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8 年大連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課程名稱:338 生物化學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考生應全面掌握生物化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掌握生命物質的基本變化規律及其調控機 制;掌握生化實驗的基本原理;掌握這些規律的相關性及反應機制,并能用這些理論解釋一 般生命現象及分析和解決生產實踐中出現的一般性問題。 二、考試內容 考試內容涉及面較廣,靜態生化包括糖化學、脂化學、蛋白質化學、酶化學和核酸化學;動 態生化包括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各種物質在體內的主要代謝途徑、合成過程,以及生物體 內的代謝調控方式;分子遺傳學基礎包括遺傳信息傳遞的主要過程,基因工程操作的基礎知 識等。 第一章糖類 1、基本概念:手性碳原子、還原糖、旋光性、變旋現象等; 2、構型的定義和種類; 3、重要單糖、二糖的結構; 4、還原糖的鑒定方法; 5、糖苷和糖苷鍵的定義及其種類; 6、淀粉的糊化和老化概念; 7、淀粉和糖原的結構特點。 第二章脂類 1、基本概念:人體必需脂肪酸、脂肪的皂化值、碘值、脂肪酸敗等; 2、重要脂肪酸的命名和結構; 3、脂肪的結構、性質和功能; 4、磷脂的結構和功能; 第三章蛋白質 1、基本概念:單純蛋白質和結合蛋白質、人體必需氨基酸、等電點、超二級結構、結構域、 單體蛋白質和寡聚蛋白質、變構效應、鹽析與鹽溶等; 2、蛋白質的特征性元素; 3、蛋白質的化學組成、分類及功能的多樣性; 4、氨基酸的結構、紫外吸收和等電點等物理性質及含量測定和分離分析方法; 5、蛋白質的一、二、三、四級結構的概念、作用力及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并舉例重要蛋白 質的結構特點與功能關系; 6、測定蛋白質一級結構的基本步驟; 7、蛋白質的重要理化性質及其應用; 8、蛋白質的變性與復性; 9、蛋白質的沉淀作用; 10、蛋白質分離純化的一般原則和常用的分離方法; 11、蛋白質的含量測定與純度鑒定方法。 第四章酶 1、基本概念:酶、核酶、單成分酶和全酶、輔酶和輔基、單體酶和寡聚酶、多酶體系、酶 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團、激活劑和抑制劑、變構酶、共價修飾酶、酶原和酶原的激活、同工 酶、組成酶和誘導酶、氨肽酶和羧肽酶、激酶、固定化酶等; 2、酶的化學本質; 3、酶催化的特點; 4、酶的分類和命名; 5、酶的作用機制,酶的結構和功能的關系,酶活性中心的特點; 6、酶催化的底物專一性,并用酶作用專一性假說解釋; 7、與酶高效率催化有關的影響因素; 8、酶促反應動力學,包括底物濃度、溫度、pH、酶濃度、激活劑、抑制劑對酶反應速度的 影響;底物濃度的影響包括米氏方程、米氏曲線、米氏常數的意義和應用、米氏常數的求法 等; 9、酶活力和比活力的測定方法和計算過程; 10、酶活性的調節方式; 11、酶的發酵生產及酶工程的定義及應用。 第五章核酸 1、基本概念:核苷、DNA 熔點或 Tm、增色效應、減色效應、退火、限制性核酸內切酶、 質粒等概念; 2、DNA 和 RNA 的化學結構,堿基的組成和結構; 3、核酸的一級結構; 4、DNA 雙螺旋的結構特點; 5、RNA 的主要類型,各自的含量、結構特點和功能; 6、核酸的紫外特征性吸收和測定方法; 7、DNA 的變性和復性; 第六章維生素和激素 1、維生素的概念; 2、典型的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 3、水溶性維生素與輔酶的關系及其主要生物學功能; 4、激素的分類、功能及作用機制。 第七章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 1、生物膜的概念、組成和功能; 2、生物膜的不對稱性及其意義; 3、生物膜分子結構的模型; 4、物質在生物膜中的運送方式。 第八章代謝總論 1、代謝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過程; 2、微生物代謝和發酵的關系; 3、生物氧化的概念; 4、高能化合物的種類和結構特點; 5、電子傳遞鏈(呼吸鏈)的種類、結構特點和電子傳遞過程;呼吸鏈的電子傳遞抑制劑; 6、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概念,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機制;跨線粒體膜的質子梯度 形成機制和 ATP 形成機制;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聯和抑制;P/O 值和其意義; 7、細胞質中 NADH 的氧化機制。 第九章糖類代謝 1、糖類化合物在體內的消化、吸收及轉運; 2、雙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過程; 3、葡萄糖的糖酵解、三羧酸循環(檸檬酸循環)的過程及其生理學意義;葡萄糖糖酵解產 生的丙酮酸去路(包括進一步有氧分解,無氧轉化為乙醇或乳酸的過程);葡萄糖分解代謝 中能量產生特點;糖分解代謝的調控機制; 4、乙醛酸循環過程; 5、糖異生的反應過程和生理意義; 6、乳酸循環; 7、糖原的合成。 第十章脂類代謝 1、脂類在體內的消化吸收和轉運過程; 2、脂肪的酶促水解過程; 3、甘油的氧化分解與轉化; 4、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包括飽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奇數 C 原子脂肪酸的氧化分解);脂肪酸徹底氧化產生能量的計算方法;酮體的生成及利用以及它 們的生理學意義; 5、脂肪的生物合成(原料來源、合成過程等)。 第十一章蛋白質降解及氨基酸代謝 1、 機體對外源蛋白質的消化吸收過程以及蛋白質水解相關酶的作用特點; 2、 氨基酸的脫氨和脫羧機制以及氨基酸分解代謝產物的去路;氨基酸碳骨架在分解代謝中 的去路和生糖氨基酸、生酮氨基酸的種類;由氨基酸衍生的其它重要物質; 3、 氨在血液中的運輸方式和過程; 4、 氨基酸合成中的氨和碳骨架的來源以及由它們合成各種氨基酸的途徑。 第十二章核酸降解及核苷酸代謝 1、 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的從頭合成途徑和補救合成途徑及其生物學意義(包括了解代 謝相關疾病機理); 2、 脫氧核苷酸合成的基本過程; 3、 核酸的分解代謝和相關酶的作用特點; 4、 核苷酸生物合成調控。 第十三章 DNA 生物合成 1、 DNA 復制的概念及其生物學意義; 2、 DNA 復制的半保留復制、半不連續復制和雙向復制的過程和特點; 3、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DNA 復制的主要酶類及其作用特點;DNA 復制的過程; 4、 端粒形成的機制;逆轉錄及逆轉錄酶; 5、 DNA 的損傷與修復及其意義。 第十四章 RNA 的生物合成 1、 參與 RNA 轉錄的物質基礎(如,原料、模板、酶和其它蛋白質因子等)的結構和作用 特點; 2、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RNA 的轉錄過程及其區別; 3、 真核生物的 RNA 轉錄后修飾加工過程和特點。 第十五章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1、 生物遺傳的中心法則; 2、 遺傳密碼及其特點; 3、 mRNA、tRNA、rRNA 和核糖體的結構特點及其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的功能; 4、 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機理、合成過程;多肽鏈合成后的加工修飾和定向輸送。 第十六章代謝的調節與控制 1、 基因表達的概念、特性、方式; 2、 基因表達調控的基本原理; 3、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基因轉錄調節機制; 4、 葡萄糖效應;巴斯德效應; 5、 細胞中糖類、脂類和蛋白質代謝的相互關系。 第十七章基因工程 1、DNA 重組技術,基因工程的概念和基本過程; 2、基因工程常用的工具酶; 3、PCR 技術的概念和步驟。 三、試卷題型及比例 試卷總分 150 分,各題型所占比例如下: 1、名詞解釋 20-30 分 2、結構式 15-25 分 3、簡答題 75-85 分 4、論述題 20-30 分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 3 小時。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