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 ] 考試科目名稱: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 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0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 答題方式:閉卷、筆試 3) 試卷內容結構 藥用植物學部分 30% 生藥學部分 70% 4) 題型結構 a: 名詞解釋題,4 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16 分 b: 解答題,8 小題,共 68 分 c: 論述題,1 小題,每小題 16 分,共 16 分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一)藥用植物學部分 1、植物的細胞 考試內容 植物細胞的形態和基本結構 考試要求 (1)掌握植物細胞的顯微結構。 (2)熟悉可供顯微鑒別的主要內含物和細胞壁特化的顯微化學反應。 2、植物的組織 考試內容 分生組織 基本組織 保護組織 分泌組織 機械組織 輸導組織 維管 束及其類型 考試要求 (1)掌握組織類型、結構特征和分布。 (2)熟悉保護組織、機械組織、輸導組織和分泌組織的結構類型。 (3)了解植物組織培養的含義及其在藥學上的應用。 3、植物的器官 考試內容 根 莖 葉 花 果實 種子 考試要求 (1)掌握根的形態特征和根的類型;熟悉根的初生構造和次生構造;了解 根的異常構造。 (2)掌握莖的形態特征;根和莖,特別是地下莖和根的區別。熟悉雙子葉 植物莖的出生構造及各種類型的次生構造。 (3)掌握確定葉形的原則及常見葉形、葉序;單葉和復葉的區別;熟悉雙 子葉植物葉的構造。 (4)掌握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形態構造特征和類型。熟悉花和花序 的類型,花程式。 (5)熟悉果實的形態特征和類型。了解果實的組織結構。 (6)掌握種子的形態特征和類型。了解種子的組織結構。 4、各類藥用植物分述 考試內容 苔蘚植物門 蕨類植物門 裸子植物門 被子植物門 考試要求 (1)掌握苔蘚植物基本特征;熟悉常用的藥用苔蘚植物。 (2)掌握蕨類植物基本特征;了解蕨類植物的分類情況;熟悉常用的藥用 蕨類植物。 (3)掌握裸子植物基本特征;了解裸子植物的分類情況;熟悉常用的藥用 裸子植物。 (4)掌握被子植物基本特征;了解被子植物的分類情況;熟悉常用的藥用 被子植物。 5、藥用植物生物技術 考試內容 藥用植物組織和細胞培養 植物基因工程 考試要求 (1)了解植物生物技術的發展及意義; (2)熟悉藥用植物組織和細胞培養; (3)熟悉藥用植物基因工程。 (二)生藥學部分 1、生藥的真實性鑒定 考試內容 性狀鑒定 顯微鑒定 生藥的理化鑒定 DNA 分子遺傳標記鑒定 考試要求 1)熟悉生藥鑒定的一般程序; 2)掌握生藥四大鑒定的內容與方法。 2、生藥的有效性評價 考試內容 生藥的化學成分的分析方法 生藥中各類成分及定性定量分析 生藥中多 類成分的同時定量分析 考試要求 1)熟悉生藥化學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2)掌握生藥中各類成分的結構特征、分布、理化性質及鑒別方法 3、生藥的安全性評價 考試內容 生藥中內源性有害物質的檢測 生藥中重金屬和有害元素的檢測 生藥中 農藥殘留的檢測 考試要求 1)掌握生藥中內源性有害物質有哪些,各有何毒性,熟悉其檢測方法; 2)掌握生藥中重金屬和有害元素的檢測方法; 3)了解一般生藥中農藥殘留的限量。 4、生藥質量標準的制訂與應用 考試內容 生藥質量標準的主要內容 生藥質量的檢驗 質量標準用對照品 考試要求 1)了解制定生藥質量標準的意義; 2)掌握生藥質量標準的主要內容; 3)熟悉生藥質量檢驗的依據及一般程序; 4)熟悉生藥檢驗的主要內容與方法,包括藥材取樣法、水分測定法、灰分 測定法、浸出物測定法等。 5、生藥質量影響因素及調控 考試內容 物種對生藥質量的影響 藥用植物生長發育特性對生藥質量的影響 環境 因素對生藥質量的影響 采制或炮制對生藥質量的影響 考試要求 熟悉生藥質量有哪些影響因素,以及如何保證和提高生藥的質量。 6、各類生藥分述 考試內容 (1) 菌類生藥:冬蟲夏草 茯苓 (2) 裸子植物門:銀杏葉 紅豆杉 麻黃 (3) 被子植物門:杜仲 何首烏 大黃 厚樸 五味子 肉桂 川烏、附 子 黃連 木通 延胡索 大青葉 苦杏仁 黃芪 甘草 黃柏 沉香 人參 三七 當歸 柴胡 小茴香 川芎 秦皮 馬錢子 薄荷 丹參 黃芩 洋金花 地黃 金銀花 茵陳 紅花 蒼術 川貝母 浙貝母 麥冬 百部 西紅花 半夏 砂仁 莪術 天麻 石斛 (4) 動物類生藥:水蛭 全蝎 斑蝥 蟾酥 鹿茸 麝香 牛黃 羚羊角 (5) 礦物類生藥:朱砂 石膏 考試要求 (1)掌握重點生藥:冬蟲夏草、麻黃、何首烏、大黃、黃連、附子、厚樸、 肉桂、甘草、黃柏、人參、當歸、薄荷、丹參、黃芩、地黃、金銀花、紅花、半 夏、川貝母、浙貝母、天麻、鹿茸、麝香、朱砂的基原、產地、性狀、顯微、理 化鑒別、主要成分、藥理作用及功效; (2)熟悉各科常見生藥的基原、主要化學成份、藥理作用及功效。 (3)熟悉動物類生藥鑒定的一般方法;動物類生藥的活性成分。 (4)了解礦物類生藥的鑒定方法,以及常見礦物類生藥; 三、參考書目 [1] 張浩, 藥用植物學(第六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 [2] 李萍, 生藥學(第二版),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3]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0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