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黑龍江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名稱:區域經濟學 考試科目代碼:[015] 一、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熟練掌握新區域經濟學的基本概念,重點掌握區域經濟觀,國際區域經濟、 國家區域經濟、總部經濟的相互關系,區域經濟發展梯度理論、區域經濟發展輻射理論、 區域經濟產業結構分析、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理論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比較理論與方法的相 互聯系;重點掌握區域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能運用區域經濟學的有關理論分 析區域經濟中的現實問題。 二、考試內容 第一章 區域經濟學與新區域經濟觀 知識點: 1.區域經濟學是研究區域經濟活動的自組織和區際經濟聯系,以及與此相關的區域決 策的科學。 2.西方區域經濟學的研究從區位論的研究開始,但其理論仍在發展,其研究領域仍在 不斷拓寬。 3.區域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區域結構、區域經濟活動自組織、區域地理結構 (或空間結構)及組成單元、區域分工與聯系、區域經濟政策等。 4.新區域經濟觀將傳統的國家區域經濟和城市區域經濟擴展到國際區域經濟、特區經 濟以及科技園區和工業園區的區域經濟,把區域經濟由兩個層次擴展到五個層次。 5.區域經濟的研究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問題,區域經濟學的研究領域需要不斷拓展, 從而建立起新區域經濟觀。 第二章 區域經濟學的基本概念 知識點: 1.區位為某一主體或事物所占據的場所,具體可標識為一定的空間坐標。經濟區位則 是某一經濟活動體為其社會經濟活動所占有的場所。 2.一個區位的相對優劣,主要取決于地區性投入、地區性需求、輸入的投入和外部需 求等幾個區位因素。 3.區域是按一定標準劃分的連續的有限空間范圍,是具有自然、經濟或社會特征的某 一方面或幾個方面的同質性的地域單位。 4.區域經濟發展包括多方面的含義,對區域經濟發展差異進行系統分析,并對其指標 體系加以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5.構建區域經濟學的理論框架應該包括:區域結構變動的理論——地域分工理論、大 2 國經濟的區域化發展規律——區域經濟非均衡增長理論和單個區域經濟發展的靜態研究理 論——經濟增長理論。 第三章 國際區域經濟 知識點: 1.當代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國際經濟一體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類型多種 多樣,但都具有一些共同特點。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既有積極作用,又有消極影響。 2.歐洲聯盟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歐洲的聯合逐步深化,并正著 手進行政治聯盟的工作,但要走向政治聯盟需要一定的條件。 3.北美自由貿易區是一個北美地區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組織,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內 容幾乎涉及了北美在貿易時需要進行改善的所有方面,具有典型的示范效應。 4.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是一個非正式論壇組織,其運作方式具有許多創新之處,特別表 現在制度創新上。APEC 發展中也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具有內在的原因。 第四章 國家區域經濟 知識點: 1.經濟區域劃分具有其獨特的目的和任務。根據劃分經濟區的目的和內容,可以劃分 出多種經濟區類型。劃分經濟區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則。 2.設立經濟特區具有多重目的。經濟特區的建立需要一系列條件。經濟特區有多種類 型。經濟特區今后將繼續發展下去。 3.理解和把握城市經濟的最佳切入點就是城市經濟增長。城市經濟增長機制可以通過 不同的模型進行分析。 4.科技工業園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其發展需要一系列的產業發展規劃,并需要一 系列的政策和機制的扶持。 第五章 總部經濟 知識點: 1.總部經濟是在一定歷史淵源、現實背景和理論背景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是一 個嶄新的經濟學理論概念。 2.總部經濟至少可以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各種“經濟效應”。 3.總部經濟表現出一系列區域特征。 4.可以從不同層面和不同角度對總部經濟進行經濟學解釋。 第六章 區域經濟發展梯度理論 知識點: 1.梯度被廣泛地用來在地圖上表現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別,以及由低水平地區向 高水平地區過渡的空間變化歷程。 2.美國哈佛大學的弗農等人首創了工業生產生命循環階段論,區域經濟學者把它引用 3 到區域經濟學中,創造了區域經濟發展梯度轉移論。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有序的梯度轉移, 則是由種種影響區域經濟發展與生產力布局的內在因素決定的。 3.根據邁達爾(繆爾達爾)的累積因果論,在地區經濟發展中有三種效應在同時起作 用。它們共同制約著地區生產分布和集中與分散。這三種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會不斷擴大 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之間的差別。 4.處在高梯度上的區域發展戰略是不斷創新,逐步淘汰那些已經進入成熟與衰退階段 的老產業。處在中等梯度上的蕭條區的發展戰略是通過大力創建新部門,改造舊部門來改 變地區產業結構。 第七章 區域經濟發展輻射理論 知識點: 1.經濟發展與現代化進程中輻射的主要含義和內容。 2.現代化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的地區稱為輻射源。輻射可分為點輻射、線輻 射和面輻射。 3.梯度推進理論對中國目前的地區狀況雖有一定的解釋力,但存在嚴重的缺陷,不能 作為中國制定經濟發展戰略和現代化建設的理論依據。 4.輻射理論和梯度推進理論解釋中國經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中的地區差距并制定相應 的發展戰略,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第八章 區域經濟產業結構分析 知識點: 1.區域產業結構分析和評價的總體原則,多視角考察和定量化的分析方法。 2.二重結構形成的原因有產業革命或工業化過程的特殊性等因素。二重結構對區域經 濟發展產生了多方面的消極影響。 3.產業結構高級化就是向增長速度、效益更高一級的產業結構推進。在改造二重結構、 促進產業結構高級化的理論。 4.區域產業結構變動導向。 第九章 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理論 知識點: 1.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及主要的表現形式。 2.傳統經濟發展觀與可持續發展觀。 3.經濟體制轉軌對于協調經濟發展與生態平衡之間的關系以及具有的重要意義。 4. 科技進步對于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也有重要的意義。 第十章 區域經濟發展的比較理論與方法 知識點: 1.區域差距理論包括古典區位論、近代區位論和現代區位論。 4 2.地域分工論包括絕對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等。 3.區域產業結構比較的表現形式。定量描述區域產業結構變化狀況的主要指標及產業 結構變化指數和專業化指數。 4.判斷經濟發展階段指標體系及主要標準。 三、試卷結構 1.考試時間:180 分鐘 2.試卷分值:150 分 3.題型結構:(1)名詞解釋,30 分 (2)簡答題,60 分 (3)論述題,60 分 四、參考書目 高洪深:《區域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年 6 月第二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