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華僑大學 2018 年碩士招生考試初試自命題科目試題 (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 招生專業 應用經濟學 科目名稱 西方經濟學 科目代碼 802 一.單選題(共 60 分,每小題 2 分) 1.當供給曲線為垂直線而需求曲線為負斜率曲線,若其他因素不變,則( ) A、無論需求如何變化,均衡價格都不會變化; B、需求的變化不影響交易量; C、供給價格彈性為無窮大; D、供給價格彈性隨價格提高而下降。 2.當貨幣收入不變而商品 X 價格下降導致消費者對 X 的消費量增加 100 單位,但如 果剔除實際收入變化帶來的影響僅增加 60 單位,則( ) A、替代效應為 60 單位; B、收入效應為 60 單位; C、總效應為 40 單位; D、X 商品是吉芬商品。 3.完全競爭廠商達到長期均衡的條件是( ) A、LMC=P; B、LMC=SMC=P; C、LMC=SMC=SAC=LAC; D、LMC=LAC=SMC=SAC=P。 4.當技術水平不變,兩種要素 L 與 K 同比例增加 10%,帶來總產出增長 20%,則說 明( ) A、生產規模合理; B、生產規模太大; C、應擴大投入規模; D、應縮小投入規模。 5.當平均可變成本 AVC 曲線處于上升階段,則意味著( ) A、平均產量 APL 曲線處于下降階段; B、邊際產量 MPL 曲線處于上升階段; C、平均產量 APL 曲線在邊際產量 MPL 曲線下方; D、總產量 TPL 曲線處于下降階段。 6.壟斷廠商實行三級價格歧視意味著( ) A、根據消費者支付意愿定價; B、根據消費每一單位愿意支付的價格定價; C、根據每一消費區段消費者愿意支付的價格定價; D、根據消費者需求價格彈性高低定價。 7.當廠商長期均衡時仍有超額利潤,則該市場結構屬于( ) A、壟斷競爭; B、完全競爭; C、自然壟斷; D、以上均不正確。 共 5 頁 第 1 頁 招生專業 應用經濟學 科目名稱 西方經濟學 科目代碼 802 8.政府對某種消費品生產者加征從量稅帶來的影響是( ) A、消費品需求減少; B、消費品供給減少; C、消費者剩余增加; D、供給曲線下移。 9.如果廠商是市場價格的尋求者,則廠商所處市場屬于( )市場 A、完全競爭; B、壟斷競爭; C、寡頭壟斷; D、獨家壟斷。 10.用于衡量廠商對市場控制程度的指標是( ) A、基尼系數; B、恩格系數; D、勒納指數; C、供給價格彈性。 11.交換與生產帕累托最優的條件是( ) A、兩種商品的邊際效用之比等于價格之比(MUx/MUy=Px/Py); B、兩種要素的邊際產量之比等于要素價格之比(MPL/MPK=w/r); C、所有人的邊際替代率相等且等于邊際轉換率(MRSxy=MRTxy); D、以上均不是。 12.下列哪種情形會引起道德風險(即敗德行為)( ) A、事前信息不對稱; B、事后信息不對稱; C、信息不完全; D、信息不完美。 13.環境污染問題屬于( ) A、正外部性問題; B、負外部性問題; C、外在經濟問題; D、外在不經濟問題。 14.當一種物品是公共物品,則意味著( ) A、需付費才能享用; B、市場需求是個人需求的加總; C、存在搭便車問題; D、存在過度利用問題。 15.當政府對農產品實行最低限價政策,將導致( ) A、生產者剩余增加; B、市場需求增加; C、消費者福利增加; D、以上均不正確。 16. 支出法核算的國內生產總值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 A、居民儲蓄; B、政府購買; C、居民新購住房的支出; D、居民購買耐用品的支出。 共 5 頁 第 2 頁 招生專業 應用經濟學 科目名稱 西方經濟學 科目代碼 802 17.在貨幣供求分析中,當中央銀行買入債券,將導致( ) A、均衡利率提高; B、貨幣需求增加; C、貨幣供給減少; D、貨幣供給增加。 18.對新古典增長模型描述錯誤的是( ) A、無論經濟的起點在何處,都會收斂于穩態增長路徑; B、在穩態路徑上,人均產出的增長率等于技術進步的速率; C、儲蓄率的變動只有水平效應而無增長效應; D、儲蓄率的變動既有水平效應也有增長效應。 19.貨幣供給增加會導致( ) A、總需求 AD 曲線右移; B、總需求 AD 曲線左移; C、總需求 AS 曲線右移; D、總需求 AS 曲線左移。 20.當 IS 曲線為垂直線,LM 曲線右上方傾斜,則( ) A、擴張性財政政策無效; B、擴張性財政政策沒有擠出效應; C、擴張性貨幣政策無效; D、擴張性貨幣政策有效。 21.若平均儲蓄傾向為 30%,則平均消費傾向為( ) A、70%; B、15%; C、30%; D、60%。 22.依照奧肯定律,政府要想失業率下降,需要( ) A、實際 GDP 的增長快于潛在 GDP 的增長; B、潛在 GDP 的增長快于實際 GDP 的增長; C、實際 GDP 的增長等于潛在 GDP 的增長; D、產出的增長快于工資的增長。 23.對在 IS 曲線左下方與 LM 曲線右下方的區域,正確的判斷應為( ) A、IM。 24.勞動生產率低部門的工人要求工資向勞動生產率高部門工人的工資看齊導致的 通脹是( ) A、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 B、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 C、結構性通貨膨脹; D、溫和的通貨膨脹。 共 5 頁 第 3 頁 招生專業 應用經濟學 科目名稱 西方經濟學 科目代碼 802 25.IS 曲線越( ),LM 曲線越( ),貨幣政策的效果越佳 A、平坦,平坦; B、平坦,陡峭; C、陡峭,平坦; D、陡峭,陡峭。 26.下列對乘數描述正確的是( ) A、投資乘數大于政府支出乘數; B、投資乘數小于消費乘數; C、稅收乘數與政府支出乘數作用相反; D、轉移支付乘數等于政府支出乘數。 27.對新凱恩斯主義描述錯誤的是( ) A、名義工資剛性假設; B、名義工資黏性假設; C、經濟主體理性人假設; D、菜單成本假設。 28.宏觀需求管理政策不包括( ) A、匯率政策; B、增長促進政策; C、財政政策; D、貨幣政策。 29.認為短期和長期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都不存在交替關系的是( ) A、凱恩斯主義; B、貨幣主義學派; C、供給學派; D、理性預期學派。 3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GDP 只反映產出,不能反映投入情況; B、GDP 平減指數是反映價格變動的指標; C、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會增加貨幣供給; D、CPI 和 PPI 的走勢一定一致。 二.問答題(共 40 分,每題 10 分) 1.簡述機會成本、顯性成本、隱性成本、正常利潤和經濟利潤的關系。 2.收入分配如何體現效率優先原則?要兼顧公平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3.簡述附加預期的菲利普斯曲線的含義及其對短期和長期問題的解釋。 4.在新古典增長模型中,穩定狀態下的人均收入增長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儲蓄率 的變化如何影響穩定狀態下的人均收入水平及其增長率?人口增長率的變化如何 影響穩定狀態下的人均收入水平? 共 5 頁 第 4 頁 招生專業 應用經濟學 科目名稱 西方經濟學 科目代碼 802 三.計算題(共 50 分) 1.設壟斷廠商面臨的反需求函數為 P=10-0.1Q,總成本函數為 TC=2Q。問題: (1)求廠商最優產量 Q、價格 P 和生產者剩余 PS;(5 分) (2)如果廠商實行一級價格歧視,求廠商最優產量 Q 和生產者剩余 PS。(5 分) 2.設總產出函數為 Q=L 0.5 K 0.5 ,成本預算 C=400,要素 L 的價格為 w=40,要素 K 的價 格為 r=10。問題: (1)求要素 L 和 K 的最優投入組合和最優產出 Q;(5 分) (2)求在最優投入產出情形下要素 L 的邊際成本 MC;(5 分) (3)求在最優投入產出情形下要素 L 的平均可變成本 AVC。(5 分) 3.假設某經濟體居民消費函數 C=100+0.8Yd,其中 Yd 為居民可支配收入,國內私 人總投資 I=100, 政府購買 G=260,凈稅收 T=200。問題: (1)求均衡的國民收入 Y;(5 分) (2)當政府購買與稅收同時增加 100,均衡國民收入最終變化多少?(5 分) 4. 假 設實 際貨 幣 需求 函數 L=0.2Y ,實 際貨 幣供 給 m=200, 居民 消 費函 數 C=100+0.8Yd,其中 Yd 為居民可支配收入,凈稅收 T=50,國內私人總投資 I=140-500r,其中實際利率 r 單位是%,政府購買 G=50。問題: (1)求 IS 和 LM 曲線的方程,并求均衡的國民收入 Y 和利率 r;(5 分) (2)若其他條件不變,G 增加 20,求此時的均衡收入和利率;(5 分) (3)此時是否存在“擠出效應”,若存在,“擠出效應”為多少?(5 分) 共 5 頁 第 5 頁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