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河南工業大學 2018 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科目名稱:結構力學 代 碼:820 一、考試目的 要求考生全面系統地掌握結構力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了解 各類結構的受力性能。并且能綜合運用結構力學的理論、方法解決具體的問題。 二、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 答卷形式:閉卷,筆試,所列題目均為必答題。 2. 答題時間:180 分鐘。 3. 試卷結構和考試題型: 試卷共 150 分,涵蓋作圖、分析、計算等?;究荚囶}型為: (1)作圖題; (2)計算分析題; (3)其他題型。 三、考察要點 第一章 幾何構造分析 1. 幾何構造分析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2. 平面幾何不變體系的組成規律 3. 平面桿件體系的計算自由度 了解幾何不變體系、幾何可變體系、幾何瞬變體系、自由度、約束及其類型 等基本概念。 理解和應用幾何不變體系的組成規則,會計算平面桿件體系的計算自由度。 第二章 靜定結構的內力計算 1. 梁的內力計算 2. 靜定多跨梁 3. 靜定平面剛架 4. 靜定平面桁架 5. 靜定組合結構 6. 三鉸拱 7. 剛體體系的虛功原理 熟練掌握桿件上的荷載與內力的微分關系、增量關系,并用以定性分析內力 圖的形狀。 熟練掌握靜定梁、靜定剛架內力計算和內力圖的繪制以及靜定平面桁架內力 的求解方法。 掌握靜定組合結構、三鉸拱的內力計算和內力圖的繪制方法。 理解剛體體系的虛功原理。 第三章 影響線 1. 移動荷載和影響線的概念 2. 靜力法作梁的影響線 3. 結點荷載作用下梁的影響線 4. 靜力法作桁架的影響線 5. 機動法作影響線 6. 影響線的應用 理解影響線的概念以及與內力圖的區別。 熟練掌握靜定結構和超靜定結構影響線的繪制方法。 掌握利用影響線求移動荷載作用下結構內力的方法。 第四章 虛功原理與結構位移計算 1. 剛體體系的虛功原理及其應用 2. 結構位移計算的一般公式 3. 荷載作用下的位移計算 4. 廣義位移的概念和計算 5. 溫度改度和支座移動下結構的位移計算 6. 變形體的虛功原理 7. 互等定理 理解變形體虛功原理的概念及其應用。 熟練掌握荷載作用下結構的位移計算方法(主要是圖乘法)。 掌握靜定結構由于溫度改變和支座移動所引起的位移計算方法。 了解互等定理。 第五章 力法 1. 力法的基本概念 2. 超靜定梁、剛架、桁架、排架、組合結構等的計算 3. 對稱結構的計算 4. 超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 5. 超靜定結構計算的校核 理解和掌握力法的基本原理。 熟練掌握力法計算各類超靜定結構在荷載作用、溫度改變和支座移動等情況 下的內力和位移,并能夠巧妙應用對稱性簡化計算。 了解超靜定結構內力圖的校核方法和力學特征。 第六章 位移法 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2. 等截面桿件的剛度方程 3. 無側移剛架和有側移剛架的計算 4. 位移法的基本體系 5. 支座移動和溫度改變時的計算 6. 對稱結構的計算 理解和掌握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熟練掌握位移法計算各類超靜定結構在荷載作用、溫度改變和支座移動等情 況下的內力和位移,并能夠巧妙應用對稱性簡化計算。 第七章 漸近法及其他算法簡述 1.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2. 多結點的力矩分配 3. 對稱結構的計算 4. 無剪力分配法 5. 力矩分配法與位移法的聯合應用 6. 超靜定結構各類解法的比較和合理選用 了解力矩分配法和位移法的關系及力矩分配法的適用條件。 熟練掌握力矩分配法、無剪力分配法計算超靜定結構,并能夠巧妙應用對稱 性簡化計算。 掌握力矩分配法與位移法的聯合應用。 會根據結構特點合理選用超靜定結構各類解法。 參考書: 1、結構力學Ⅰ、Ⅱ基本教程,龍馭球、包世華、匡文起、袁駟主編,高等 教育出版社。 2、《結構力學》上下冊,朱慈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附:樣卷 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考試科目: 結構力學 注意:1、本試題紙上不答題,所有答案均寫在答題紙上 2、本試題紙必須連同答題紙一起上交。 一、分析說明圖示體系的幾何組成。(2×6=12 分) (a) (b) 二、定性畫出下列結構在所示荷載作用下彎矩圖的大致性狀。(4×8=32 分) 三、如圖所示為一靜定多跨連續梁。 (1)試作支座 B左側截面的剪力影響線。(10 分) (2)試做截面 F 的彎矩影戲線。(10 分) 四、將圖示超靜定結構通過減除約束改造成靜定結構(不少于三種選擇)。(15 分) 五、如圖所示為一靜定桁架。 (1)試標出全部零桿。(10 分) (2)求圖示桁架桿件 a,b 的內力。(12 分) 六、用位移法計算圖示結構 D 點水平位移Δ ,EI 為常數。(24 分) 七、根據結構與荷載的特點,選用適當的方法求出結構的彎矩圖(EI 為常數)。(25 分)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