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8 年大連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342 農業知識綜合四 科目名稱:農業知識綜合四 考試題型:客觀性試題占 10%,為單選題; 主觀性試題占 90%,為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 考試時間: 3 小時 考試方式: 筆試 考試范圍: 農業經濟管理:50 分 第一章 緒論 1.考試知識點:農業的起源與演進、農業的地位與作用、農業經濟管理的對象與 內容。 2.考核要求:了解農業概念與內涵、農業管理思想、掌握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 位和作用,農業經濟管理的兩重性。 第二章 農產品市場 1.考試知識點:農產品供給,農產品需求,農產品供求平衡,市場的含義與職能, 市場體系的構成及農產品市場特點,農產品市場的類型及各自功能,農產品期貨 市場的功能與作用。 2.考核要求:了解農產品供給與農產品需求概念,掌握影響農產品需求與供給的 不同因素,增加農產品供給、引導農產品需求的理論;了解農產品供給價格彈性 和農產品需求價格彈性的概念和類型,掌握農產品供給價格彈性和農產品需求價 格彈性的影響因素;掌握恩格爾系數的概念、作用與局限性,深入理解均衡變動 蛛網理論及收斂型蛛網、發散型蛛網和封閉型蛛網三種循環變動模式。了解農產 品市場等相關概念、作用與發展趨勢,農產品零售市場的作用機理,掌握農產品 期貨市場的功能與作用,完善的對策建議。 第三章 農產品物流管理 1.考試知識點:農產品物流、農產品物流系統、運輸與配送管理 2.考核要求:了解物流與農產品概念與特點,物流系統構成要素,掌握農產品物 流供需的特點、運輸與配送。 第四章 農業的宏觀調控 1.考核知識點:農業宏觀調控地位與作用,農業宏觀調控的對象、任務與原則, 農業宏觀調控手段體系。 2.考核要求:掌握農業宏觀調控內涵、理論依據、地位與作用,了解實施農業宏 觀調控的必要性,掌握農業宏觀調控的對象、特征、任務與原則,掌握農業宏觀 調控的職責、實施條件、手段體系及功能。 第五章 農業產業結構與布局 1.考核知識點:農業產業結構,農業產業布局,我國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2.考核要求:了解農業產業結構和農業生產布局的概念和內涵,掌握影響農業產 業結構、農業產業布局的因素。 第六章 農業經營預測與決策 1.考核知識點:農業經營預測、農業經營決策 2.考核要求:了解農業經營預測的含義與原則,程序與方法;農業經營決策的含 義與類型,掌握農業經營決策的原則、程序與分析方法。 第七章 農業生產要素與管理 1.考核知識點:農業自然資源,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特征與影響因素。 2.考核要求:了解農業自然資源及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概念,特征,掌握各種農 業自然資源存在的問題與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 第八章 農產品國際貿易與國際競爭力 1.考核知識點:國際貿易基本理論,農產品國際貿易,農產品國際競爭力 2.考核要求:了解比較優勢等國際貿易理論,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特點掌握農產品 國際競爭力的概念、構成與計量方法。 農村社會學:50 分 第一章 農民 1.考核知識點:農民的涵義,農戶的涵義及特點,舊中國農村中農民階級的階層 構成。 2.考核要求:要求掌握農民的涵義,農戶的涵義及特點,掌握舊中國農村中農民 階級的階層構成及其含義,了解農民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作用。 第二章 農業 1.考核知識點:農業的涵義,農業的三個層次,農業發展史,農業生產的基本特 點,農業產業結構的變化。 2.考核要求:要求掌握什么是農業,清楚農業的幾個層次,掌握農業的歷史軌跡, 原始農業、傳統農業、現代農業的含義及其聯系與區別,掌握農業生產的基本特 點,掌握農業產業結構的變化,了解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第三章 農村 1.考核知識點:社區理論,農村社區的特點與類型,村落的涵義,中國農村村落 的定居形式及特點,農村權利機構的涵義,中國歷史上的農村權力結構和新中國 的農村權力結構,村民委員會的性質。 2.考核要求:要求了解什么是農村、社區及其區別與聯系,掌握社區研究的兩個 主流理論,掌握農村社區的特點與類型,掌握中國農村村落的定居形式及特點, 掌握農村權利機構的涵義,掌握中國歷史上的農村權力結構和新中國的農村權力 結構,理解村民委員會。 第四章 農村土地 1.考核知識點:耕地的涵義,我國耕地面積減少的原因及解決對策,家庭聯產承 包責任制的特點,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涵義,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的優點。 2.考核要求:要求了解土地的性質與構成,掌握耕地的涵義,掌握我國耕地面積 減少的原因及解決對策,理解中國農村的土地制度改革,了解中國土地公有制的 曲折過程,掌握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特點,掌握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涵義及優 點。 第五章 農村的婚姻與家庭 1.考核知識點:農村家庭結構具體分類,家族主義的涵義,家族主義在中國社會 的表現形式,中國農村婚姻家庭傳統特征。 2.考核要求:了解婚姻、家庭的涵義,掌握農村家庭結構可分為哪幾類,掌握家 族主義的涵義,了解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家族和家族主義,了解農村家族勢力復 活的相關情況,掌握中國農村婚姻家庭傳統特征及其變遷的相關知識。 第六章 農村貧困問題 1.考核知識點:貧困的二重性理論,中國農村貧困的原因,中國扶貧開發工作的 主要經驗。 2.考核要求:要求了解貧困的歷史觀,掌握馬克思主義關于貧困的二重性理論, 理解如何測定貧困,了解貧困戶、貧困縣、貧困地區的內涵,理解中國農村貧困 狀況,掌握中國農村貧困的原因,掌握中國扶貧開發工作的主要經驗。 第七章 農村社會發展 1.考核知識點:可持續發展的涵義,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中國農村社會的必然選 擇,城鄉一體化的涵義,我國農民在農村社會發展中的三大創造性貢獻。 2.考核要求:要求了解社會發展與社會發展計劃,掌握可持續發展的涵義,掌握 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中國農村社會的必然選擇,掌握城鄉一體化的內涵,了解支 援農村社會發展的重大工程,掌握我國農民在農村社會發展中的三大創造性貢 獻。 農村政策與法規:50 分 第一章 導論 1.考核知識點:政策的概念、內涵、要素,政策科學的基本內涵,政策對農業發 展的作用。 2.考核要求:了解政策的概念、特點、要素,以及政策科學的內容;掌握農業政 策對農業發展的作用,當前我國農業政策的特征。 第二章 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1.考核知識點:農業的概念、特點、農業的貢獻,城鄉統籌發展戰略與農業政策 走向。 2.考核要求:了解農業貢獻的內容,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的含義;掌握 農業的概念、特點;理解城鄉統籌發展戰略與農業發展的關系。 第三章 農業政策分析框架 1.考核知識點: 政策概念、構成、特征、類型以及形成機制,農業政策的內涵、 類型和主要分析方法。 2.考核要求:了解市場經濟條件下政策干預的必要性、前提條件和局限性,農業 政策的目標及其歷史沿革、發展趨勢、演變規律,不同歷史階段農業政策的主要 作用及其合理性與弊端,政策分析方法的內涵和具體模型,農業政策的內涵、基 本內容;理解政策概念、構成、特征、類型以及形成機制;實例分析農業領域存 在的“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的現象。 第四章 農業政策制定 1.考核知識點:公共政策制定的含義、理論依據和原則,公共政策的系統構成, 農業政策問題的確認,農業政策議程,農業政策方案規劃的含義、特征、原則。 2.考核要求:了解公共政策制定的含義、理論依據和原則,了解公共政策的系統 構成;掌握農業政策問題的確認和農業政策議程;熟悉農業政策方案規劃及合法 化、程序及要求。 第五章 農業政策執行 1.考核知識點:農業政策執行的含義、特點和意義,農業政策執行的資源條件和 影響因素,農業政策執行的的原則、方法。 2.考核要求:了解政策執行理論的演變和農業政策執行的常用模型,了解政策失 真的含義,政策失真的原因;掌握農業政策執行的含義、特點和意義;認識農業 政策執行的資源條件和影響因素;熟悉農業政策執行的具體過程。 第六章 農業政策評估 1.考核知識點:農業政策評估的定義、內容、類型、功能、過程、原則、標準、 程序和意義,政策監控、控制和政策調整。 2.考核要求:了解農業政策評估的基礎理論知識,農業政策評估的定義、內容、 類型、功能、過程、原則、標準、程序和意義;辨識政策評估與政策監控、控制 和政策調整的區別和聯系;掌握農業政策評估的理論知識和方法工具(基本步驟 和常見方法);運用所學的評估方法對我國農業市場化改革以后實行的某項農業 政策進行評估。 第七章 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1.考核知識點:家庭經營的優勢,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與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關系。 2.考核要求:了解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發展歷程,新型農村經營體系的發展態勢; 掌握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政策內容,農村改革保留土地的集體所有制和統一經 營,家庭經營的優勢,在當下發揮家庭承包經營的優勢;熟悉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的階段挑戰;清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政策思路;理解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與 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關系,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內容,不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之 間的聯系。 第八章 農業法律體系 1.考核知識點:政策法律化,農業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 2.考核要求:了解發達國家農業法律體系構成框架;理解法律與政策的關系以及 農業法律與農業政策的關系;掌握農業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我國農業法律體系 發展演進中的主要問題,政策法律化。 第九章 農業土地政策 1.考核知識點:農業土地的概念、分類,農業土地承包經營政策,農業土地流轉 政策,耕地保護的政策。 2.考核要求:了解農業土地和農業土地的概念;掌握農業土地承包經營政策的變 遷合法化的過程、政策效果和最近的變化,耕地保護的政策體系、具體措施;熟 悉農業土地流轉政策的變遷歷史、流轉概況;分析新中國歷史上發生的包產到戶 的四起三落。 第十章 農業金融政策 1.考核知識點:農業金融政策的概念、政策目標與政策工具,農業金融政策的成 效。 2.考核要求:了解農業金融政策的沿革;掌握農業金融的概念、政策目標、政策 工具與主要研究方法;認識農業金融政策的成效;學習農業金融政策的經驗。 第十一章 農業勞動力轉移政策 1.考核知識點:農業勞動力市場概念、運行機制與理論,我國農業勞動力轉移相 關政策目標與政策依據,勞動力轉移政策的評價,政府政策對勞動力市場調節的 政策、影響。 2.考核要求:了解我國農業勞動力轉移政策沿革、變遷的軌跡、背景、未來的發 展趨勢;掌握農業勞動力市場概念、運行機制與理論,政府政策對勞動力市場調 節的政策、影響;學習我國農業勞動力轉移相關政策目標與政策依據。 第十二章 農業價格政策 1.考核知識點:農業價格政策目標、分類,農產品政策評估方法,農產品價格干 預方法。 2.考核要求:了解改革開放 30 年我國農業價格市場化政策脈絡,國內外農業支 持政策異同;理解當前農產品價格干預方法;熟悉農業價格政策目標與政策工具; 掌握農產品政策評估方法。 第十三章 農業稅收與補貼政策 1.考核知識點:農業稅收與補貼政策的概念、目標,政策執行效果評價。 2.考核要求: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業稅收與補貼政策的歷史沿革、發展階段, 當前農業補貼政策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掌握農業稅收與補貼政策的概念和經 濟學分析方法;熟悉新世紀以來農業補貼的主要政策。 第十四章 農產品流通政策 1.考核知識點:農產品流通和農產品流通政策的概念、特點,農產品流通政策目 標、工具,研究方法。 2.考核要求:了解農產品流通體制的歷史沿革、政策效果和政策現狀,我國農產 品流通轉型的成就、經驗及教訓;理解農產品流通政策目標、工具;掌握農產品 流通和農產品流通政策的概念;熟悉農產品流通體制的變遷機理和改革方向,農 產品流通問題的研究方法和范式、從事農產品流通理論和政策研究應該具備的素 質。 第十五章 農業對外開放政策 1.考核知識點:農業對外開放的概念、政策目標與政策工具,農產品國際貿易政 策與政策效果。 2.考核要求:了解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演變,農產品貿易政策干預的評估方法, 我國農業對外開放后涉農產業面臨的風險;掌握對外開放的概念、政策目標與政 策工具。 第十六章 農業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政策 1.考核知識點:農業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的概念、政策目標與政策工具。 2.考核要求:了解農業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政策的沿革,農業產業結構和區域布 局政策的成效、經驗、不足;掌握農業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的概念、政策目標與 政策工具。 第十七章 農民合作社政策 1.考核知識點:農民合作社的內涵、政策背景,農民合作社政策目標、政策工具、 研究方法,農民合作社政策的效果評價。 2.考核要求:了解合作社及農民合作社的概念,農民合作社的發展趨勢和政策走 勢;掌握 21 世紀以來農民合作社政策的沿革,農民合作社政策的主要成效和突 出問題,不同時期合作社原則中合作社多元化的目標,農民合作社的政策目標和 政策工具。 第十八章 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政策 1.考核知識點: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內涵、政策目標、政策工具,農業社會化 服務體系政策的效果和影響,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政策的發展與完善。 2.考核要求:了解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政策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我國農業社會 化服務體系的建設現狀與特點、存在的突出問題;熟悉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政策 改革的方向與重點;掌握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政策的內容、手段和目標,新型農 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構建思路。 第十九章 農業科技政策 1.考核知識點:農業科技政策的特征、內涵與目標。 2.考核要求:了解農業科技政策工具和政策評估方法,我國農業科研組織體系及 其特征,我國農業科技體制的改革歷程和政策效果,農業科技領域的重大政策及 其效果,農業科技特派員制度、對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的積極影響;理解農業科技 政策的特征、內涵與目標。 第二十章 農業基礎設施政策 1.考核知識點:農業基礎設施政策的概念、內涵與目標,農業基礎設施政策的投 資方式與方法,我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思路。 2.考核要求:了解農業基礎設施政策的變遷過程、政策效果;掌握農業基礎設施 政策的概念、內涵與目標,農業基礎設施的產品劃分與提供主體之間的關系;學 習農業基礎設施政策的投資方式與方法;認識我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的問 題及其解決思路。 第二十一章 糧食政策 1.考核知識點:糧食、糧食安全和糧食政策的概念,臨時收儲政策、作用,運用 福利經濟學分析工具,分析種糧直接補貼的政策效應。 2.考核要求:了解糧食、糧食安全和糧食政策的概念,糧食政策工具和政策評估 方法,近 10 年來我國實施的主要糧食政策措施及其效果評價,近年來國家實施 的主要糧食直接補貼方式;掌握臨時收儲政策、作用;運用福利經濟學分析工具, 分析種糧直接補貼的政策效應。 第二十二章 農產品質量安全政策 1.考核知識點: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內涵、政策目標、研究方法、政策工具,農產 品質量安全政策的框架和基本內容。 2.考核要求:了解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概念,掌握農產品質量安全政策的分析方法, 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政策的歷史沿革,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政策的現實挑戰和改 革方向,分階段管理的弊端;掌握農產品質量安全政策的框架和基本內容,掌握 我國農產品質量問題的綜合治理思想;結合實例,談綜合治理的重要性。 第二十三章 農業資源與環境政策 1.考核知識點:農業可持續發展政策的含義,農業可持續發展政策的整體框架體 系,我國目前農業可持續發展中面臨的挑戰、政策完善與調試。 2.考核要求:了解目前我國現行的水資源保護政策、退耕還林政策,退耕還林政 策實施過程中,我國糧食生產基本情況的轉折和變化、調整;熟悉農業可持續發 展政策的含義;掌握農業可持續發展政策的整體框架體系,我國目前農業可持續 發展中面臨的挑戰、政策完善與調試。 第二十四章 農村扶貧開發政策 1.考核知識點:貧困的概念,政策工具、研究方法,熟悉我國農村扶貧開發政策 的效果評價,掌握農村扶貧開發政策的特點和局限性,運用農村扶貧開發政策分 析問題。 2.考核要求:了解我國農村扶貧開發政策的演變;掌握貧困的概念、貧困標準的 制定方法,農村扶貧開發政策的特點和局限性;熟悉我國農村扶貧開發政策的效 果評價;運用農村扶貧開發政策分析問題。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2018年大連工業大學341農業知識綜合三考研大綱
下一篇文章: 2018年大連工業大學501專業基礎考研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