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電子科技大學 2018 年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 3006 電子測試技術及儀器 考試形式 筆試(閉卷) 考試時間 180 分鐘 考試總分 100 分 一、總體要求 全面掌握各種電參量的測量方法、電子測量儀器的組成原理、自動測試技術,以及測試信號處理 與分析方法,具備在測試領域進行科學研究所必須的專業知識。 二、內容 1.測量誤差及數據處理 (1)測量誤差的分類、估計和處理:隨機誤差、系統誤差、粗大誤差。 (2)測量結果的處理步驟,等精度測量和不等精度測量; (3)測量不確定度概念和分類,標準不確定度的 A 類評定方法和 B 類評定方法;測量不確定 度的評定步驟; (4)測量數據的表示方法:一元線性回歸法、端點法、平均選點法、最小二乘法。 2.測量的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 (1)測量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測量的基本原理。 (2)電子測量的實現原理:變換、比較、處理、顯示技術。 (2)計量的基本概念,單位和單位制,基準和標準,量值的傳遞準則。 (3)電子測量的基本對象,測量系統的靜態特性與動態特性。 3.測試信號的處理與分析方法 (1)測試信號的時域分析與處理。 (2)測試信號的頻域分析與處理。 (3)信號的相關分析。 (4)信號濾波與信號重構。 4.基本電參量的測量 (1)電壓、電流、電阻、功率標準。 (2)數字電壓表的測量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標;檢波實現 AC—DC 轉換原理;電流、電壓、阻抗 (AVO)變換技術;A/D 轉換原理:逐次逼近比較式、單斜式雙斜積分式、三斜積分式。 (3)交流電壓的基本參數,串模干擾和共模干擾的概念和抑制措施。 (4)阻抗定義及表示方法,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的電路模型,元件參數的測量原理和方 法概述,儀器分類,水平及應用。 (5)阻抗的模擬測量法:電壓電流法、電橋法、諧振法、變換法(Ω 一 f,Ω 一 T),Q 值測 量;阻抗的數字測量法原理,數字 LCR 測量儀。 (6)功率測量的基本方法。 5.時間與頻率的測量 (1)時間、頻率的基本概念、時間與頻率標準。 (2)頻率和時間的數字測量原理和模擬測量原理。 (3)電子計數器的組成原理,誤差分析。 (4)高分辨時間和頻率測量技術:閘門同步測量技術、內插法、游標法。 (5)微波頻率測量技術,變頻法、置換法。 6.信號波形測量 (1)模擬示波器的組成,CRT 顯示原理,垂直系統和水平系統電路原理; (2)實時取樣和等效取樣原理,取樣示波器組成原理; (3)數字存儲示波器組成和工作原理,特點和指標; (4)利用示波器測量脈沖和正弦信號參數,測量晶體管特性曲線。 7.信號產生技術 (1)信號源的組成及分類,正弦信號源的性能指標。 (2)正弦、脈沖及函數發生器的組成原理。 (3)頻率合成技術的分類、特點和發展。 (4)鎖相環(PLL)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性能,鎖相環的基本形式。 (5)DDS 的基本原理及特點,小數分頻技術,任意波形發生器的組成原理與主要指標。 8.信號分析和頻域特性測量 (1)信號譜分析的內容,頻譜分析儀的分類。 (2)掃頻外差式頻譜儀組成、基本原理、性能指標。 (3)付里葉分析儀(FFT 分析議)的原理,性能指標。 (4)諧波失真度的定義,諧波失真度測量方法,失真度測試儀主要技術指標和組成原理。 9.線性系統頻率特性測量和網絡分析 (1)線性系統的幅頻特性、相頻特性測量,掃頻信號源; (2)網絡分析的基本概念,反射參數、傳輸參數測試。 10.數字系統測試技術 (1)數字系統測試和數據域分析的基本概念,組合電路和時序電路測試方法; (2)數據域測試的應用:誤碼率測試、嵌入式系統測試; (3)邏輯分析儀基本組成原理,狀態分析和定時分析,數據捕獲與觸發跟蹤,多通道數據源 的存儲,數據顯示,主要特點及技術指標。 11.自動測試技術 自動測試系統的組成,測試系統中的通信技術、標準總線、硬件平臺、軟件平臺。 三、題型 填空題 簡答題 分析計算題 綜合應用題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