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黑龍江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名稱:中國文化史 考試科目代碼:[061] 一、考試要求 掌握《中國文化史概要》的基本內容,重點了解中國古代的典章制度、哲學宗教、文 學藝術以及經史、園林、圖書、衣食住行等。 二、考試內容 第一編 歷代典章制度 第一章 古代禮制 禮的內容和意義 禮制舉例 關于宗法 第二章 古代稱謂 古代親屬關系 古代姓名字號 古代帝王稱號 第三章 古代法制 夏商周法制 戰國秦漢法制 魏晉隋唐法制 宋元明清法制 古代法制的特點 第四章 歷代官制 周秦兩漢官制 魏晉南北朝官制 隋唐官制 宋遼金元官制 明清官制 中華民國官制 第五章 歷代兵制 征兵制 世兵制和府兵制 募兵制和部落兵制 衛所制和旗兵制 第六章 地理沿革 夏商周秦地理 漢魏六朝地理 隋唐宋遼金地理 元明清地理 第七章 古代學校 周代國學與鄉學 漢代太學和郡國之學 唐代??茖W校 宋代國學三舍和書院 明清國子監 第八章 科舉考試 明以前的科舉考試 關于秀才的考試 關于舉人的考試 關于進士的考試 第九章 古代賦役與貨幣 古代賦役 古代貨幣 第十章 古代度量衡 度量衡的標準和單位 度量衡的演變 度量衡的統一與改革 第十一章 古代歲時歷法 關于紀年 四季、十二月和二十四節氣 關于紀日和紀時 第二編 古代各體文學 2 第一章 古典詩歌 《詩經》和楚辭 漢魏六朝樂府民歌和文人詩歌 唐代詩歌 宋代詩詞 元 明清詩詞曲 第二章 古典散文 先秦散文 漢魏六朝散文 唐宋古文運動 元明清散文 第三章 古典小說 漢魏六朝小說 唐人傳奇 宋元話本 明代小說 清代小說 近代小說 第四章 古典戲曲 戲曲的起源和形成 元代雜劇 明代戲曲 清代戲曲 近代戲曲 第五章 歷代駢文 駢文的萌芽 駢體的形成 駢文的鼎盛 駢散反復斗爭 駢文的衰落 第六章 歷代辭賦 賦體的形成和漢代辭賦 魏晉南北朝辭賦 唐宋辭賦 金元明清辭賦 第七章 民間文學 古代神話 古代民間故事 中國各民族史詩 漢族民間敘事長詩 第八章 古代文學批評 先秦兩漢文學批評 魏晉隋唐文學批評 宋遼金元文學批評 明代文學批評 清代和近代文學批評 第九章 詩詞曲格律 詩的格律 詞的格律 曲的格律 第十章 駢文的基本特征 行文普遍要求對仗 句式以四六為主 選詞大量用典 要求大致的聲律 講 究藻飾 第十一章 古代文章體裁 論說、序跋和箴銘、頌贊 傳狀、碑志和雜記 公私文牘和哀祭 策論、判辭 和八股文 第十二章 古典文學總集舉要 詩歌總集 散文總集 詞和散曲總集 小說戲劇總集和目錄 第三編 古代哲學宗教 第一章 先秦哲學 孔子和孟子 老子和莊子 墨子 荀子和韓非 名家、兵家、陰陽家、雜家 第二章 漢魏六朝哲學 3 董仲舒 王充 何晏、王弼與裴危頁、歐陽建 慧遠與僧肇 范縝 第三章 隋唐哲學 王通 惠能 韓愈、李翱 柳宗元、劉禹錫 第四章 宋元哲學 周敦頤、邵雍和程顥、程頤 張載、王安石 朱熹 陸九淵 陳亮、葉適 鄧 牧、黃震 第五章 明清哲學 王守仁 王廷相、羅欽順 方以智、黃宗羲、顧炎武 王夫之 顏元、戴震 第六章 近代哲學 龔自珍、魏源 譚嗣同、康有為、嚴復 章太炎、孫中山 第七章 中國佛教 佛教的傳播和發展 佛教的思想和戒律 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第八章 佛寺建筑與寺院生活 南亞次大陸的佛寺建筑 中國佛寺建筑的演變 中國佛寺建筑的基本布局 佛 教徒的區分與寺院僧職 第九章 中國道教 道教的起源和發展 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理論 道教與中國文化 第十章 中國的伊斯蘭教和基督教 伊斯蘭教的源流和教義 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 基督教的源流和教義 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 第十一章 中國民間信仰 自然神信仰 社會神信仰 其他神靈信仰 第四編 古代文化藝術 第一章 古代經學 西漢經學 東漢的“經今古文之爭” 三國至唐五代的經學 宋元明經學 清 代經學 第二章 古代文字與書法、篆刻 古代文字 古代書法 古代篆刻 第三章 古代美術 原始及先秦時期的美術 秦漢時期的美術 魏晉南北朝的美術 隋唐時期的美術 五代兩宋的美術 元明清時期的美術 第四章 古代音樂 4 上古音樂的回顧 秦漢時期音樂 魏晉南北朝時期音樂 隋唐時期音樂 宋元 時期音樂 明清時期音樂 第五章 古代舞蹈 先秦舞蹈的產生和發展 漢魏和唐代舞蹈 宋元明清舞蹈 第六章 古代園林 從起源到基本風格形成 藝術手法的深化和多樣化 從極盛到衰敗 第七章 古代圖書 初期的圖書——簡牘、帛書 紙寫本圖書 雕版印刷和活版印刷圖書 明清時 代的圖書 第八章 古代衣食住行 古代的衣著 古代的飲食 古代的房屋 古代的車輛 第九章 古代四大發明 造紙術 印刷術 指南針 火藥 第十章 絲綢之路與敦煌文化 絲綢之路的開拓與變遷 歷史上的敦煌 敦煌石窟與文書 第十一章 古代體育、雜技和游藝 古代體育 古代雜技 古代游藝 第十二章 古代的“機器人” 從俑和銅人到各種“木人” 從成套玩偶到大型水轉百戲 天文儀器中的司辰“機 器人” 會干農活的木偶和會演戲的“銅伶” 三、試卷結構 1.考試時間:180 分鐘 2.試卷分值:150 分 3.題型結構:(1)名詞解釋 10 個,每個 5 分,共計 50 分; (2)簡答題 4 個,每個 10 分,共計 40 分; (3)分析論述題 3 個,每個 20 分,共計 60 分。 四、參考書目 1.《中國古代文化史》,胡凡,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2 月 2.《中國文化史概要》,譚家健,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7 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