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第 1 頁,共 5 頁 2018 年華僑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初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招生學院: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招生專業: 信息與通信工程、 電子與通信工程 科目名稱: 信號與系統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值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由考點提供) 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內容結構 考試內容主要包括:信號與系統的基本概念(10%),連續信號與系統的時域分析(10%), 連續信號與系統的頻域分析 (20%),連續信號與系統的復頻域分析 (20%),離散信號與系統 的時域分析(10%),離散信號與系統的 Z 域分析 (20%),系統的狀態空間分析(10%)。 (四)試卷題型結構 第一部分簡答題(60 分) 1.填空題(30 分),共 10 小題; 2.基礎題(15 分),共 2-3 道; 3.其他基本概念題(10 分),共 2-3 道; 第二部分計算題(90 分),共 6-8 題 二、考查目標 課程考試的目的在于測試考生關于信號與系統相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的 掌握情況以及信號與系統的綜合分析能力。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第一部分:信號與系統的基本概念 1.信號的描述和分類 第 2 頁,共 5 頁 信號的描述方法;確定信號與隨機信號、連續信號與離散信號、周期信號與非周期信號、 能量信號與功率信號 2.信號的基本特性 3.信號的基本運算 相加和相乘;翻轉、平移和展縮;信號的導數和積分;信號的差分和迭分 4.幾個重要信號 連續時間階躍信號;連續時間沖激信號;廣義函數和 δ 函數的性質;階躍序列和脈沖序 列 5.系統的描述 系統模型;系統的輸入輸出描述;系統的狀態空間描述;系統的特性和分類 第二部分:連續信號與系統的時域分析 1.連續時間基本信號 奇異信號;正弦信號;指數信號 2.卷積積分 卷積的定義;卷積的圖解法;卷積性質;常用信號的卷積公式 3.系統的微分算子方程 微分算子和積分算子;LTI 系統的微分算子方程;電路系統算子方程的建立 4.連續系統的零輸入響應 零輸入響應算子方程; 簡單系統的零輸入響應; 一般系統的零輸入響應 5.連續系統的零狀態響應 連續信號的 δ (t) 分解;基本信號 δ (t) 激勵下的零狀態響應; 一般信號 f(t) 激勵下 的零狀態響應; 第三部分: 連續信號與系統的頻域分析 1.信號的正交分解 矢量的正交分解;信號的正交分解 2.周期信號的連續時間傅里葉級數 三角形式的傅里葉級數;指數形式的傅里葉級數 3.周期信號的頻譜 周期信號的頻譜;周期信號頻譜的特點;周期信號的功率; 4.非周期信號的連續時間傅里葉變換 傅里葉變換;非周期信號的頻譜函數;典型信號的傅里葉變換 第 3 頁,共 5 頁 5.傅里葉變換的性質 6.連續信號的抽樣定理 信號的時域抽樣定理;周期脈沖抽樣;頻域抽樣 7.連續系統的頻域分析 基本信號 exp{jwt}激勵下的零狀態響應;一般信號激勵 f(t)下的零狀態響應;無失真傳 輸條件;理想低通濾波器的特性 第四部分:連續信號與系統的復頻域分析 1.拉普拉斯變換 從傅里葉變換到拉普拉斯變換;拉普拉斯變換的收斂域;單邊拉普拉斯變換; 2.單邊拉普拉斯變換的性質 3.拉普拉斯逆變換 4.連續系統的 S 域分析 連續系統的 S 域分解;基本信號 exp{st}激勵下的零狀態響應;一般信號 f(t)激勵下的 零狀態響應; 5.系統微分方程的 S 域解 6.RLC 系統的 S 域分析 KCL、KVL 的 S 域形式;系統元件的 S 域模型;RLC 系統的 S 域模型及分析 7.連續系統的表示和模擬 連續系統的方框圖表示;連續系統的信號流圖表示;連續系統的模擬 8.系統函數與系統特性 H(s)的零點和極點;H(s)的零、極點與時域響應;H(s)與系統的頻率響應;H(s)與系統 的穩定性 第五部分:離散信號與系統的時域分析 1.離散時間基本信號 2.卷積和 卷積和的定義;卷積和的性質;常用序列的卷積和公式 3.離散系統的算子方程 LTI 離散時間系統;離散系統算子方程; 4.離散系統的零輸入響應 簡單離散系統的零輸入響應; 一般離散系統的零輸入響應 5. 離散系統的零狀態響應 第 4 頁,共 5 頁 離散信號的時域分解;基本信號 δ (k) 激勵下的零狀態響應; 一般信號 f(k) 激勵下的 零狀態響應 第六部分:離散信號與系統的 Z 域分析 1. Z 變換 Z 變換定義;Z 變換的收斂域;常用序列的 Z 變換 2.Z 變換的性質 3.Z 逆變換 4. 離散系統的 Z 域分析 離散信號的 Z 域分解;基本信號激勵下的零狀態響應; 一般信號 f(k) 激勵下的零狀態 響應 5. 離散系統差分方程的 Z 域解 差分方程的 Z 域解;離散系統的頻率響應 6. 離散系統的表示和模擬 離散系統的方框圖表示;離散系統的信號流圖表示;離散系統的模擬 7.系統函數與系統特性 H(z)的零點和極點;H(z)的零、極點與時域響應;H(z)與離散系統頻率響應;H(z)與離 散系統的穩定性 第七部分:系統的狀態空間分析 1.狀態空間描述 狀態變量和狀態空間;狀態模型和狀態空間方程 2.連續系統狀態空間方程的建立 直接編寫法;由時域模型建立狀態空間方程;由系統函數建立狀態空間方程 3.連續系統狀態空間方程的求解 狀態空間方程的時域解法;exp{At}的計算;狀態空間方程的 S 域解法 4.離散系統的狀態空間分析 狀態空間方程的建立;狀態空間方程的時域解法;狀態空間方程的 Z 域解法; 5.系統函數矩陣民系統穩定性 四、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信號與系統》(第四版)陳生潭、郭寶龍、李學武、高建寧,西安電子科技出版 社,2014 年 第 5 頁,共 5 頁 《信號與系統》(第三版)(上、下冊), 鄭君里、應啟珩、楊為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