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MPA 課程大綱 課程名稱:勞動關系學 任課教師:喬健 課程性質:專業核心課 授課對象:公共管理專業(勞動關系方向)2013 級研究生 學分學時:2 學分,32 學時 課程簡介: 《勞動關系學》屬于公共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亦是勞動關系方向的導論課 程,引領專業方向課程,在課程體系中處于承上啟下的地位。本課程是研究勞動 關系的存在及其運行一般規律的學科。它主要研究勞動關系的存在、勞動關系的 構成、勞動關系的運行和勞動關系的調整。包括勞動關系的環境、勞動關系的主 體、勞動關系的運行和協調以及勞動關系的矛盾處理。本課程側重對勞動關系問 題的基本理論和框架進行說明,給學生提供觀察、分析勞動關系問題的基本方法 和角度。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掌握勞動關系的基本原理和一般分析方 法,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程及日后的實際工作奠定理論基礎。 本課程的內容包括:緒論:勞動關系的概念、目標、學派和方法;勞動關系 結果:環境和個體因素的影響;中國勞動關系的轉型發展;勞動關系主體:勞動 者,工會,雇主和政府;勞動合同法與勞動合同制度;工資集體協商的制度與實 踐;產業民主與職代會制度;勞動爭議和群體性事件處理的制度和實踐;結論: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課程目標: 1.首先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課程的性質、任務及其研究對象,全面了解課程 的體系、結構、邏輯關系,對勞動關系學有一個總體認識和把握。從理論上知曉 勞動關系學在相關學科當中的位置及其邏輯關系;在實踐層面,掌握勞動關系學 所提供的思維框架與科學方法。 2.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勞動關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 方法,同時了解學科發展的最新理論與發展趨勢。為進一步的學習和深造打下堅 實的基礎。 3.在教學的全過程始終注意緊密聯系實際,引領學生學會分析涉及勞動關 系問題的相關案例,解決實際問題,把學科理論的學習融入對勞動關系現實問題 的研究和認識之中,切實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課程的核心內容, 為使自己成為勞動關系管理、協調、矛盾處理及科學研究方面的專門人才打下堅 實的基礎。 講授方式:課堂講授與案例分析、討論相結合,輔以實地參觀訪問。 2 課程要求及考核方式: 為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學生應閱讀教師布置的各章參考文獻,保證出勤并 積極參與課程討論、認真完成作業??己朔绞綖槠谀╅]卷考試。 課程成績構成: 課程成績由兩部分構成:平時成績(出勤、討論、作業)40 分 + 期末成績 (閉卷考試)60 分 = 100 分 教材及參考書目: 常凱主編:《勞動關系學》,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2005 年版。 常凱主編:《中國勞動關系報告》,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2009 年版。 約翰·巴德著:《勞動關系:尋求平衡》,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3 年版。 馮同慶主編:《勞動關系理論》,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2009 年版。 衛民 許繼峰著:《勞資關系:平衡效率與公平》,臺灣:前程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 2009 年中文第二版。 卡茨 科錢 科爾文著:《集體談判與產業關系概論》,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10 年版。 Greg Bamber 等主編:《國際與比較雇傭關系:全球化與變革》,北京大學 出版社 2012 年版。 理查德·海曼著:《勞資關系:一種馬克思主義的分析框架》,中國勞動社 會保障出版社 2008 年版。 李德齊主編:《中國勞動關系學》,中國工人出版社 2007 年版。 李琪編著:《產業關系概論》,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2008 年版。 丹尼爾·奎因·米爾斯著:《勞工關系》,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0 年版。 基思·懷特菲爾德等編:《產業關系研究方法》,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2005 年版。 Budd, John W., Labor Relations: striking a balance, 3rd ed. (Boston: McGraw-Hill/Irwin, 2010). Edwards, Paul ed., Industrial relations: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 Blackwell Publishing, UK, 2003. Blyton, Paul, ed., The SAGE handbook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8. Larson, Simeon, and Bruce Nissen (eds.), Theories of the Labor Movement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7). Brown, W. The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workplac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Dunlop, J. T. 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s (2nd.).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3/1958). Hyman R. Understanding European Trade Unioni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2001). Katz, H. C., W, Lee & J, Lee. The New Structure of Labor Relations: Tripartism and Decentralization.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4). Kochan, T. A. Collective Bargaining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from Theory to Policy and Practice, (INC: R. D. Irwin,1980). Kochan, T. A., Katz, H. C. & McKersie, R. B.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Industrial Relations. (New York: Basic Books,1986). 3 Walton R. E. and McKersie R. B. A Behavioral Theory of Labor Relations.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65). Webb, S. and Webb, B. Industrial Democracy.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1914). 課程框架: (說明:授課時間按照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2013-2014-1 學期的校歷安排) 序號 教學內容 總學時 講授 實踐(討論、案例分析、模 擬實戰。探訪等) 備注 1 勞動關系學緒論 4 3 1 課時討論:辨析你的勞動關 系觀點 2 勞動關系結果:環境和 個體因素的影響 4 3 1 課時案例分析:近年工人工 資上漲的原因? 3 中國勞動關系的轉型與 發展 4 3 1 課時案例分析:不同所有制 企業勞動關系的特點 4 課堂討論:勞動關系主 體的特征 2 2 課時學生陳述,教師小結 5 勞動合同法與勞動合同 制度 4 3 1 課時案例討論:經濟性裁 員;勞務派遣 6 工資集體協商的制度與 實踐 4 3 1 課時案例討論:行業協商 7 產業民主與職代會制度 4 3 1 課時案例討論:職代會的權 限和作用 8 勞動爭議和群體性事件 處理的制度和實踐 4 3 1 課時案例討論:罷工如何治 理? 9 結語:構建和諧勞動關 系 2 2 合計 32 23 9 第一講 當代勞動關系:概念、目標、學派和方法 時 間:2013 年 9 月 18 日 主要內容:了解勞動關系的概念和特點,以及它的層級結構和不同名稱;界定勞 動關系的目標,即效率、公平和聲音;描述勞工問題的主要特征,以及為解決這 一問題所形成的四個勞動關系學派的主要觀點;討論勞動關系的學科發展、專業 特點和研究方法。 案例討論:南海本田罷工——如何治理愈演愈烈的勞資沖突,構建和諧勞動關 系? 第二講 勞動關系結果:環境和個體因素的影響 時 間:2013 年 4 主要內容:理解勞動關系的結果是雇傭環境和個體行為決策特征的產物;分析雇 傭環境和個體行為決策的基本因素;討論倫理道德在研究、實踐和勞動關系中的 重要性;鑒別主要的道德理論的核心因素和它們對勞動關系的意義。 案例討論:近年工人工資上漲的原因? 第三講 中國勞動關系的轉型與發展 時 間:2013 年 主要內容:把握勞動關系轉型的涵義;了解計劃經濟條件下我國勞動關系的特點; 理解改革以來影響勞動關系轉型的諸多因素;重點掌握轉型時期我國勞動關系主 要特點;比較不同所有制類型企業勞動關系的特點。 案例討論:不同所有制企業勞動關系的特點。 第四講 課堂討論:勞動關系主體的特征 時 間:2013 年 主要內容:辨析勞動者的概念和特點,了解改革以來影響我國工人階級發展變遷 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掌握工人階級的內部結構,概括當前勞工階層的社會狀況, 分析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了解組織權的概念及相關理論,重點掌握我國對勞動 者組織權的法律保障,闡述中國工會組建的主要經驗和作用,分析存在的問題與 改革對策。了解雇主的基本概念和內涵,雇主的權利和義務,雇主組織的形式和 特征、雇主組織在勞動關系中的作用,以及中國雇主和雇主組織的現狀。了解國 家的主要特征,國家介入勞資關系的理論,勞工行政的定義及范圍,勞工行政在 勞資關系中的作用,勞工行政的管理架構及其職能,勞工行政組織和服務的新趨 勢。 案例討論: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圍繞四個勞動關系主體,結合案例分別陳述,教 師進行點評、小結。 第五講 勞動合同法與勞動合同制度 時 間:2013 年 主要內容:了解勞動合同的制度缺失和立法背景;掌握勞動合同的訂立,勞動合 同的履行和變更,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的法律規范;了解工會在勞動合同中的 作用及對勞務派遣的法律規制;勞動合同法對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和勞動關系管理 的影響。 案例討論:試用期;經濟性裁員;勞務派遣。 第六講 工資集體協商的制度與實踐 時 間:2013 年 主要內容:了解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我國集體協商制度的特點;集體協商 和集體合同制度的法律規制;工資集體協商的理論與實踐,協商談判的策略與技 巧;集體協商對工資的影響效果;集體協商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案例討論:杭芝機電;武漢餐飲;邳州板材。 5 第七講 產業民主與職代會制度 時 間:2013 年 主要內容:了解產業民主和員工參與的概念、形式、作用及局限;企業民主管理 在中國的實踐與發展;重點把握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性質、特點和權限;如何創 新和完善職代會制度。 案例討論:中國網通職工參與治理的制度;德國的共決制。 第八講 我國勞動爭議和群體性事件處理的制度和實踐 時 間:2013 年 主要內容:了解勞動爭議:中國的法律規定和概念界定;中國勞動爭議的處理機 制;中國勞動爭議處理的現狀特點、存在問題及發展趨向;勞動爭議調解的技術 步驟和工作技巧;勞動者群體性事件及其治理。 案例討論:2005 年大連日企大罷工:如何治理罷工。 結語: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時 間:2013 年 主要內容:了解和諧勞動關系的概念、特點;影響當代勞動關系的主要因素;中 國特色的和諧勞動關系新政體制的主要內涵,體制改革發展的前景。 案例討論:2011 年全國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總結表彰暨經驗交流會;各省的和諧 勞動關系評比標準。 2013 年 8 月 22 日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