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杭 州 師 范 大 學 碩 士 研 究 生 入 學 考 試 命 題 紙 2018 年 考試科目代碼 827 考試科目名稱 公共政策學 (本考試科目共 4 頁,第 1 頁) 杭 州 師 范 大 學 2018 年招收攻讀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題 考試科目代碼: 827 考試科目名稱: 公共政策學 說明:考生答題時一律寫在答題紙上,否則漏批責任自負。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 5 分,共 25 分) 1.公共政策分析 2.公共政策系統 3.公共政策議程 4.公共政策終止 5.風險型決策 二、簡答題(每小題 10 分,共 40 分) 1.簡述公共政策法律化的內涵。 2.簡述愛德華的政策執行模型。 3.簡述不確定型決策的解決方法。 4.簡述公共政策分析的支持聯盟框架。 三、論述題(每小題 20 分,共 40 分) 1.舉例論述政策方案規劃的基本程序。 2.舉例分析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 的政策主張。 杭 州 師 范 大 學 碩 士 研 究 生 入 學 考 試 命 題 紙 2018 年 考試科目代碼 827 考試科目名稱 公共政策學 (本考試科目共 4 頁,第 2 頁) 四、案例分析(45 分) 改革開放前,中國的住房體系以建立在單位制基礎上的住房公有、實物分配、租住制為主 要特征。國家借助地方政府和單位壟斷了住房的投資、建設、分配、管理和維養。盡管這種與 社會主義計劃體制相適應的住房制度能為絕大多數城市居民提供基本的住房保障,但也導致了 不少問題和弊端,主要包括住房極度短缺、住房條件惡劣,房屋質量差、缺乏維養,以及分配 過程中存在腐敗等。這樣的住房體制一方面使政府面臨難以承受的住房投資帶來的巨大財政壓 力,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則被迫忍受糟糕的居住條件。顯然,住房公有的福利分房體制難以維持。 為減輕政府財政負擔,提高居民住房條件,從 20 世紀 70 年代末開始,中國政府開始進行 住房制度改革。整個住房體制改革的方向是改革以單位為基礎的福利住房體制,實現住房供給 的市場化和社會化。而國家的各種相關住房政策,也是圍繞這一方向展開,包括土地供應制度、 住房融資方式、產權改革、房地產業的管理等。 住房體制實行改革以來,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通過住房市場化滿足了個人住房需求。隨著 中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建設的加快,全國各地對住房的需求迅速加大。特別是 1998 年 貨幣化改革以來,由于單位不再直接提供住房,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只能通過房地產市場解決, 從而推動了房地產業的高速發展和繁榮。然而,伴隨而來的房價猛漲、住房投資激增、住房不 公的擴大等問題,使得住房問題成為輿論和老百姓談論的中心話題和爭議的焦點。 第一,房地產投資迅速增長與投資過熱。2004 年全國房地產投資額 13158 萬元,這一數 字是 1997 年的 4 倍多。房地產投資的年增長率,從 1998 年的 13.7%迅速提高到 2003、2004 年的 30%左右;房地產投資額占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也從 1997、1998 年的 12% 迅速提到近幾年的 20%左右。住房投資的高速增長,一方面反映出政府通過房地產業帶動經濟 增長的政策偏好;另一方面住房投資過熱使得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過分依賴房地產業的發展,金 融信貸風險增大,經濟產業結構協調等問題迅速凸顯,各種能源、電力、建材等基本生產資料 的漲價都不利于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有學者警告房地產甚至可能“要挾整個中國經濟”。 國家宏觀調控部門以及金融監管部門紛紛表示對此關注,國家發改委和銀監會都在不同場合提 醒要控制投資和金融風險,說明政府已經意識到房地產投資過熱可能導致的消極后果。 杭 州 師 范 大 學 碩 士 研 究 生 入 學 考 試 命 題 紙 2018 年 考試科目代碼 827 考試科目名稱 公共政策學 (本考試科目共 4 頁,第 3 頁) 第二,商品房價格迅速上漲。除 1999 年的微調之外,商品房價格一直呈上升態勢,而且 上升速度越來越快。過高的房價成為普通公民抱怨政府和譴責開發商的焦點。2004 年的房價 漲幅甚至激增至 15%,在個別地區房價漲幅甚至接近 30%。與此同時,住房投機已經從大城 市迅速波及到許多中小城市。房價的迅速增長,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擔能力,2004 年中國城 鎮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 9421 元,按照每戶 3 人計算,每戶可支配收入為 28263 元,按照 37.7%的恩格爾系數來算,除去食品支出外還剩下 17608 元,2004 年全國平均房價為 2714 元/ 平方米,一套 70 平方米的住房需要 19 萬元,三口之家需要工作 11 年才能負擔這樣一套住房, 這遠大于國際上房價收入比在 3—6 倍之間的合理標準。如果考慮中國在醫療、教育、退休等 方面的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完善,大部分居民必須儲蓄以支付這些社會福利和保障,他們的住房 承受能力更弱。 第三,住房供給結構失衡。主要表現在商品房的大量空置和經濟適用房的供應嚴重不足。 按照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數據,全國商品房的空置面積到 2005 年 11 月末已經達到 1.14 億平方 米,同比增長了 14.2%。假設按照每戶 70 平米來估算,足以提供 162.8 萬戶住房,相當于大約 500萬居民所需。而經濟適用房的投資額和面積這兩個指標在全部住房投資中的比重持續下降, 2004 年全國經濟適用房完成投資僅為 606 億元,占房地產投資的比重為 4.6%,同比下降 1.5% 個百分點。由于政府監管不嚴和房地產商的不規范操作,許多經濟適用房項目成為高檔住宅, 甚至引發了對經濟適用房制度本身的極大爭議。 由于住房問題不僅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的 、穩定發展,還與民眾的安居樂業息息相關, 如果解決不好,可能演變成嚴重的社會和政治危機,中央政府對住房領域的問題非常關注,相 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求抑制房價,防止房地產投資過熱,消除房地產泡沫的風險。 2005 年 3 月 26 日,國務院下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切實穩定住房價格的通知》(國辦發 明電[2005]8 號),明確指出“部分地區投資性購房和投機性購房大量增加,以及住房供應結構 不合理,開發建設成本提高等,導致一些地方住房價格上漲過快,影響了經濟和社會的穩定發 展”,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八條解決意見。在 4 月 27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再 次指出房地產市場所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具體的八項措施引導和控制房地產市場,主要內容 包括改善商品房結構、嚴格土地管理、保證中低價位、住房的有效供應,完善城鎮廉租住房制 杭 州 師 范 大 學 碩 士 研 究 生 入 學 考 試 命 題 紙 2018 年 考試科目代碼 827 考試科目名稱 公共政策學 (本考試科目共 4 頁,第 4 頁) 度,運用稅收等經濟手段調控房地產市場,加強金融監管,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加強市場監 測、完善市場信息披露制度。4 月 30 日,建設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人民 銀行、稅務總局和銀監會七個部門聯合發出《關于做好穩定住房價格工作的意見》對住房供應 結構、土地供應調控、住房轉讓營業稅、房貸管理、優惠政策的適用標準、經濟適用房和廉租 房制度、規范市場秩序以及市場監測 8 個方面提出了更具體的政策措施。 然而,中央政府的一系列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成效似乎不大。在 2005 年抑制投資過熱的 背景下,全國房地產投資額在 2005 年 1—11 月已經達到 13240 億元,同比再度增長 22.2%, 房地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甚至創了新高,超過了 20%。2005 年 1—7 月房價增 長率高達 9.7%,僅僅 7 個月房價增幅就是 2003 年的兩倍多。與此構成明顯對比的是,經濟適 用房的投資額在 2005 年 1—11 月僅完成 477 億元,同比下降 8.8%;相反,商品房空置面積卻 增長 14.2%。也就是說,政府調控房價和住房投資的相關政策,并沒有取得預期成效。雖然政 策效應可能滯后,但廣州、深圳、北京等城市下半年以來房價上漲的事實,說明政府調控實現 目標的可能性不會很大。 思考題: 1. 從政策網絡的角度,分析房地產市場涉及的網絡主體,并說明事由。(20 分) 2. 基于政策網絡治理,提出打開住房政策封閉網絡以應對房地產問題的對策。(25 分)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