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 ] 考試科目名稱: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 一、試卷結構 1) 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 答題方式:閉卷、筆試 3) 試卷內容結構 衛生統計學部分占 50% 流行病學部分占 50% 4) 題型結構 a: 問答題,4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計 40 分 b: 計算題分析題,5 小題,每小題 12 分,共計 60 分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一)衛生統計學部分 1、緒論 考試內容 醫學中統計思維的進化、統計學與公共衛生的互相推動、統計學的若干概念、 變量的類型、學習統計學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考試要求 (1)了解醫學中統計思維的進化以及統計學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應用; (2)掌握統計學的若干概念,包括總體與樣本、同質與變異、參數與統計量 等; (3)掌握變量的類型及其特點 (4)了解學習統計學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定量變量的統計描述 考試內容 頻數分布表和頻數分布圖的概念和用途、描述平均水平統計指標的種類、適 用范圍和計算方法、描述變異程度統計指標的種類、適用范圍和計算方法、統計 表和統計圖的選擇和繪制 考試要求 (1)掌握頻數分布表和頻數分布圖的概念、編制過程和用途 (2)掌握不同的描述平均水平的統計指標的種類、適用范圍、計算方法 (3)掌握不同的描述變異程度的統計指標的種類、適用范圍、計算方法 (4)掌握繪制統計表的基本要求、能正確繪制統計表 (5)掌握繪制統計圖的基本要求以及不同類型統計圖的適用范圍,能根據 資料正確繪制統計圖 3、定性變量的統計描述 考試內容 常用相對數指標的概念及其應用、應用相對數時的注意事項、醫學人口統計 常用指標和疾病統計常用指標、粗率的標準化法的基本思想和意義、動態數列及 其各項指標的選擇、定性變量統計圖的選擇和繪制 考試要求 (1)掌握三種常用的相對數指標及其應用 (2)了解醫學人口統計和疾病統計常用指標 (3)熟悉標準化法的基本思想、意義和計算方法 (4)掌握動態數列相關概念及其各項指標的選擇 (5)掌握定性變量統計圖,能根據資料性質和分析目的選擇合適的統計圖 4、常用概率分布 考試內容 二項分布的概念和分布特征、Poisson 分布的概念和分布特征、正態分布的 概念、分布特征和正態分布曲線下面積規律、醫學參考值范圍的概念、意義和制 定步驟 考試要求 (1)掌握二項分布的概念和分布特征 (2)掌握 Poisson 分布的概念和分布特征 (3)掌握正態分布的概念、正態分布曲線的特征、正態分布曲線下的面積 規律 (4)掌握醫學參考值范圍的概念、意義、制定醫學參考值范圍的基本步驟 (5)歸納掌握二項分布、Poisson 分布和正態分布三者之間的聯系 5、參數估計基礎 考試內容 抽樣分布的原理和特點、抽樣誤差與標準誤的概念、t 分布的概念和圖形特 征、參數估計的意義、置信區間的概念和計算方式 考試要求 (1)了解抽樣的原理以及樣本均數、樣本率抽樣分布的特點 (2)掌握抽樣誤差、標準誤的概念 (3)掌握 t 分布的概念、t 分布圖形特征以及 t 分布曲線下尾部面積與 t 值 的關系 (4)掌握參數估計的意義、置信區間的概念以及總體均數置信區間和總體 率置信區間的計算方式 6、假設檢驗基礎 考試內容 假設檢驗的概念與原理、假設檢驗的基本步驟、單樣本 t 檢驗、配對設計資 料的 t 檢驗、兩獨立樣本資料的 t 檢驗、假設檢驗與區間估計的關系、假設檢驗 的兩類錯誤、假設檢驗的功效、應用假設檢驗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考試要求 (1)掌握假設檢驗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步驟 (2)掌握 t 檢驗的應用條件,單樣本 t 檢驗、配對 t 檢驗、兩獨立樣本 t 檢 驗的適用范圍和假設檢驗過程 (3)了解假設檢驗與區間估計的關系 (4)掌握假設檢驗兩類錯誤的概念、意義及其之間的關系 (5)掌握假設檢驗功效的概念,了解假設檢驗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7、方差分析基礎 考試內容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方差分析的應用條件、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驟、完全隨 機設計方差分析、隨機區組設計方差分析、多個樣本均數的兩兩比較 考試要求 (1)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應用條件 (2)掌握完全隨機設計方差分析和隨機區組設計方差分析的設計方案、適 用范圍、變異以及自由度的分解、不同設計類型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驟 (3)熟悉多個樣本均數的兩兩比較的常用方法 8、 2 ? 檢驗 考試內容 2 ? 檢驗的用途、 2 ? 檢驗的基本思想、2*2 2 ? 檢驗、R*C 2 ? 檢驗以及配對設 計 2 ? 檢驗的適用范圍、計算公式、假設檢驗步驟以及注意事項 考試要求 (1)掌握 2 ? 檢驗的基本思想和用途 (2)掌握 2*2 2 ? 檢驗的應用、計算公式、假設檢驗步驟以及注意事項 (3)掌握 R*C 2 ? 檢驗的應用、計算公式、假設檢驗步驟以及注意事項 (4)掌握配對設計 2 ? 檢驗的應用、計算公式、假設檢驗步驟以及注意事項 9、基于秩次的非參數檢驗 考試內容 非參數檢驗的概念、適用范圍、配對設計資料的符號秩和檢驗、兩組獨立樣 本比較的秩和檢驗、多組獨立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隨機區組設計資料的秩和檢 驗 考試要求 (1)掌握非參數檢驗的概念及其與參數檢驗的區別 (2)掌握非參數檢驗的適用范圍 (3)了解不同設計類型非參數檢驗的基本步驟 10、兩變量關聯性分析 考試內容 線性相關的概念及其統計描述、線性相關系數的意義及計算、線性相關系數 的統計推斷、線性相關分析中應注意的問題、秩相關的概念及其統計描述、秩相 關系數的假設檢驗 考試要求 (1)掌握線性相關的概念及兩變量相關常見的散點圖 (2)掌握線性相關系數的概念、意義及計算方式 (3)了解線性相關系數的統計推斷和線性相關分析中應注意的問題 (4)掌握秩相關的概念和描述秩相關的常用統計量 (5)了解秩相關系數的假設檢驗過程 11、簡單線性回歸 考試內容 線性回歸分析的概念和意義、線性回歸方程的表述及模型中各參數的意義、 線性回歸模型的適用條件、最小二乘法原則、回歸參數的估計及回歸方程的建立、 總體回歸系數的統計推斷、決定系數的概念、線性回歸的應用 考試要求 (1)掌握線性回歸分析的概念和意義 (2)掌握線性回歸方程的表述及模型中各參數的意義 (3)熟悉線性回歸模型的適用條件 (4)掌握最小二乘法原則的概念和原理 (5)掌握回歸參數的估計方法,可按要求建立回歸方程 (6)了解總體回歸系數統計推斷的意義和方法 (7)掌握決定系數的概念 (8)了解線性回歸的相關應用 (二)流行病學 1、緒論 考試內容 流行病學發展史、流行病學的定義、流行病學的基本原理與實際應用、流行 病學研究方法、流行病學特征 考試要求 (1)了解流行病學發展史 (2)掌握流行病學定義及對定義的詮釋 (3)了解流行病學基本原理與實際應用 (4)熟悉流行病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5)掌握流行病學的六個特征 2、疾病的分布 考試內容 發病頻率測量指標、患病頻率測量指標、死亡與生存頻率測量指標、疾病負 擔指標、疾病流行強度的定義、疾病的三間分布 考試要求 (1)掌握發病頻率測量指標的定義、公式、影響因素及應用 (2)掌握患病頻率測量指標的定義、公式、影響因素及應用 (3)掌握死亡與生存頻率測量指標的定義、公式、影響因素及應用 (4)掌握疾病負擔指標的定義和應用 (5)掌握描述疾病流行強度的幾項指標的定義和應用 (6)掌握描述疾病三間分布的各項指標及其概念和特征 3、描述性研究 考試內容 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種類、特點和用途,現況研究的概念、特點、研究類型 和用途,現況研究的設計與實施,常見的隨機抽樣方法,常見的偏倚及其控制, 現況研究的優缺點 考試要求 (1)了解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種類、特點和用途 (2)掌握現況研究的概念、特點、研究類型和用途 (3)了解現況研究的設計與實施過程 (4)掌握常見隨機抽樣方法的概念和特點 (5)掌握偏倚的概念、現況研究中常見的偏倚及控制方法 (6)掌握現況研究的優缺點 4、隊列研究 考試內容 隊列研究的概念、特點和基本原理、不同類型隊列研究的概念、特點和選用 原則、隊列研究的設計與實施、暴露人群和對照人群的選擇、隊列研究效應測量 指標的定義和應用,隊列研究常見偏倚及其控制,隊列研究的優缺點 考試要求 (1)掌握隊列研究的概念、特點和基本原理 (2)掌握三種不同類型隊列研究的概念、特點和選用原則 (3)熟悉隊列研究的設計與實施過程,包括暴露人群和對照人群的選擇、 隨訪的對象與方法、觀察終止時間與觀察終點等 (4)掌握隊列研究效應測量指標的定義和應用 (5)掌握隊列研究常見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 (6)掌握隊列研究的優缺點 5、病例對照研究 考試內容 病例對照研究的概念、特點和基本原理、匹配的意義與應用、病例對照研究 的實施步驟、對照的選擇選擇要求和來源、變量的選定和定義、比值比的定義、 計算方法和應用、病例對照研究常見偏倚及其控制,病例對照研究的優缺點 考試要求 (1)掌握病例對照研究的概念、特點和基本原理 (2)掌握病例對照研究中匹配的原理、意義與應用 (3)熟悉病例對照研究的實施的基本步驟,包括對照的選擇、變量的選定 和定義等 (4)掌握比值比的定義、計算方法和應用 (5)掌握病例對照研究中常見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 (6)掌握病例對照研究的優缺點及其與隊列研究的比較 6、實驗流行病學 考試內容 實驗流行病學的概念、基本特點、主要類型和用途,臨床試驗的概念、特點、 設計實施過程和常見偏倚及其控制,現場試驗和社區試驗以及類實驗的概念、效 果評價指標,實驗流行病學的優缺點和應注意的問題 考試要求 (1)掌握實驗流行病學的概念、基本特點、主要類型和用途 (2)掌握臨床試驗的概念、特點,了解臨床試驗的設計實施過程和常見偏 倚及其控制 (3)掌握現場試驗、社區試驗以及類實驗的概念 (4)熟悉實驗流行病學中效果評價指標,包括保護率、效果指數、抗體陽 轉率等 (5)了解實驗流行病學的優缺點和應注意的問題 7、篩檢 考試內容 篩檢的概念、意義、應用和實施原則,篩檢試驗的定義和特征,篩檢試驗的 評價方法和評價指標,串聯試驗、并聯試驗的概念及其對評價指標的影響,成本 -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的概念,篩檢試驗中常見偏倚的定義 和特點 考試要求 (1)掌握篩檢的概念、意義和應用,了解篩檢的實施原則 (2)掌握篩檢試驗的定義和特征,明確篩檢試驗與診斷試驗的區別 (3)了解篩檢試驗的評價方法,掌握篩檢試驗金標準的選擇 (4)掌握篩檢試驗真實性、可靠性、預測值的評價指標,包括靈敏度、特 異度、正確指數、陽性似然比、陰性似然比、kappa 值、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 值的計算方法與意義 (5)掌握串聯試驗、并聯試驗的概念及其對評價指標的影響 (6)了解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的概念 (7)熟悉篩檢試驗中常見偏倚的定義和特點 8、偏倚及其控制 考試內容 選擇偏倚的概念和特點和控制方法,信息偏倚的概念、特點和控制方法,混 雜偏倚的概念、特點和控制方法 考試要求 (1)掌握選擇偏倚中入院率偏倚、現患病例-新發病例偏倚、檢出癥候偏倚、 無應答偏倚、易感性偏倚的概念、特點和控制方法 (2)掌握信息偏倚中回憶偏倚、報告偏倚、暴露懷疑偏倚、診斷懷疑偏倚、 測量偏倚的概念、特點和控制方法 (3)掌握混雜偏倚的概念、特點和控制方法 9、病因與因果推斷 考試內容 病因的定義、病因的分類、輪狀模型的概念,病因研究的方法和主要步驟、 Mill 準則,因果推斷的標準 考試要求 (1)掌握病因的定義和分類 (2)掌握病因模型中輪狀模型的概念 (3)了解病因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步驟 (4)掌握 Mill 準則及其應用 (5)掌握因果推斷的標準,能根據實例進行因果推斷 10、預防策略 考試內容 健康的定義、影響健康的因素、生物醫學模式和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三級預防的概念及每一級預防的定義、特點和意義,健康保護、健康教育和健康 促進的概念和意義,高危策略和全人群策略的定義和優缺點 考試要求 (1)掌握健康的定義,了解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 (2)了解生物醫學模式和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3)掌握第一級預防、第二級預防和第三級預防的定義、特點、意義和實 際應用 (4)了解健康保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概念和意義 (5)掌握高危策略和全人群策略的定義和優缺點 11、公共衛生監測 考試內容 公共衛生監測的定義、特征和任務,主動監測、被動監測和哨點監測的概念, 公共衛生監測的目的和意義,公共衛生監測的種類和內容,公共衛生監測的方法 和基本步驟 考試要求 (1)掌握公共衛生監測的定義、特征和任務 (2)掌握主動監測、被動監測和哨點監測的概念和特點 (3)了解公共衛生監測的目的、意義、種類和內容 (4)了解公共衛生監測的方法和基本步驟 12、傳染病流行病學 考試內容 傳染病流行病學的概念,傳染病流行概況,傳染病流行過程及相關概念、疫 源地與流行過程,傳染病預防、監測、疫情管理和控制措施,計劃免疫和免疫規 劃的概念,免疫規劃的內容,預防接種的效果評價,新發傳染病定義、流行特征、 三級預防策略 考試要求 (1)掌握傳染病流行病學的概念,了解我國以及全球傳染病流行概況 (2)掌握傳染病流行過程及相關概念,包括潛伏期、病原攜帶者、人群易 感性等 (3)了解疫源地形成的條件、流行過程及影響因素 (4)了解傳染病預防、監測、疫情管理和控制措施 (5)掌握計劃免疫和免疫規劃的概念,了解免疫規劃的內容,掌握預防接 種流行病學效果評價指標 (6)掌握新發傳染病定義、流行特征和三級預防策略 13、傷害流行病學 考試內容 傷害的定義、分類,傷害發生的原因和影響因素,傷害的流行特征和研究現 狀,傷害發生頻率測量指標、傷害造成損失程度的測量指標、傷害監測、傷害預 防策略和措施 考試要求 (1)掌握傷害的定義、了解傷害的分類、發生原因和影響因素 (2)了解傷害的流行特征和研究現狀 (3)掌握傷害發生頻率測量指標和傷害造成損失程度測量指標,包括潛在 減壽年數、傷殘調整壽命年的定義和應用 (4)了解傷害監測、傷害預防和控制的策略措施 14、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流行病學 考試內容 突發事件的定義和分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主要特點、分期、分類、分級,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評估的種類、內容和過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流行病學調 查的意義和過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原則和過程 考試要求 (1)掌握突發事件的定義,了解突發事件的分類 (2)掌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主要特點、分期、分類和分級 (3)了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評估的種類、內容和過程 (4)掌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流行病學調查的意義和暴發調查的過程 (5)熟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原則和過程 15、精神衛生流行病學 考試內容 精神衛生流行病學的定義、精神障礙的患病率和流行特征、精神衛生流行病 學常用研究方法、精神衛生問題測量工具的選擇與評價、我國精神衛生工作現狀 與精神障礙的防治策略 考試要求 (1)掌握精神衛生流行病學的定義、精神障礙的患病率和流行特征 (2)了解精神衛生流行病學常用研究方法 (3)了解精神衛生問題測量工具的選擇與評價 (4)了解我國精神衛生工作現狀與精神障礙的防治策略 16、分子流行病學 考試內容 分子流行病學的定義、與傳統流行病學的關系、生物標志(暴露標志、效應 標志、易感性標志)的定義和特征、分子流行病學主要研究方法、生物標志的選 擇和檢測、分子流行病學的應用和展望 考試要求 (1)掌握分子流行病學的定義,了解其余傳統流行病學的關系 (2)掌握各種生物標志,包括暴露標志、效應標志、易感性標志的定義和 特征 (3)了解分子流行病學主要研究方法,熟悉生物標志的選擇和檢測 (4)了解分子流行病學的應用和展望 17、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 考試內容 循證醫學的概念和內涵、循證決策三要素、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傳播 考試要求 (1)掌握循證醫學的概念和內涵,了解循證決策三要素 (2)熟悉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傳播 18、系統綜述和 meta 分析 考試內容 meta 分析的概念,進行系統綜述和 meta 分析的意義,meta 分析的基本步驟 和方法,meta 分析的偏倚及其檢查,meta 分析的展望 考試要求 (1)掌握 meta 分析的概念,進行系統綜述和 meta 分析的意義 (2)掌握 meta 分析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3)了解 meta 分析的偏倚及其檢查 (4)了解 meta 分析的展望 三、參考書目 [1] 方積乾.衛生統計學(第七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 [2] 詹思延.流行病學(第七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2018年湖南師范大學衛生毒理學復試筆試毒理學基礎考研大綱
下一篇文章: 2018年湖南師范大學衛生毒理學同等學力加試衛生學考研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