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藥學綜合(一)》 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755) 一、考試性質 藥學綜合是報考我校藥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一門綜合基礎課程,由有機化學、分析化學 和藥理學三門課程組成。旨在考察學生對藥學基礎課程基本概念、理論以及各方面知識的掌 握程度,為進一步學習藥學相關課程打下基礎。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2、答題時間:180 分鐘 3、題型比例: 單選題 50% 簡答題 30% 論述題 20% 三、考查要點 有機化學部分 本課程理論部分著重介紹有機化學的基本結構理論、各類化合物的結構、命名、性質和 合成等方面的知識,強調學生靈活運用有機基本理論來解釋、分析實驗現象、結果的能力。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1)掌握各類有機化合物的命名法、有機化合物的異構現 象(碳鏈、位置及官能團異構、構象、順反及對映異構);(2)應用價鍵理論和共振論的 基本概念,理解典型有機化合物的基本結構;(3)掌握立體化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 (4)能運用電子效應(誘導與共軛)理論,理解結構與性質的關系,解釋某些有機反應的 問題;(5)初步掌握碳正離子、碳負離子、碳游離基、碳烯等活性中間體及其在有機反應 中的作用;(6)掌握重要親核取代、親電取代、親電加成、親核加成和游離基反應的歷程, 并能初步運用以解釋相應的化學反應。(7)掌握各類有機化合物的基本性質與重要有機化 學反應:取代、加成、消除、氧化、酯化、?;?、脫羧、偶聯等反應,以及它們在有機合成 上的初步運用。 第一章 緒論 1、有機化合物的分類和構造式的表達; 2、有機酸堿的概念。 重點內容:有機酸堿理論。 第二章 烷烴和環烷烴 1、烷烴和環烷烴的分類、命名、構造異構; 2、烷烴的結構與構象分析; 3、烷烴的化學反應:氧化、熱裂解和鹵代反應;鹵代反應機理、反應進程與能量關系、 過渡態理論對理解有機反應機理的促進; 4、環烷烴的結構與化學性質:活潑性(開環及開環方向)與環大小的關系; 5、環己烷及取代環己烷的構象(船式和椅式、a 鍵和 e 鍵)。 重點內容:自由基取代反應、構象分析、小環化合物的化學特性。 第三章 烯烴 1、烯烴的異構:碳鏈異構、位置異構、順反異構(含兩個或更多個雙鍵的異構)。 2、烯烴的命名:(系統命名) 3、烯烴的化學性質:加成反應(加氫、鹵化氫、硫酸、水、次鹵酸、硼氫化反應)。 氧化反應(高錳酸鉀氧化、臭氧氧化)。聚合反應,α-H 的鹵代反應。 4、烯烴加成反應歷程:(正碳離子、翁離子),馬氏定則的理論解釋(用誘導效應和 正碳離子的穩定性進行解釋)。 5、碳正離子的結構、相對穩定性和重排; 6、烯烴制備:炔烴的還原;醇的失水;鹵烷脫鹵化氫。 重點內容:親電加成反應及其歷程。 第四章 炔烴和二烯烴 1、炔烴和二烯烴的結構、分類和命名。 2、炔烴的化學性質:加成反應(加氫、鹵素、鹵化氫、水、醇),氧化反應,炔烴的 活潑氫反應。 3、共軛二烯烴的化學性質(1.2 加成與 1.4 加成、烯丙基碳正離子的穩定性、速度控制 與平衡控制),1、4——加成反應(用共振論解釋),Diels-Alder 反應電環化反應。 4、共軛效應。 重點內容:炔烴的親電加成反應、二烯烴的共軛加成、共軛效應。 第五章 立體化學基礎 1、平面偏振光及比旋光度; 2、對映異構體和手性; 3、分子的對稱性和手性:對稱因素、手性因素; 4、對映異構體的表示方法:費歇爾投影式; 5、對映異構體構型的命名:R、S 命名法; 6、含一個或多個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旋光異構體的個數和相互關系; 7、外消旋體的拆分; 8、取代環烷烴的立體異構:順反異構和對映異構; 9、烷烴鹵代反應和烯烴與鹵素加成反應的立體化學。 重點內容:R、S 構型命名法,費歇爾投影式表示方法、有關反應的立體化學特征。 第六章 芳烴 1、苯的結構與命名。 2、開庫勒結構式,共振論及其對苯分子結構式的解釋。 3、芳香烴的化學性質:取代反應(鹵化、硝化、磺化、烷基化)反應歷程。氧化反應: 苯環的氧化,側鏈的氧化。加成反應:加氫、加氯。 4、多環芳烴:萘結構、性質(取代、氧化、加氫)。 5、非苯芳烴——Huckel 規則,環辛四烯負離子,奧,輪烯。 重點內容:芳烴的親電加成反應,休克爾規則。 第七章 鹵代烷 1、鹵代烷的結構、分類和命名; 3、親核取代反應:SN1、SN2 機理及各自的立體化學特征; 5、影響親核取代反應的因素:從底物結構、離去基團、親核試劑、溶劑等角度考慮; 6、消除反應:E1、E2 機理及各自的立體化學特征,消除產物與底物結構的本質聯系; 7、格氏試劑的制備和用途。 重點內容:親核取代反應和消除反應。 第八章 醇、酚和醚 1、醇、酚、醚的結構、分類和命名; 2、醇的化學性質: O-H 鍵的斷裂(酸性),C-O 鍵的斷裂(親核取代反應,成醚 反應,消除反應,成酯反應等),氧化和脫氫反應; 3、二元醇的反應:高碘酸或四醋酸鉛氧化,頻哪醇重排; 4、醇的制備; 5、酚的化學反應; 6、醚的化學性質:堿性,醚鍵的斷裂,自動氧化; 7、醚的制備:醇分子間脫水,威廉姆遜合成法; 8、環氧化物結構及化學反應:酸、堿條件下開環的方向性和立體化學。 重點內容:醇酚醚的化學反應及各自的制備方法。 第九章 醛和酮 1、結構、分類和命名; 2、醛、酮的化學性質:羰基上的加成反應(與 HCN、NaHSO3、ROH、H2O、與金屬 有機化合物的加成、與胺及氨的衍生物的加成);α—活潑氫的反應。(烴基的鹵代、鹵仿 反應、羥醛縮合、曼尼希反應); 3、氧化和還原反應,(Tollens 試劑,Fehling 試劑),還原反應(催化加氫,用金屬 氧化物還原,Clemmenson 反應),Cannizzaro 反應; 4、維梯希反應、安息香縮合反應; 5、α,β—不飽和醛酮的反應(加格氏試劑、HCN、麥克爾加成); 6、親核反應歷程:(簡單的加成反應歷程,加成—消去反應歷程,羰基加成反應的立 體化學); 7、醛酮的制備:(醇的氧化或脫氫,炔烴的水合,同碳二鹵烴水解,Friedel—Crafts ?;磻?br/>重點內容:醛酮的親核加成反應及其制備方法,醛酮縮合反應及其應用。 第十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1、羧酸的結構、分類和命名; 2、羧酸的結構與酸性:重點介紹電子效應對酸性的影響; 3、羧酸的化學性質:重點介紹羧酸轉化為羧酸衍生物的反應; 4、羧酸的制備:介紹羧酸的各種制備方法; 5、取代羧酸:重點介紹鹵代羧酸和羥基羧酸的化學特性和制備方法。 重點內容:電子效應對酸性的影響,羧酸及取代羧酸的反應。 第十一章 羧酸衍生物 1、羧酸衍生物的結構和命名; 2、羧酸衍生物的化學反應: (1)親核取代反應:水解、醇解、氨解反應; (2)與有機金屬化合物的反應:與格氏試劑和烴基銅鋰試劑的反應; (3)還原反應:金屬氫試劑還原、Rosenmund 還原、Bouveult-Blanc 還原等; (4)酰胺的特性:酸堿性、Hofmann 降解等; 3、羧酸衍生物的制備方法; 重點內容:羧酸衍生物的化學反應。 第十二章 碳負離子的反應 1、酯縮合反應:克萊森縮合及其歷程、交叉酯縮合、Dieckmann 縮合等; 2、乙酰乙酸乙酯與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 3、邁克爾加成。 重點內容:相關碳負離子的反應。 第十三章 有機含氮化合物 1、硝基化合物的結構、分類、命名和化學反應; 2、胺類化合物的結構、分類和命名; 3、胺的制備; 4、胺的化學反應:胺的堿性及影響胺的堿性的因素;烴基化、酰基化及磺?;?;與亞 硝酸的反應及其應用;芳環上的鹵代、硝化、磺化;芳胺與醛酮的縮合反應; 5、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1)芳香重氮鹽的制備與結構; (2)芳香重氮鹽的反應:被鹵素、氰基、硝基、氫原子的取代;還原、偶合以及在有 機合成中的應用。 6、季銨鹽和季銨堿:季銨鹽的命名、性質及應用;季銨堿的制備、性質(Hofmann 消除)。 重點內容:氨的性質與制備方法。 第十四章 雜環化合物 1、雜環化合物的分類和命名 2、六元雜環化合物 (1)吡啶:電子結構及芳香性;物理性質;堿性;化學反應 (2)喹啉和異喹啉:結構;化學反應;合成 3、五元雜環化合物:吡咯、呋喃、噻吩:電子結構及芳香性;化學反應。 重點內容:基本雜環化合物的命名、結構特征及化學性質。 此外,考試內容新增各種類型化合物的基本波譜特征。 分析化學部分 第二章 誤差和分析數據處理 1、與誤差有關的基本概念:準確度與誤差,精密度與偏差,系統誤差與偶然誤差;提 高分析結果準確度的方法。 2、有效數字及其運算法則。 3、基本統計概念:偶然誤差的正態分布和 t 分布,平均值的精密度和置信區間,顯著 性檢驗,可疑數據的取舍,相關與回歸。 重點內容:精密度與偏差,有效數字及其運算法則。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論 1、滴定反應必須具備的條件; 2、標準溶液及其濃度表示方法; 3、滴定分析法中的有關計算。 4、各類滴定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計算(滴定分析的特點、滴定曲線、指示劑、 滴定誤差和林邦誤差計算公式、滴定分析中的計量關系、標準溶液的濃度和滴定度有關的計 算、待測物質的質量和質量分數的計算); 5、標準溶液和基準物質。 重點內容:各類滴定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計算。 第四章 酸堿滴定法 1、水溶液中弱酸各型體的分布和分布系數;各種類型溶液 pH 值的計算; 2、酸堿指示劑的變色原理;指示劑的變色范圍及其影響因素;指示劑的選擇原則; 3、強酸(堿)、一元弱酸(堿)、多元酸(堿)的滴定曲線特征,及影響滴定突躍范 圍的因素;一元弱酸(堿)、多元酸(堿)能否準確滴定可行性的判斷;強酸(堿)、一元 弱酸(堿)滴定終點誤差的計算;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直接或間接測定原理及測定 結果的計算。 4、非水溶液中酸堿滴定法基本原理;溶劑的分類,溶劑的性質(離解性、酸堿性、極 性、均化效應和區分效應),溶劑的選擇,非水溶液中堿的滴定。 重點內容: 1、指示劑的選擇原則; 2、強酸(堿)、一元弱酸(堿)、多元酸(堿)的滴定。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1、配合物各型體的分布和分布系數; 2、配位平衡,配位滴定曲線,金屬指示劑,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配位滴定的終點 誤差,配位滴定中酸度的選擇和控制,提高配位滴定的選擇性; 3、配位滴定方式。 重點內容:配位平衡。 第六章 氧化還原法 1、氧化還原反應及特點;條件電位及其影響因素;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程度的判斷;影 響氧化還原反應速度的因素; 2、氧化還原滴定曲線及其特點、指示劑及應用; 3、碘量法、高錳酸鉀法、亞硝酸鈉法的基本原理、指示劑、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溴酸鉀法和溴量法。 重點內容: 1、氧化還原反應及特點; 2、碘量法、高錳酸鉀法。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1、銀量法指示終點方法:鉻酸鉀指示劑法、鐵胺釩指示劑法和吸附指示劑法。 2、重量分析法分類;基本概念:沉淀法、揮發法、沉淀形式、稱量形式、溶度積和溶 解度;影響沉淀溶解度、沉淀純度的因素;沉淀條件的選擇;稱量形式與分析結果的計算。 重點內容: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基本概念。 第八章 電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1、電化學分析法及其分類;基本概念:化學電池的組成、相界電位、液接電位、指示 電極、參比電極;pH 玻璃電極構造、響應機制及 pH 測量原理和方法,注意事項;離子選 擇電極 Nernst 方程式,電位選擇性系數; 2、電位滴定法原理和特點,確定終點的方法; 3、永停滴定法的原理、I-V 滴定曲線。 重點內容:電位滴定法和永停滴定法的原理。 第九章 光譜分析法概論 1、電磁輻射及其與物質的相互作用;電磁輻射的概念與特征;電磁輻射的波長、波數、 頻率和能量之間的關系及其計算;電磁波譜的分區; 2、光學分析法的分類; 3、光譜分析儀器五大部件。 重點內容:光學分析法的分類。 第十章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1、電子躍遷類型;基本概念:吸收峰、谷、肩峰和末端吸收;生色團、助色團、紅移 和藍移、增色效應和減色效應、弱帶和強帶;吸收帶及吸收帶的影響因素; 2、朗伯-比爾定律;偏離比爾定律的因素;透光率的測量誤差; 3、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主要部件;分光光度計的類型; 4、定性鑒別,純度檢查,雜質限量檢查;單組分定量、多組分定量;紫外吸收光譜法 用于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研究; 重點內容:朗伯-比爾定律。 第十一章 熒光分析法 1、熒光的定義,分子熒光的產生,熒光與分子結構的關系,影響熒光強度的因素,熒 光強度與物質濃度的關系; 2、熒光定量分析方法; 3、熒光分光光度計。 重點內容:熒光與分子結構的關系。 第十二章 紅外分析法 1、分子振動能級和振動形式;紅外吸收光譜的產生條件; 2、吸收峰位置及強度;特征峰與相關峰; 3、有機化合物的典型紅外光譜; 4、紅外光譜儀的類型。 重點內容: 1、紅外吸收光譜的產生條件; 2、有機化合物的典型紅外光譜。 第十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點;原子的量子能級;原子在各能級的分布;共振吸收線; 譜線輪廓和譜線變寬的影響因素; 2、原子吸收的測量:積分吸收法、峰值吸收法;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基本結構及各部件的作用; 4、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的靈敏度、檢出限;原子吸收光譜定量分析方法。 重點內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譜法 1、核磁共振吸收條件,化學位移及影響因素,自選耦合和自旋裂分; 2、廣義 n+1 規律。 重點內容:核磁共振波譜法的基本原理。 第十五章 質譜法 1、主要離子:分子離子、同位素離子、亞穩離子、重排離子等; 2、分子離子峰的判斷依據; 3、質譜法的基本原理及特點。 重點內容: 1、質譜法的基本原理; 2、分子離子峰的判斷。 第十六章 色譜分析法概論 1、色譜分析法的概念;色譜法的分類和發展; 2、色譜過程;色譜流出曲線和有關概念(保留值、峰高和峰面積、區域寬度、分離度); 分配系數和容量因子、色譜分離的前提; 3、各類色譜的分離機制; 4、色譜基本理論(塔板理論和速率理論)。 重點內容: 1、色譜法的有關概念; 2、色譜基本理論(塔板理論和速率理論)。 第十七章 氣相色譜法 1、氣相色譜法的分類和特點及一般流程; 2、氣相色譜固定相、流動相和檢測器,色譜條件的選擇; 3、定性與定量分析; 4、毛細管氣相色譜法。 重點內容: 1、氣相色譜原理; 2、氣相色譜檢測器; 3、定性與定量分析。 第十八章 高效液相色譜法 1、高效液相色譜法的主要類型; 2、化學鍵合相色譜法(正相、反相鍵合相色譜法和反相離子對色譜法);其他高效液 相色譜法(離子色譜法、手性色譜法、親合色譜法);化學鍵合相的種類、性質和特點,溶 劑強度和選擇性,流動相最優化方法簡介; 3、高效液相色譜中的速率理論;分離方法的選擇; 4、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重點內容: 1、反相色譜法; 2、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第十九章 平面色譜法 1、平面色譜法的分類; 2、薄層色譜法的主要類型;吸附薄層色譜法的吸附劑和展開劑;薄層色譜法的操作方 法; 3、紙層色譜法的分離原理。 重點內容:薄層色譜法。 第二十一章 色譜聯用分析法 1、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原理; 2、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原理; 3、全掃描模式、總離子流色譜圖、質量色譜圖、色譜-質譜三維譜和質譜; 重點內容:電噴霧和大氣壓化學離子化接口。 藥理學部分 第一章 緒 言 1、掌握藥理學的性質和任務, 藥理學研究在新藥研究中的作用; 2、熟悉新藥的藥理學研究內容和新藥研究的基本程序; 3、了解藥理學的發展史和藥理學的分支學科。 重點內容:掌握藥理學概念、性質和研究內容。 第二章 藥物對機體的作用-藥效學 1、掌握藥理學中基本概念和術語, 藥物作用的兩重性、量效關系、受體與配體的概念, 受體類型; 2、熟悉藥物的作用機制,藥物作用的基本表現、作用方式和藥物作用的選擇性; 3、熟悉受體的調節和受體學說。 重點內容: 掌握藥物作用特性和受體類型及藥物作用方式。 第三章 機體對藥物的作用-藥動學 1、掌握藥物代謝動力學的基本規律,各種基本參數及其概念; 2、熟悉藥物的體內過程及其影響因素; 3、了解房室模型和藥物轉運的速率過程。 重點內容:掌握藥物代謝動力學基本參數及藥物的體內過程。 第四章 影響藥效的因素 1、掌握合理用藥的基本原則; 2、熟悉不同給藥途徑和聯合用藥對藥物作用的影響; 3、了解影響藥物效應的各種因素。 重點內容:掌握藥物合理應用的原則及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 第五章 抗菌生物藥物概論 1、掌握抗菌藥的基本概念、抗菌藥物作用原理及細菌耐藥性產生機制; 2、熟悉抗菌藥合理使用原則; 3、了解藥物、機體與病原體三者間的相互關系。 重點內容: 掌握抗病原微生物藥物的主要作用機制、細菌耐藥的機制以及運用 PK/PD 原理指導臨床用藥的原則。 第六章 β-內酰胺類抗生素 1、掌握 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抗菌機制,影響抗菌作用的因素以及細菌耐藥的機制; 2、掌握青霉素與半合成青霉素的抗菌譜、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其防治; 3、熟悉頭孢菌素的發展概況及各代藥物的特點; 4、熟悉非典型 β-酰胺類抗生素的特點。 重點內容: 掌握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和非典型 β-酰胺類抗生素藥物的抗菌作用特點 和作用機制以及細菌耐藥的機制。 第七章 大環內酯類, 林可霉素類及多肽類抗生素 1、掌握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共性和類型; 2、掌握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抗菌譜及作用機制; 3、熟悉大環內酯類、林可霉素類及萬古霉素的抗菌特點,臨床應用與不良反應。 內容重點: 掌握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抗菌譜、作用機制和作用特點;熟悉萬古霉素的 抗菌作用特點及主要不良反應。 第八章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1、掌握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共性; 2、掌握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異帕米星等 藥的抗菌譜、適應證及不良反應; 3、了解該類藥物應用注意事項及藥物的相互作用。 重點內容:掌握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抗菌譜、抗菌機制、不良反應以及主要藥物的作用特點。 第九章 四環素類與氯霉素 1、熟悉四環素類、氯霉素類的抗菌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防治;天然四環素類 的藥動學特點; 2、熟悉多西環素、米諾環素的特點。 重點內容:熟悉四環素類、氯霉素的抗菌譜、抗菌作用機制和主要不良反應。 第十章 人工合成抗微生物藥 1、掌握喹諾酮類藥物的抗菌譜、抗菌作用機制、不良反應和臨床應用; 2、熟悉磺胺類藥物的抗菌作用特點及臨床應用。 重點內容:掌握喹諾酮類的抗菌作用特點、作用機制和主要不良反應;熟悉臨床常用的 磺胺類藥 SD 和 SMZ 合用 TMP 增效機制。 第十一章 抗真菌藥物(自學) 第十二章 抗病毒藥物 掌握抗病毒藥的分類、各類藥物的抗病毒作用特點、抗病毒作用機制及主要不良反應。 重點內容:掌握抗 HIV 和抗肝炎病毒藥的抗菌作用特點、抗病毒作用機制和主要不良 反應。 第十三章 抗結核病藥及抗麻風病藥 1、掌握第一線抗結核病藥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鏈霉素及吡嗪酰胺的抗結核作 用,不良反應,耐藥性,抗結核病藥的應用原則; 2、了解抗麻風病藥的臨床應用。 重點內容: 掌握一線抗結核藥物的抗結核作用特點、抗結核桿菌作用機制和主要不良 反應。 第十四章 抗寄生蟲藥(自學) 第十五章 抗惡性腫瘤藥 1、掌握各類抗惡性腫瘤藥的分類、藥理作用、主要適應證及不良反應; 2、熟悉各類抗惡性腫瘤藥物的作用特點; 3、熟悉分子靶向治療的特點和進展; 4、了解腫瘤細胞的耐藥機制及抗惡性腫瘤藥合理應用的原則。 重點內容:掌握主要類型抗腫瘤藥物的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和分子靶向治療腫瘤的特點 及進展。 第十六章 傳出神經系統藥理學概論 1、掌握傳出神經系統的遞質、受體和生物效應; 2、掌握傳出神經系統藥物的分類。 重點內容:掌握傳出神經系統的遞質合成、失活方式、受體、效應以及藥物的分類。 第十七章 作用于膽堿受體的藥物 1、掌握膽堿受體激動藥的分類、藥理作用特點、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2、掌握 M 受體阻斷藥的作用特點、作用機制、不良反應及臨床應用; 3、掌握抗膽堿酯酶藥的作用特點、作用機制、不良反應和臨床應用; 4、熟悉 N 膽堿受體阻斷藥的作用特點及不良反應; 5、了解膽堿酯酶復活劑的作用特點。 重點內容:掌握 M 受體激動劑毛果蕓香堿、可逆性抗膽堿酯酶藥新斯的明和毒扁豆堿 以及 M 受體阻斷劑阿托品的藥理作用、作用特點、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熟悉琥珀膽堿、筒箭毒堿對骨骼肌 N2 受體作用的異同。 第十八章 作用于腎上腺素受體的藥物 1、掌握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的作用與應用; 2、掌握 α 受體阻斷藥和 β 受體阻斷藥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 3、熟悉多巴胺、麻黃堿的藥理作用和應用; 4、了解間羥胺、去氧腎上腺素、可樂定的作用和應用。 重點內容:掌握 α 受體激動藥和 α 受體阻斷藥及 β 受體激動藥和 β 受體阻斷藥的藥理 作用和臨床應用。 附 局部麻醉藥(自學) 第十九章 全身麻醉藥(自學) 第二十章 鎮靜催眠藥 1、掌握苯二氮卓類藥物藥理作用、作用機制和臨床應用; 2、熟悉巴比妥類藥物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和臨床應用。 重點內容: 掌握苯二氮卓類藥物的共性、常用藥物特點。 第二十一章 中樞興奮藥(自學) 第二十二章 抗癲癇藥和抗驚厥藥 1、掌握抗癲癇藥的作用方式及作用機制; 2、掌握常用抗癲癇藥物如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卡馬西平、乙琥胺等抗癲癇作用、臨 床應用及主要不良反應; 3、了解抗驚厥藥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重點內容: 掌握抗癲癇藥的作用方式和機制,掌握常用抗癲癇藥的作用特點。 第二十三章 治療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的藥物 1、掌握左旋多巴的抗帕金森病的藥理作用和作用機制、不良反應和應用特點; 2、掌握中樞抗膽堿藥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3、掌握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藥的分類、各類藥藥理作用、機制及不良反應。 重點內容:掌握治療振顫麻痹藥物的主要類型、藥理特點以及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藥主 要藥物的藥理作用和作用機制。 第二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藥 1、掌握抗精神分裂癥藥物的分類、各類藥物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和不良 反應; 2、掌握抗抑郁藥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和臨床應用; 3、了解抗躁狂藥的藥理作用。 重點內容:掌握抗精神分裂癥藥作用機制、作用特點以及抗抑郁藥的藥理作用。 第二十五章 鎮痛藥 1、掌握嗎啡、阿片受體激動藥、阿片受體部分激動藥、阿片受體拮抗藥藥理作用、作 用機制、不良反應和臨床應用。 2、了解其他鎮痛藥及藥物的濫用。 重點內容:掌握嗎啡、哌替啶的鎮痛作用、作用機制、不良反應和臨床應用。熟悉芬 太尼、美沙酮、曲馬朵、噴他佐辛、納洛酮的作用特點 第二十六章 解熱鎮痛抗炎藥 1、掌握掌解熱、鎮痛、抗炎藥物的藥理作用、不良反應及作用機制; 2、熟悉 COX 抑制劑的分類、各類藥物的作用特點; 3、了解秋水仙堿、丙磺舒、別嘌呤醇等抗痛風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重點內容:掌握解熱鎮痛藥抗炎藥的解熱、鎮痛、抗炎作用、不良反應及作用機制,及 阿司匹林、苯胺類、吡唑酮、吲哚乙酸類、鄰氨基苯甲酸類、芳基烷酸類的作用特點。 第二十七章 離子通道的藥理學概述 1、掌握作用于離子通道藥物的類型和藥理作用; 2、熟悉離子通道的分類、作用特點和臨床應用。 重點內容:掌握作用于鈣離子通道、鉀離子通道和鈉離子通道的藥物的作用特點和臨 床應用。 第二十八章 抗心律失常藥 1、掌握抗心律失常藥的分類、作用特點; 2、掌握常用抗心律失常藥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不良反應和臨床應用; 3、了解抗心律失常藥聯合應用原則。 重點內容:掌握奎尼丁、利多卡因、普萘洛爾、苯妥英鈉、胺碘酮、維拉帕米等抗心律 失常藥理作用、不良反應和臨床應用。 第二十九章 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 1、掌握治療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藥物的分類、各類藥物的作用特點、作用機制、不良反 應和臨床應用; 2、熟悉強心苷、非強心苷類正性肌力藥、減負荷藥的強心藥理作用特點。 重點內容:掌握作用于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藥物、強心苷、非強心苷類正性肌 力藥、減負荷藥的藥理作用和不良反應。 第三十章 抗高血壓藥 1、掌握常用抗高血壓藥的分類、各類藥降壓作用特點、作用機制、不良反應和臨床用 途; 2、了解抗高血壓藥合理應用原則。 重點內容:掌握各類抗高血壓藥的藥理作用特點。 第三十一章 抗心肌缺血藥 1、掌握硝酸酯類藥物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不良反應及臨床應用; 2、熟悉其他抗心肌缺血藥的藥理和臨床應用。 重點內容:掌握硝酸酯類及其他常用抗心肌缺血藥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第三十二章 調血脂藥與抗動脈粥樣硬化藥 1、熟悉調血脂藥的分類、藥理作用、不良反應和臨床應用; 2、了解調血脂藥的合理應用。 重點內容:掌握常用調血脂藥的藥理作用特點和作用機制。 第三十三章 利尿藥和脫水藥 1、掌握三類利尿藥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和主要不良反應。 2、了解脫水藥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重點內容: 掌握常用利尿藥的藥理作用和不良反應。 第三十四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藥物 1、掌握抗凝血藥和抗纖維蛋白溶解藥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和臨床應用。 2、了解抗貧血藥、促凝血藥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 重點內容: 掌握抗血小板藥和溶栓藥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和臨床應用。 第三十五章 作用于呼吸系統的藥物(自學) 第三十六章 作用于消化系統的藥物(自學) 第三十七章 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 1、掌握糖皮質激素藥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及主要不良反應; 2、熟悉糖皮質激素的體內過程; 3、了解鹽皮質激素和促皮質素的藥理作用。 重點內容:掌握糖皮質激素類藥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不良反應和臨床應用。 第三十八章 甲狀腺激素和抗甲狀腺藥 1、掌握抗甲狀腺藥物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和臨床應用。 2、了解甲狀腺激素的生物合成、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重點內容:掌握抗甲狀腺藥物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和臨床應用。 第三十九章 胰島素及口服降血糖藥 1、掌握胰島素的藥理作用和作用機制; 2、掌握常用口服降血糖藥的作用特點、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及主要不良反應; 3、了解胰島素制劑特點。 重點內容:掌握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的藥理作用和作用機制。 第四十章 作用于生殖系統的藥物(自學) 第四十一章 影響免疫功能的藥物 1、熟悉免疫抑制劑的類型,主要免疫抑制劑的藥理作用特點; 2、了解免疫調節劑的藥理作用。 重點內容:熟悉免疫抑制劑的藥理作用特點和作用機制。 第四十二章 影響自體活性物質的藥物(自學) 第四十三章治療骨質疏松癥藥 1、熟悉骨吸收抑制劑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2、了解骨形成促進劑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重點內容:熟悉骨吸收劑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第四十四章 基因治療藥物進展 1、熟悉基因治療的類型和應用; 2、了解基因治療的問題和進展。 重點內容:熟悉基因治療的類型和應用。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2018年華中科技大學873無機及分析化學考研大綱
下一篇文章: 2018年華中科技大學806機械設計基礎考研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