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吉首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復試科目) 考試科目名稱:普通物理 II(電磁學部分)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00 分,考試時間為 120 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 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為: 靜止電荷的電場 約 40 分 穩恒電流的磁場 約 40 分 電磁感應 電磁場理論 約 20 分 4)題型結構 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約 50 分 證明題,計算題,約 50 分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1、靜止電荷的電場 考試內容 靜電場的基本規律:電荷 庫侖定律 靜電場 高斯定理 電場線 電勢 有導體時的靜電場:靜電場中的導體 封閉金屬殼內外的場 電容器及其電容 帶電體系的靜電能 靜電場中的電介質:電偶極子 電介質的極化 極化電荷 有電介質時的高斯 定理 有電介質時的靜電場方程 電場的能量 考試要求 (1)了解兩種電荷及其相互作用、電荷守恒定律; (2)理解和掌握庫侖定律的適用條件和應用范圍、它的矢量形式及其疊加 原理; (3)掌握電場、電場強度的概念及場的疊加原理,掌握電通量的概念和計 算,理解高斯定理的內涵及其應用,熟練掌握計算電場強度的方法; (4)理解靜電場力做功的性質,掌握靜電場的環路定理、電勢差和電勢概 念; (5)了解電場線的性質及其應用、等勢面及電勢與場強的微分關系; (6)掌握導體靜電平衡的條件及平衡時導體的性質,掌握導體靜電平衡時 的討論方法; (7)掌握封閉導體殼內、外的電場的特點,理解靜電屏蔽的原理及應用; (8)理解和掌握電容器的概念及電容的計算,掌握電容器聯接的基本方法 及計算,掌握處理導體平板組合問題的基本方法; (9)掌握帶電體系的靜電能的概念和帶電導體、電容器的靜電能的計算; (10)理解電偶極子概念,掌握電偶極子激發的電場及外電場對電偶極子的 作用; (11)掌握電偶極模型下的兩種電介質分子及其在外電場中的位移極化和取 向極化這兩種極化方式、極化強度的概念以及極化強度與場強的關系; (12)理解極化電荷與極化強度的定量關系及極化電荷面密度與極化強度的 關系,了解極化電荷體密度與極化強度的關系; (13)掌握電位移的概念,熟練掌握有介質時的高斯定理及其應用; (14)理解有介質時的靜電場方程;掌握電場能量密度的概念和電場能量的計 算。 2、恒定電流的磁場 考試內容 恒定電流的磁場:磁現象及其與電現象的聯系 畢奧-薩伐爾定律 磁場的 高斯定理 安培環路定理 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 磁場對載流導體的作 用 磁介質:磁介質存在時靜磁場的基本規律 順磁性與抗磁性 鐵磁性與鐵磁 質 磁場的能量 考試要求 (1)了解磁性、磁極及其相互作用和電流的磁效應等現象; (2)熟練掌握畢奧-薩伐爾定律及其應用,掌握磁感應強度的概念,了解運 動電荷的磁場; (3)掌握磁通量的概念和計算,理解磁感應線及其性質,了解磁場的高斯 定理; (4)熟練掌握安培環路定理及其應用,理解磁場的性質; (5)掌握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的一般規律,理解霍爾效應及其應用, 了解回旋加速器、湯姆孫實驗等的簡單原理; (6)掌握安培力公式、任意平面閉合電流的磁矩及其在外磁場中的磁力矩 的概念; (7)熟練掌握磁場強度的概念和有磁介質時的環路定理,理解磁介質的磁 化規律,了解靜磁場與靜電場方程的對比; (8)理解順磁性和抗磁性的特點;了解鐵磁質的磁化性能、鐵磁質的分類 和應用以及鐵磁性的起因; (9)掌握磁場能量密度和磁場能量的概念。 3、電磁感應 電磁場理論 考試內容 電磁感應:電磁感應現象及規律 動生電動勢 感生電動勢和感生電場 自 感和互感 磁能 電磁場和電磁波:位移電流與麥克斯韋方程組 平面電磁波 電磁場的能量 密度和能流密度 考試要求 (1)理解電磁感應現象,掌握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和楞次定律; (2)熟練掌握動生電動勢的計算,理解動生電動勢與洛倫茲力的內在聯系, 了解交流發電機的原理; (3)掌握感生電動勢與感生電場概念,掌握感生電場的性質及計算感生電 場和感生電動勢的方法,了解電子感應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4)掌握自感電動勢和自感系數的概念及其計算,掌握互感電動勢和互感 系數的概念及其計算; (5)掌握自感線圈的磁能概念,了解互感線圈的磁能概念; (6)掌握位移電流、位移電流密度的概念,掌握麥克斯韋方程組的積分形 式; (7)了解平面電磁波的性質和能流密度的概念。 三、參考書目 [1] 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學》(第七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 梁燦彬等.電磁學(第二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漆安慎,杜嬋英.普通物理學[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4. [4] 張三慧.大學物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5] 劉玉璽等.大學物理通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