堿滴定、絡合滴定、氧化還原滴定、重量分析法的基本理論及其 應用; 4.理解分析化學中的試樣準備與常用的分離和富集方法的原理及應用; 5.掌握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 6.運用所學知識,選用科學方法去解決科學研究以及生產過程中的某些實 際問題。 考試內容: 緒論(1 學時) 本章重點和難點:分析化學的任務及其應用概括 0.1 分析化學的任務和作用 (了解) 0.2 分析方法的分類 (了解) 0.2.1 結構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0.2.2 無機分析和有機分析 0.2.3 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 0.2.4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 微量分析 0.3 分析化學的發展歷史和發展趨勢 (了解) 第 1 章 定量分析概論(7 學時) 本章重點和難點:定量分析化學過程及結果表示、誤差理論、少量數據分析處理 1.1 概述(理解) 1.1.1 定量分析過程 1.1.2 定量分析結果表示 1.2 誤差和數據處理(掌握) 1.2.1 定量分析中的誤差 1.2.2 標準偏差 1.2.3 偶然誤差 的正態分布 1.2.4 實驗數據的統計處理 1.2.5 誤差的傳遞 1.2.6 回歸 分析法* 1.2.7 提高分析結果準確度的方法 1.3 定量分析法概述(掌握) 1.3.1 滴定分析法的過程與特點 1.3.2 滴定分析法的分類和滴定方式 1.3.3 標準溶液和基準物質 1.3.4 滴定分析的計算 第 2 章 酸堿滴定法(10 學時) 本章重點和難點:酸堿溶液中分布分數的計算;物料平衡、電荷平衡、質子條件; 酸堿溶液 pH 的計算;酸堿緩沖溶液的配制及 pH 計算;酸堿指示劑作用原理、用 量及其影響因素;酸堿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終點誤差;酸堿滴定的應用 2.1 酸堿滴定法概述(了解) 2.2 分布分數的計算(掌握) 2.3 質子條件與 pH 的計算(掌握) 2.3.1 物料平衡、電荷平衡、質子條件 2.3.2 pH 的計算(一元酸堿溶液、多元酸堿溶液、兩性物質溶液) 2.4 酸堿緩沖溶液(掌握) 2.4.1 緩沖溶液 pH 的計算 2.4.2 緩沖容量 2.4.3 重要緩沖溶液及其選擇 2.5 酸堿指示劑(理解) 2.5.1 酸堿指示劑的作用原理 2.5.2 指示劑的用量 2.5.3 離子強度的影響 2.5.4 混合指示劑 2.6 酸堿滴定基本原理(掌握) 2.6.1 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2.6.2 強堿滴定強酸 2.6.3 強堿滴定一元弱酸 2.6.4 多元酸和混合酸的滴定 2.7 終點誤差(掌握) 2.7.1 強堿滴定強酸 2.7.2 強堿滴定一元弱酸 2.7.3 強堿滴定多元弱酸 2.8 酸堿滴定法的應用(運用) 2.8.1 混合堿的測定 2.8.2 極弱酸(堿)的測定 2.8.3 銨鹽中氮 的測定 2.8.4 酸堿滴定法測磷 2.8.5 氟硅酸鉀法測定硅 2.8.6 酸堿滴定法計算示例 第 3 章 絡合滴定法(8 學時) 本章重點和難點:絡合滴定中常用絡合物;副反應和副反應系數;絡合滴定過程 中的酸度控制;絡合滴定原理及終點誤差;絡合滴定法的應用 3.1 分析化學中常用的絡合物(了解) 3.2 絡合物的平衡常數(掌握) 3.2.1 絡合物的穩定常數 3.2.2 溶液中各級絡合物的分布 3.2.3 平均配 位數 3.3 副反應系數和條件穩定常數(掌握) 3.3.1 副反應系數 3.3.2 條件穩定常數 3.3.3 金屬離子緩沖溶液 3.4 金屬離子指示劑(理解) 3.4.1 金屬離子指示劑的作用原理 3.4.2 金屬離子指示劑的選擇 3.4.3 指示劑的封閉與僵化 3.5 絡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掌握) 3.5.1 絡合滴定曲線 3.5.2 終點誤差 3.5.3 準確滴定判別式 3.5.4 分別滴定判別式 3.6 絡合滴定中酸度的控制(掌握) 3.6.1 單一金屬離子滴定的適宜酸度范圍 3.6.2 分別滴定的酸度控制 3.7 提高絡合滴定選擇性的途徑(理解) 3.7.1 絡合掩蔽法 3.7.2 沉淀掩蔽法 3.7.3 氧化還原掩蔽法 3.7.4 其它滴定劑的應用 3.8 絡合滴定方式及其應用(運用) 3.8.1 直接滴定法 3.8.2 返滴定法 3.8.3 置換滴定法 3.8.4 間接滴定 法 3.8.5 絡合滴定結果的計算 第 4 章 氧化還原滴定法(6 學時) 本章重點和難點:條件電極電位及其影響因素、滴定曲線、常用的氧化還原滴定 法及其應用 4.1 概述(了解) 4.2 條件電勢及其影響因素(掌握) 4.2.1 標準電極電勢 4.2.2 條件電極電勢 4.2.3 影響條件電勢的因素 4.3 氧化還原平衡及反應程度(掌握) 4.3.1 條件平衡常數 4.3.2 氧化還原滴定法對條件電勢差值的要求 4.4 氧化還原平衡及反應程度(掌握) 4.4.1 氧化還原反應的歷程 4.4.2 影響氧化還原反應速度的因素 4.5 氧化還原滴定的基本原理(掌握) 4.5.1 氧化還原滴定指示劑 4.5.2 氧化還原滴定曲線 4.5.3 影響滴定突躍大小的因素 4.5.4 終點誤差 4.6 氧化還原滴定的預處理(理解) 4.6.1 預處理時常用的氧化還原劑 4.6.2 預處理實例 4.7 氧化還原滴定法的應用(運用) 4.7.1 高錳酸鉀法 4.7.2 重鉻酸鉀法 4.7.3 碘量法 4.7.4 其它氧化還原滴定方法 4.7.5 氧化還原滴定法的計算實例 第 5 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5 學時) 本章重點和難點: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響因素、沉淀的形成過程、沉淀條件的選 擇、沉淀滴定法的應用 5.1 重量分析法概述(理解) 5.1.1 重量分析法的分類和特點 5.1.2 重量分析法對沉淀形式的要求 5.2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響因素(掌握) 5.2.1 溶解度和溶度積 5.2.2 影響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5.3 沉淀的形成 (理解) 5.3.1 沉淀的類型及形成過程 5.3.2 晶核的形成 5.3.3 晶型沉淀和無定型沉淀的生成 5.4 影響沉淀純度的主要因素(理解) 5.4.1 共沉淀現象 5.4.2 繼沉淀現象 5.4.3 減少沉淀玷污的方法 5.5 沉淀條件的選擇(理解) 5.5.1 晶型沉淀條件的選擇 5.5.2 無定型沉淀的沉淀條件 5.5.3 均勻沉 淀法 5.6 重量分析結果的計算(運用) 5.7 沉淀滴定法 (了解) 5.7.1 莫爾法 5.7.2 佛爾哈德法 第 6 章 吸光光度法(6 學時) 本章重點和難點:光的吸收定律及其應用、顯色反應、光度測量條件的選擇、測 量誤差、吸光光度法的應用 6.1 概述(理解) 6.1.1 吸光光度法的特點 6.1.2 物質對光的選擇吸收 6.2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掌握) 6.2.1 朗伯-比爾定律 6.2.2 朗伯-比爾定律的偏離 6.3 光度分析的方法和儀器(了解) 6.3.1 目視比色法 6.3.2 吸光光度法 6.3.3 分光光度計 6.4 顯色反應與顯色條件的選擇(掌握) 6.4.1 顯色反應的選擇 6.4.2 顯色劑 6.4.3 顯色條件的選擇 6.5 光度測量誤差和測量條件的選擇(掌握) 6.5.1 入射光波長的選擇 6.5.2 參比溶液的選擇 6.5.3 吸光度讀數范圍的選擇 6.6 吸光光度法的應用(運用) 6.6.1 一般吸光光度法 6.6.2 示差吸光光度法 6.6.3 多組分分析 6.6.4 光度滴定法 第 7 章 分析化學中常用的分離和富集方法(3 學時* 理解) 本章重點和難點:常用的分離和富集方法及其應用、一些新的分離富集方法 7.1 概述 7.2 沉淀分離法 7.3 液—液萃取分離法 7.4 離子交換分離法 7.5 液相色譜分離法 7.6 一些新的分離富集方法 第 8 章 復雜物質的分析示例(2 學時* 了解) 本章重點和難點:復雜組分的預處理、各組分含量的測量 參考書目: 武漢大學 主編. 分析化學 (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董元彥 等編. 無機及分析化學.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張云 等編. 分析化學.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0 華中師范大學 等編. 分析化學.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武漢大學《定量分析習題精解》編寫組. 定量分析習題精解.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2 《儀器分析》部分 儀器分析是農業院校應用化學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儀器分析的教學旨在培 養學生嚴謹的科學作風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后續專業知識的學習打下 堅實的基礎;對其它學科如農業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水產科學等也有重 要的輔助作用。 儀器分析是測定物質的化學組成、含量、狀態和進行科學研究與質量監控的重要 手段。課程內容既有成分分析又有結構分析,既有無機分析又有有機分析。 儀器分析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能了解常用儀器的基本構造、工作原理以及分析過 程和重要的實驗技術;使學生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分析方法以解決生產和 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創新思維的習慣以及嚴謹的 科學態度。 課程的基本要求 1.理解和掌握色譜分析、電化學分析、光分析等儀器分析方法的原 理,如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據,有關的定律、公式及其應用; 2.掌握有關儀器的結構和各部分的作用,如儀器由幾部分組成,主要操作流程; 3.了解各類方法的特點、應用范圍及局限性,學會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 適分析方法; 4.掌握各類方法的分析步驟和數據處理,了解各類方法對分析樣品 的要求與樣品的處理、實驗條件的選擇、分析數據的處理等。 考試內容: 第 1 章 引言(2 學時 了解) 本章重點和難點:儀器分析分類及發展趨勢 氣相色譜分析(6 學時) 本章重點和難點是色譜法基本理論、氣相色譜法的基本過程、氣相色譜分離操作 條件的選擇、氣相色譜定性、定量方法 2.1 氣相色譜法概述(了解) 2.2 氣相色譜法理論基礎(掌握) 2.3 色譜分離條件的選擇(掌握) 2.4 固定相及其選擇(理解) 2.5 氣相色譜檢測器(理解) 2.6 氣相色譜定性方法(掌握) 2.7 氣相色譜定量方法(掌握) 2.8 毛細管柱氣相色譜法(了解) 2.9 氣相色譜分析的特點及其應用范圍(應用) 高效液相色譜法分析(5 學時) 本章重點和難點:液相色譜的分類、原理、特點及應用 3.1 高效液相色譜法的特點 (了解) 3.2 影響色譜峰擴展及色譜分離的因素(了解 ) 3.3 高效液相色譜法的主要類型及其分離原理 (掌握) 3.4 液相色譜法固定相 (理解) 3.5 液相色譜法流動相 (理解) 3.6 高效液相色譜儀 (掌握) 3.7 高效液相色譜分離類型的選擇 (掌握) 3.8 高效液相色譜法應用實例 (應用) 電位分析法(5 學時) 本章重點和難點:電化學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特點、離子選擇性電極及其應用 4.1 電分析化學法概要 (了解) 4.2 電位分析法原理 (掌握) 4.3 電位法測定溶液的 pH (掌握) 4.4 離子選擇性電極與膜電位 (理解) 4.5 離子選擇性電極的選擇性 (掌握) 4.6 離子選擇性電極的種類和性能 (了解) 4.7 測定離子活(濃)度的方法 (掌握) 4.8 影響測定的因素 (掌握) 4.9 測試儀器 (了解) 4.10 離子選擇性電極分析的應用 (應用) 4.11 電位滴定法的應用和指 4.12 示電極的選擇 (自學 了解) 伏安分析法(3 學時) 本章重點和難點:經典極譜法和溶出伏安法的特點和應用及發展趨勢 5.1 極譜分析的基本原理 (掌握) 5.2 擴散電流方程式——極譜定量分析基礎 (掌握) 5.3 半波電位——極譜定性分析原理 (理解) 5.4 干擾電流及其消除方法 (掌握) 5.5 極譜分析的特點及其存在的問題 (應用) 5.6 極譜催化波 (自學 了解) 5.7 單掃描極譜法 (自學 了解) 5.8 方波極譜 (自學 了解) 5.9 脈沖極譜 (自學 了解) 5.10 溶出伏安法 (掌握) 5.11 單指 5.12 示電極安培滴定(極譜滴定)(自學 了解) 5.13 雙只是電極安培滴定(永停滴定)(自學 了解) 5.14 雙指 5.15 示電極電位滴定 (自學 了解) 庫侖分析法(3 學時) 本章重點和難點:電解和庫侖分析法的原理及特點 6.1 法拉第電解定律及庫侖分析法概述 (理解) 6.2 控制電位電解法 (自學 了解) 6.3 控制電位庫侖分析方法 (掌握) 6.4 恒電流庫侖滴定(庫侖滴定)(掌握) 6.5 庫侖滴定的特點及應用 (應用) 6.6 自動庫侖分析 (自學 了解) 原子發射光譜分析(6 學時) 本章重點和難點: AES 基本原理、定量分析方法以及特點和應用 7.1 光學分析法概要 (理解) 7.2 原子發射光譜分析的基本原理 (掌握) 7.3 光譜分析儀器 (掌握) 7.4 光譜定性分析 (掌握) 7.5 光譜定量分析 (掌握) 7.6 光譜半定量分析 (自學 了解) 7.7 光電直讀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 (了解) 7.8 原子發射光譜分析的特點和應用 (應用) 第 8 章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6 學時) 本章重點和難點:原子吸收光譜分析的原理、原子化器和分析條件的選擇和主要 應用 8.1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概述 (理解) 8.2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基本原理 (掌握) 8.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掌握) 8.4 定量分析方法 (掌握) 8.5 干擾及其抑制 (自學 了解) 8.6 測定條件的選擇 (掌握) 8.7 靈敏度、特征濃度及檢出限 (掌握) 8.8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的特點及其應用 (應用) 8.9 原子熒光光譜法 (自學 了解) 第 9 章 紫外吸收光譜分析(3 學時) 本章重點和難點:分子吸收光譜的原理以及紫外光譜分析儀器及應用 9.1 分子吸收光譜 (理解) 9.2 有機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譜 (理解) 9.3 無機化合物的紫外及可見光吸收光譜 (自學 了解) 9.4 溶劑對紫外可見光譜的影響(溶劑效應)(理解) 9.5 紫外及可見分光光度計 (掌握) 9.6 紫外吸收光譜的應用 (應用) 第 10 章 紅外吸收光譜(3 學時) 本章重點和難點:紅外吸收與分子結構之間的關系及應用 10.1 紅外吸收光譜分析概述 (理解) 10.2 紅外吸收光譜的產生條件 (掌握) 10.3 分子振動方程式 (自學 了解) 10.4 分子振動的形式 (自學 了解) 10.5 紅外光譜的吸收強度 (自學 理解) 10.6 紅外光譜的特征性,10.7 基團頻率 (自學 理解) 10.8 影響基團頻率位移的因素 (自學 理解) 10.9 紅外光譜定性分析 (掌握) 10.10 紅外光譜定量分析 (掌握) 10.11 紅外光譜儀 (掌握) 10.12 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 (理解) 10.13 試樣的制備 10.14 (應用) 第 11 章 核磁共振波譜分析(自學 了解) 本章重點和難點:本章內容一般了解 11.1 核磁共振原理 11.2 核磁共振波譜儀 11.3 化學位移和核磁共振圖譜 11.4 自旋耦合及自旋裂分 11.5 圖譜解釋 11.6 簡化圖譜的方法 11.7 13 C 核磁共振譜 第 12 章 質譜分析(4 學時) 本章重點和難點:質譜分析原理、質譜計及碎片離子譜圖解析和聯用技術 12.1 質譜分析概述 (理解) 12.2 質譜儀器原理 (掌握) 12.3 雙聚焦質譜儀 (掌握) 12.4 四級濾質器、離子阱質譜計及飛行時間質譜計 (掌握) 12.5 離子的類型 ( 理解) 12.6 質譜定性分析及圖譜解析 (掌握) 12.7 氣相色譜-12.8 質譜聯用(GC-MS)(掌握) 12.9 質譜定量分析 (掌握)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LC-MS)(掌握) 參考書目: 1. 朱明華 編. 儀器分析(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2000 3. 四川大學 編著. 分析化學. 北京:科學出版社,4. 2001 5. 吳謀成 主編. 儀器分析. 北京:科學出版社,6. 2003 7. 武漢大學《儀器分析習題精解》編委會. 儀器分析習題精解. 北 京:科學出版社,8. 1999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2018年華中農業大學811環境監測考研大綱
下一篇文章: 2018年華中農業大學339農業綜合知識一(園藝)考研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