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吉首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839] 考試科目名稱:課程與教學論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為: 知識部分 約 60 分 能力部分 約 45 分 應用部分 約 45 分 (四)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4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20 分 辨 析 題:3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30 分 簡 答 題:4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40 分 分析論述題:3 小題,每小題 20 分,共 60 分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一)考試內容 1.課程與教學研究的歷史發展 (1)課程研究的歷史發展 科學化課程開發理論的早期發現:博比特與查特斯的貢獻;科學化課程開發 理論發展的里程碑:拉爾夫·泰勒的貢獻;學科結構運動與學術中心課程;實踐 性課程開發理論;課程領域的概念重建:追求“解放興趣”。 (2)教學研究歷史發展 啟蒙時期教學論的確立:拉特克與夸美紐斯的貢獻;啟蒙時期教學論的發展: 盧梭與裴斯泰洛齊的貢獻;19 世紀教學論的發展:赫爾巴特的教學論;現代教 學論發展的里程碑:杜威的教學論;20 世紀教學研究的發展線索。 (3)課程與教學的涵義 課程的涵義;教學的涵義。 (4)課程與教學的關系 現代教育中課程與教學的分離;課程與教學分離的認識論根源:二元論;20 世紀課程與教學整合的第一次努力:杜威的貢獻與局限;20 世紀課程與教學重 新整合:“課程教學”的理念。 2.課程開發與教學設計的基本模式 (1)課程開發的基本模式 目標模式;過程模式。 (2)教學設計的基本模式 認知取向的教學設計模式;行為取向的教學設計模式;人格取向的教學設計 模式。 3.課程與教學的目標 (1)課程與教學目標的涵義與功能 課程與教學目標的涵義;課程與教學目標的功能。 (2)課程與教學目標的基本取向 “普遍性目標”取向;“行為目標”取向;“生成性目標”取向;“表現性 目標”取向;四種課程與教學目標取向的比較。 (3)課程與教學目標的確定 課程與教學目標的基本來源(課程開發的基本維度);確定課程與教學目標 的基本環節。 4.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的選擇 (1)課程內容的選擇 課程選擇的基本取向;課程選擇的基本環節。 (2)教學方法的選擇 教學方法的本質;教學方法的基本類型;教學方法的選擇。 5.課程與教學的組織 (1)課程組織的涵義與基本標準 課程組織的涵義;課程組織的基本標準。 (2)課程組織的基本取向 學科取向的課程組織;學生興趣和發展取向的課程組織;社會問題取向的課 程組織;混合取向的課程組織。 (3)課程類型及其組織結構 學科課程與經驗課程;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核心課程與邊緣課程;必修課 程與選修課程;直線式課程與螺旋式課程;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 (4)教學組織 班級授課組織;個別化教學組織;教學過程的組織。 5.課程實施與教學過程 (1)課程實施的涵義與研究價值 課程實施的涵義;課程實施的研究價值。 (2)課程實施的基本取向 忠實取向;相互適應取向;課程創生取向;三種取向的比較及啟示。 (3)課程實施的基本模式 “研究、開發與傳播”模式;蘭德課程變革動因模式;課程變革的情境模式。 (4)影響課程實施的因素 課程變革的特征;學區的特征;學校的特征;外部環境的特征。 (5)教學過程的本質 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以課堂為主渠道的交往過程;教學過程是教學認識過 程與人類一般認識過程的統一;教學過程是教養與教育的統一。 (6)課程實施與教學設計 課程實施與教學的關系;從課程實施的基本取向看教學設計。 7.課程與教學的評價 (1)課程與教學評價的涵義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定義;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對象;課程與教學評價中的價值 與判斷;課程與教學評價的方法;課程評價與課程開發、課程研究。 (2)課程與教學評價的歷史發展與取向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歷史發展;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取向。 (3)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功能與類型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功能;課程與教學評價的類型。 (4)課程與教學評價的模式觀 評價的模式及其指標;幾種典型的評價模式。 8.課程與教學研究的發展趨勢 (1)課程研究與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 課程研究的一般趨勢;20 世紀世界課程改革的基本價值取向;世界課程改 革的發展趨勢;中國課程改革的未來走向。 (2)教學研究的發展趨勢 教學研究的一般趨勢;建構主義教學觀及相應的教學模式。 (二)考試要求 1.掌握課程與教學論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 2.理解課程與教學論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 3.運用課程與教學論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來分析和解決課程教學現實問題。 三、參考書目 張華著:《課程與教學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