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黑龍江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名稱:世界經濟 考試科目代碼:[012] 一、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熟練掌握社會生產力與世界經濟形成和發展的關系,世界經濟運行中的國際 經濟關系,世界經濟發展的一般趨勢和全球性問題,世界經濟不同類型國家經濟發展模式 的選擇,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發展的相互關系;重點掌握世界經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并能運用世界經濟的有關理論分析國際經濟中的現實問題。 二、考試內容: 第一章 社會生產力和世界經濟的形成 知識點 1.世界經濟形成的歷史原因,發展階段。 2.世界經濟的研究對象,主要內涵,包括的范圍。 3.科學革命與社會生產力的關系,馬克思主義研究世界經濟的出發點。 4.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形成及其特點,第一次科技革命與世界經濟發展的關系。 5.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形成及其特點,對世界經濟最終形成的作用。 6.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發展趨勢。 第二章 社會生產力和世界經濟進一步發展 知識點: 1.第三次科技革命產生的根本原因,規模及與世界經濟的關系。 2.當代科技進步的意義,未來發展的新趨勢。 3.二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加速科技進步的基本形式與動力。 4.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 5.第三次科技革命與產業結構調整的關系。 6.產業結構軟化與世界經濟和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關系。 7. 戰后科技革命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國際化的聯系及表現。 第三章 世界經濟的周期性波動與可持續發展 知識點: 1.與經濟增長的自然限制有關的各種要素及其它們之間的聯系。 2.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對經濟發展的現實和長遠意義。 2 3.馬克思主義再生產周期理論內容。 4.中間性經濟危機和周期性經濟危機的關系,戰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特點、原因, 同期性和非同期性的的聯系。 5.西方經濟學界關于世界經濟運行周期性的主要理論。 6.知識產品與知識經濟。 第四章 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 知識點: 1.國際分工的主要原因和經濟影響。 2.垂直型國際分工、水平型國際分工和混合型國際分工的聯系與區別。 4.國際分工與社會分工的聯系和區別,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5.當代世界市場的發展及新特點。 第五章 國際貿易關系 知識點: 1. 西方國際貿易的主要理論。絕對優勢說、相對優勢說、H—O 學說、李斯特的貿易保 護理論、產品生命周期說等等。 2.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的聯系與區別,它們的歷史作用。 3.與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相比 WTO 的特點,WTO 目前的運行機制。 4.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的基本法律原則、例外和“灰色區域”措施。 第六章 國際金融關系 知識點: 1.國際金融關系研究的內容、作用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2.國際金本位制的形成、作用、特點及其缺陷。 3.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發展、主要內容和評價。 4.牙買加體系的主要內容,與國際貨幣體制改革的關系。 第七章 國際投資關系 知識點: 1. 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形式、內容和作用,對世界經濟發展的作用。 2.影響直接投資的基本因素。 3.國際直接投資的動因理論,馬克思列寧關于資本輸出的論斷,西方現代國際直接投 資理論。 4.國際貨幣市場的主要特征及主要的運行方式。 3 5.國際間接投資的影響因素以及對經濟的影響。 6.跨國公司的經營策略及國外投資的參與形式。 第八章 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 知識點: 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原因、特征和影響。 2.經濟全球化的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 3.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聯系和區別。 4.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客觀基礎和經濟影響。 5.關稅同盟、共同農業政策和歐洲貨幣體系。 6.貿易全球化、生產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內容和形式。 第九章 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世界性問題 知識點: 1.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世界性問題的范圍和主要內涵。 2.債務危機爆發的原因及影響。 3.全球性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形成的原因,經濟影響及解決措施。 4.金融自由化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 5.經濟的自由主義和保護主義。 第十章 世界經濟中不同類型國家經濟發展模式的選擇 知識點: 1.宏觀需求管理模式。 2.政府主導型模式。 3.社會市場經濟模式。 4.指導性計劃模式。 5.新興工業國(地區)的基本特征。 6.新興工業國(地區)主要的經濟發展模式。 7.發展中國家的二元經濟結構。 8.轉軌國家從傳統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主要方式。 三、試卷結構 1.考試時間:180 分鐘 2.試卷分值:150 分 3.題型結構:(1)名詞解釋,30 分 4 (2)簡單題,60 分 (3)論述題,60 分 四、參考書目 莊起善:《世界經濟新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年 6 月第二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