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第 1 頁 共 3 頁 華僑大學 2018 年碩士招生考試初試自命題科目試題 (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 招生專業 藝術 科目名稱 現代設計史 科目代碼 717 一、選擇題(3 分×20=60 分) 1. 新藝術運動起源于哪個國家? A、德國 B、英國 C、法國 D、意大利 2. 包豪斯的奠基人是__ A、格羅佩斯 B、米斯?凡?德羅 C、貝倫斯 D、柯布西耶 3. 具有“裝飾藝術風格”的建筑是: A、西格拉姆大廈(Seagram Building) B、紐約克萊斯勒大廈(Chrysler Building) C、芝加哥會堂大廈(The Chicago Auditorium Building) D、施萊辛格-馬耶百貨公司大廈(The Carson Pirie Scott Department Store in Chicago) 4. 米斯?凡?德羅作為現代主義建筑設計的重要建筑師之一,奠定了現代主義 建筑風格,它提出了__的設計原則。 A、多就是少 B、少就是多 C、流線型 D、綠色設計 5. 在現代主義設計運動中,表現最突出的是德國,其次是__和荷蘭。 A、英國 B、法國 C、意大利 D、俄羅斯 6. 以設計“蝴蝶椅”著稱的日本設計家是? A、丹下健三 B、柳宗理 C、田中一光 D、草間彌生 7. 以下不屬于意大利設計主流風格特征的是__ 招生專業 藝術 科目名稱 現代設計史 科目代碼 717 第 2 頁 共 3 頁 A、既有現代主義特征,又有意大利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 B、B、既有設計的高技術性,又保存了相當手工藝的優良傳統。 C、既有高度理性色彩,又具有強烈的個性風格和人情味。 D、產品高度簡潔,追求功能和實用,不事裝飾。 8. 被稱為意大利“現代主義設計之父”的設計師是? A、龐蒂(Gio Ponti) B、 B、丹特?賈科薩(Dante Giacosa) C、 C、馬爾塞洛?尼佐利(Marcc Uo Nizzoli1) D、 D、卡米羅?奧里維提(Camillo Olivetti) 9. “工藝美術運動”起源于哪個國家? A、德國 B、英國 C、法國 D、意大利 10. 哥特式藝術、__和日本藝術,是“新藝術運動”的三大來源。 A、巴洛克 B、拜占庭 C、羅可可式 D、古希臘 11. 現代主義設計“三駕馬車”不包括下面哪個? A、荷蘭風格派 B、俄羅斯構成主義 C、德國包豪斯 D、法國新藝術運動 12. 被稱為現代設計三巨頭的設計師不包括下面哪個? A、格羅佩斯、 B、密斯?凡?德?羅、 C、彼得?貝倫斯 D、勒?柯布西耶 13. 美國設計師埃羅?沙里寧設計的“郁金香”椅、“胎椅”,被稱為二十世紀 六十年代__的典范。 A、“有機現代主義” B、高科技主義 C、極簡主義 D、波普風格 14. 注重純樸、簡潔、環保、以人為本等理念,在包裝與產品設計上皆無品牌 標志的企業是__ A、宜家 B、無印良品 C、索尼 D、夏普 15. 1919 年____創作的第三國際紀念塔是構成主義的代表之作。 招生專業 藝術 科目名稱 現代設計史 科目代碼 717 A、塔特林 B、沙里寧 C、密斯?凡?德?羅 D、勒?柯布西耶 第 3 頁 共 3 頁 16. __是法國新藝術的代表人物,最具影響的作品是巴黎地鐵入口。 A、查爾斯·穆爾 B、吉馬德 C、羅維 D、理察·羅杰斯 17. 1851 年的倫敦國際博覽會是工業化設計存在問題和__泛濫的集中體現。 A、裝飾風格 B、古典復興主義風格 C、新哥德主義風格 D、維多利亞矯 揉造作風格 18. __是西班牙“新藝術”運動最杰出的代表。 A、穆卡 B.安東尼·高蒂 C.畢加索 D.享利·凡德·威爾德 19. 下列哪一位是解構建筑主義大師。 A、弗蘭克·蓋里 B、米斯 C、文丘里 D、賴特 20. 1956 年英國畫家__創作了《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 力》,宣告了波普時代的到來。 A、康定斯基 B、喬治?蒙克 C、保羅?克利 D、理查德?漢密爾頓 二、簡答題(10 分×5=50 分) 1. 何為“新藝術運動”,它的產生淵源是什么? 2. 闡述“裝飾藝術運動”及其特征。 3. 包豪斯對現代設計產生的影響。 4. 試述現代主義設計的形式特征。 5. 論述斯堪的納維亞設計風格的特征與思想。 三、論述題(20 分×2=40 分) 1. 論述后現代主義建筑的特征。 2. 舉例說明二戰以后德、日、意、英、美的設計風格特征,并指出形成這種 風格的歷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原因。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