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軟件工程理論基礎綜合》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3543) 第一部分 考試說明 一、 考試性質 博士生入學考試是為華中科技大學招收博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其中,“軟件 工程理論基礎綜合” 考試科目主要是針對報考軟件工程學科軟件服務與應用、 數字媒體技術方向的考生而設置的。該課程的評價標準是高等學校優秀碩士畢業 生能達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基本的專業理論素質并有利 于招收單位和導師擇優選拔。 考試對象為參加博士生入學考試的碩士畢業生,以及具有同等學力的在職人 員。 二、評價目標 1.掌握軟件工程領域的基本原理、技術和方法; 2.“X”部分的評價目標見各選項具體要求。 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考試形式:閉卷、筆試; 2.答題時間:180 分鐘; 3.試卷題型:基礎部分為選擇題、問答題、計算題;“X”部分見各選項說 明; 4.各部分內容的考試比例: 軟件工程理論基礎綜合 = 軟件工程理論基礎(40%)+X(60%) 其中:“X”有二項選擇(1.現代計算機網絡; 2.計算機圖形學),考生報名 時只需選考其一。 第二部分 考察要點 一、軟件工程理論基礎部分 1.軟件需求 需求獲取;需求分類;需求驗證;需求管理。 2.軟件設計 體系結構;面向對象技術;實時軟件的設計;用戶界面設計。 3.軟件開發 設計模式;軟件復用;組件模型;內聚和耦合。 4.軟件檢驗和驗證 軟件測試;測試自動化;軟件檢驗;軟件檢驗驗證。 5.軟件工程管理 軟件過程及改進,軟件生存期模型;軟件度量;軟件質量 6.軟件工程新興技術 二、“X”部分——現代計算機網絡 ●評價目標: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與技術;應用計算機網 絡理論知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 ●試卷題型:填空題、選擇題、簡答題、計算與分析題。 針對專業特點,本課程主要考察考生對計算機網絡了解、掌握的廣度和深度。 熟練掌握計算機網絡基礎、網絡體系結構、局域網技術和擁塞控制等理論知識和 實現技術。正確理解并解釋協議工程基本概念和當前網絡技術和研究前沿熱點問 題與應用的新概念和新技術。主要考察要點包括: 1. 計算機網絡基礎 計算機網絡支持的業務及分類、業務流量特性(峰值速率、平均速率、突發 性)、業務服務質量要求(QoS);計算機網絡的分類;數據通信基礎知識,包括 頻譜、帶寬、編碼技術、復用、交換、傳輸等技術;各種傳輸介質的特性與應用。 2. 網絡體系結構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基本原理、OSI 體系結構、TCP/IP 網絡體系結;物理 層:物理層接口特性、典型的物理層接口;數據鏈路層:成幀、差錯檢測和校正、 基本數據鏈路協議、滑動窗口協議、數據鏈路層示例;網絡層:網絡層設計的有 關問題、路由選擇算法、網絡互聯、移動 IP 技術;傳輸層:傳輸服務、傳輸協 議的要素、簡單的傳輸協議、因特網傳輸(TCP/UDP);應用層:DNS(域名系統)、 SNMP(簡單網絡協議)、多媒體通信協議等。 3. 局域網技術 介質訪問子層控制技術:信道分配、多路訪問協議;IEEE802 標準;網橋、 高速 LAN;無線局域網技術。 4. 擁塞控制 資源分配中的問題、排隊原則;擁塞避免與控制機制。 5. 協議工程 協議工程基本概念;協議描述與驗證等方法。 6. 現代網絡技術熱點問題與應用 網絡安全概念、安全機制、防火墻及 VPN 等主要技術;三網融合的產生與 發展、ISDN 技術、寬帶 ISDN 技術;無線傳感網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等。 “X”部分——計算機圖形學 ●評價目標:掌握計算機圖形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對于與 數字媒體技術相關的圖形應用及研究熱點有一定的認識,并有一定的應用能力。 ●試卷題型:選擇填空約 20%,簡答題約 30%,計算推導題(包括計算、推 導證明和編程題)約 50%。 1.基本知識 (1)計算機圖形的基本概念及應用 (2)圖形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3)圖形設備 (4)圖形軟件 2.基本圖形生成和屬性處理技術 (1)直線、圓、橢圓的生成算法(掌握 DDA、Bresenham 和中點生成算法) (2)多邊形的掃描轉換算法(利用有序邊表的通用掃描線填充算法) (3)不規則邊界區域的填充算法(邊界和泛濫填充算法) (4)線型和線寬的處理 (5)反走樣技術 3.圖形變換和觀察 (1)齊次坐標和矩陣表示 (2)二維圖形和三維圖形的幾何變換 (3)坐標系間的變換 (4)二維觀察中線和多邊形的裁剪 (5)三維觀察流程 (6)形體的投影變換 4.三維對象的表示 (1)形體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2)Bezier 曲線,B 樣條曲線和曲面的生成 (3)形體的掃描表示 (4)構造實體幾何法 (5)非規則對象的表示(分形幾何、形狀語法、粒子系統和基于物理的方 法) 5.真實感圖形 (1)隱藏線的消除 (2)隱藏面的消除 (3)明暗效果和紋理 (4)光線跟蹤 (5)輻射度 (6)顏色模型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