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中共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 2016 級戰略哲學專業 《發展哲學》教學大綱 課程主持人焦佩鋒 發展哲學就是通過對發展的概念、觀念、條件、思潮和實質的梳理,使學員達到探尋發 展規律、明確發展方向、堅定發展信心的目的。 第一講發展哲學研究概述 一、發展 (一)日常生活意義上的發展 (二)哲學意義上的發展 (三)發展理論意義上的發展 二、發展觀 (一)發展觀的內涵 (二)發展觀的基本問題 (三)發展觀的歷史演變 三、科學發展觀* (一)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歷史背景 (二)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 (三)科學發展觀的實踐機制 思考題: 1、什么是發展、發展觀和科學發展觀? 2、發展觀經歷了什么樣的歷史形態演變? 3、為什么說科學發展觀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實踐基礎和群眾基礎? 4、制約科學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第二講國外發展思潮研究 一、國外發展思潮概述 (一)文化(文明)驅動論 (二)創新驅動論 (三)經濟成長論 (四)制度驅動發展論 (五)現代化理論 (六)增長極限論 (七)可持續發展論* (八)以人為中心的綜合發展論 (九)知識經濟論 (十)再現代化論 二、國外發展思潮嬗變的規律性 國外發展思潮之間并不是一種替代關系,而是一種交互影響的關系,其演進的基本趨勢: 2 (一)從經濟增長到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再到人類發展 (二)從物到人,把人的發展最終確定為發展的根本目標 (三)從歐美中心主義到發展道路的多樣化 (四)從發展速度到發展代價,逐步關注發展的負面效應 三、國外發展思潮的理論關注點 (一)就發展思潮變革的動力看,有基于總結發展經驗提出的(實然);有針對發展中 的問題而提出的(批判);有著對社會發展趨勢提出的(可能);有針對全人類共同面臨的 問題而提出的(應然) (二)提出這些發展觀念的人,主要是一些學術造詣較深的西方學者 (三)每一種觀念都以一種發展思潮的形態不僅對西方社會各界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而且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亦產生了重要影響 (四)研究國外發展思潮,對于我們完善發展理念,實踐科學發展觀具有重要的借鑒 意義 思考題: 簡述西方可持續發展思潮的基本理論觀點。 第三講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思想 一、馬克思主義視野中的“發展” (一)人類對“發展”一詞的認識過程 (二)啟蒙主義發展觀 (三)發展觀內涵的演變 二、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思想* (一)社會:理解馬克思主義的關鍵詞 (二)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思想的內容: 1、“社會是個有機體”,包含“四種生產” 2、社會發展的主體:人 3、社會發展的動力:社會基本矛盾* 4、社會發展的形式:多樣性、曲折性 5、社會治理的方式:革命+改良 6、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共產主義 三、當代中國社會的發展現狀及出路 (一)問題: 1、理論層面:理想信念喪失: 缺乏理論自信;倫理價值失序:傳統倫理退位 2、現實層面:缺乏道路和制度自信 經濟領域:發展=GDP 增長=規模、數量;社會領域:收入懸殊,分配不公; 文化領域:魚龍混雜,感官至上;政治領域:民主不夠,法治不力 3、出路:強化三個自信 理論自信: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并舉;道路自信: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和 改旗易幟的邪路;制度自信: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具體制度的有效結合上下功夫 思考題: 1、啟蒙運動所建立的發展觀念的思想實質是什么? 3 2、馬克思主義在社會發展的動力問題上主要的觀點是什么? 3、提升對當代中國發展道路的信心應該以什么為支撐? 第四講發展戰略研究 一、“戰略”的概念及其理論 (一)“戰略”的含義及用法 (二)戰略的種類 (三)戰略的特征 (四)制定戰略的重要意義 (五)戰略思維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則* 二、社會發展戰略及其歷史演進 (一)發展與增長的關系辨析 (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總體戰略目標 (三)我國現代化戰略提出的過程 三、當前中國社會的發展戰略 (一)總戰略:科學發展觀 (二)科學發展觀所體現的社會發展戰略* (三)科學發展觀中的戰略思想與系統思想 思考題: 1、戰略思維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則有哪些? 2、如何運用戰略思維方法來理解把握科學發展觀? 第五講發展倫理研究 一、發展倫理的產生及其歷史演變 (一)從生存倫理到發展倫理 1、本體論 Vs 生存論 2、生存倫理 Vs 發展倫理 3、人的需要&時代的需要 (二)從傳統經濟發展觀到現代生態倫理發展觀 1、傳統的經濟發展觀及其 3 個假設: 2、對傳統的經濟發展觀 3 個假設的判定 3、現代生態倫理發展觀 (三)從生態倫理發展觀到人的可持續發展觀 1、對現代生態倫理發展觀的評價 2、是否要回到傳統經濟發展觀? 3、人的可持續發展觀 二、發展倫理的哲學基礎* (一)發展本身不具有天然合理性 (二)能夠做不等于應當做 (三)人不是發展的唯一主體 三、發展倫理的基本問題* (一)“能”與“應當”,即:我們的能力及其實踐后果是否是天然合理的、有價值的、 善的, 即應該的? 4 (二)發展的終極價值,即:幸福是什么? 四、發展倫理的實質與價值* (一)人為什么需要道德? (二)發展倫理學的理論實質是追尋發展合理性。 (三)發展倫理學的價值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人與人和諧共生、人與自身和諧 發展 思考題: 1、發展倫理的基本問題是什么? 2、發展倫理的哲學基礎是什么? 3、發展倫理的價值和意義有哪些? 第六講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 一、科學與技術* (一)科學的本質與特征 (二)技術的本質與特征 (三)科學和技術的區別與聯系* 二、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 (一)古代科學技術與社會 (二)近代科學技術與社會 (三)現代科學技術與社會 三、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一)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促進 (二)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沖擊 (三)如何看待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思考題: 1、科學和技術是何種關系? 2、如果看待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第七講公平正義與社會發展 一、論公平正義 (一)什么是正義 (二)正義與公平 (三)正義與平等 二、對正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的邏輯-歷史考察 (一)古希臘正義觀與古代社會 1、梭倫改革與其正義觀 2、柏拉圖理想城邦中的正義理論 3、亞里士多德論正義的社會作用 (二)中古-近代正義觀與社會發展 1、基督教正義觀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2、自然法視角下的正義與社會 3、權利視角下的正義與社會 5 4、馬克思的正義觀 (三)現當代正義理論與社會發展 羅爾斯的正義理論 三、公平正義與和諧社會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義理論的發展 (二)正確評價和合理吸收西方正義理論 (三)維護公平正義的基本點 思考題: 1、公平正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2、如何正確評價西方的正義理論? 第八講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 一、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提出 (一)可持續發展理論提出的歷史背景 1、西方現代化進程中的歷史問題 2、西方發達國家的歷史性探索及其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提出 (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時代要義* 1、可持續發展重構了主客體的互動關系 2、可持續發展反映了人與自然和諧的現實訴求 二、生態文明理論的形成:* (一)生態文明理論的含義與內涵 1、生態文明理論的含義:出發點、落腳點、技術手段 2、生態文明理論的涵義(三觀):思想認識高度、生產生活方式、制度建設層 面 (二)生態文明的歷時性考察 1、人類文明歷程的跨越 2、生態文明的轉型 (三)生態文明的共時性考察 1、四種文明形態及其相互關系 2、生態文明建設的本質需求 三、堅持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時代性與重要性 (一)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面臨的現實性挑戰 1、國際社會的壓力 2、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內生性問題 3、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的嚴峻形勢 (二)生態文明假設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相互關系 1、生態文明揭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深刻內涵 2、可持續發展戰略展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多元價值取向 四、關于中國現階段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難題 1、觀念滯后阻礙綠色技術創新 2、利益瓶頸制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 3、管理碎片化影響生態可持續發展 6 (二)如何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可持續建設的新時代 1、突破口:實現科技創新 2、著力點:推進三個解放 (1)進一步解放思想,挖掘人類道德理性 (2)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完善市場機制 (3)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引導公眾積極參與 3、保障點:完善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力機制 結語: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 思考題: 1、從歷時性角度將生態文明作為獨立的新階段能否成立?為什么? 2、2007 年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 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2012 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請結合以上論述,談談你對“只有山川秀美的現代化, 沒有窮山惡水的現代化”這句話的理解。 3、“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一切活動需要對制度負責、需要做到規范優先、需要確保制度的 執行力,從而維護制度的嚴肅性”。這段論述重在強調制度體系建設的根本在于其內含的可 操作性,試問:在當前的社會歷史背景下,我們應如何更好地實現生態文明頂層設計的實踐 化? 第九講互聯網思維與社會發展 一、什么是互聯網思維 (一)互聯網思維的興起:互聯網與互聯網思維 (二)互聯網思維的特征 (三)互聯網思維應用的典型案例與理解誤區 二、科技?文化?人* (一)科技與社會 (二)文化與社會 (三)作為意識形態的互聯網思維* 三、互聯網思維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一)互聯網思維與經濟發展 (二)互聯網思維與社會交往重構* (三)互聯網思維與文化引領 思考題: 1、互聯網思維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傳統思維的差異是什么? 2、互聯網思維影響社會發展的機制是什么? 3、生活中有哪些互聯網思維應用的實例? 第十講社會發展與人的解放 一、人與社會的關系 (一)人的本質 (二)社會的本質 (三)人與社會的關系 7 二、社會發展的實質* (一)發展的實質* (二)發展的條件 (三)發展的內容 三、人類解放的可能性與現實性* (一)“異化”與馬克思主義 (二)“自由”與馬克思主義 (三)“社會批判”與馬克思主義 (四)政治解放與人類解放* 思考題: 1、社會發展的實質是什么? 2、馬克思主義在人的解放問題上持何種觀點?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中共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2016級第2學期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學大綱——李海青
下一篇文章: 中共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2016級第2學期戰略哲學專業《戰略學基礎理論》教學大綱——胡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