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中共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 2015 級戰略哲學專業 《應用哲學》教學大綱 課程主持人朱輝宇 (注:打星號的重點掌握) 第一章人力資本與知識經濟 一、人力資本理論的形成及其主要內容* (一)人力資本理論的產生 (二)人力資本的性質與特點 二、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 (一)人力資本是生產力中的核心要素 (二)人力資本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和動力 三、人力資本是知識經濟的首要資本 (一)人力資本是知識經濟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基礎 (二)知識經濟需要勞動主體具有高質量人力資本 (三)大力提高人力資本質量:中國應對知識經濟挑戰的根本對策 思考題: 1、什么是人力資本,它有什么特點? 2、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有什么關系? 3、發展人力資本對發展中國家有何重要意義?中國應對知識經濟應該采取什么對 策? 第二章市場經濟與道德建設 一、市場經濟與道德建設的辯證關系 (一)市場經濟與道德進步相互關系的諸多爭論 (二)唯物史觀對兩者辯證關系的科學把握 二、市場經濟的發展及其對道德建設的影響 * (一)市場經濟基本原則的確立及其道德尺度(尊重所有權、獨立、平等、自由、公 平、正義等) (二)市場經濟對社會發展及道德進步的影響具有兩重性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建設的新特征與新問題 三、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道德規范體系 * (一)市場經濟環境下道德建設的多元性與層次性 (二)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建設的制度保障與調控機制 (三)市場經濟背景下道德建設的傳統根基與外來借鑒 思考題: 1、市場經濟對道德建設的影響為什么具有兩重性? 2 2、如何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建設的多樣性與層次性? 第三章政治哲學與公平正義 一、政治哲學及政治哲學視野下的公平正義 * (一)政治哲學的含義 (二)公平正義的辭源分析 (三)五種正義觀的簡介:等級正義觀、權利論正義觀、功利論正義觀、社群主義正 義觀、公平正義觀 二、當代中國公平正義的現狀與問題 * (一)總體現狀的基本判斷:取得重大進展 (二)問題一:公民基本自由、基本權利保障仍不充分 (三)問題二:經濟和社會利益分配上存在突出問題 三、我國公平正義問題根源探析 (一)法治建設滯后 (二)社會建設嚴重滯后 (三)頂層設計不夠 四、我國公平正義問題的應對思路 (一)以公平正義為原則進行總體性的制度設計 (二)加強法治建設保障人民基本自由與權利 (三)加大經濟和社會利益分配的社會調節力度 思考題: 1、公平正義觀的基本內涵? 2、如何有效推動公平正義的實現? 第四章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 一、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兩個基本目標的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 * (一)民主政治與社會主義 (二)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 二、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的正相關性 (一)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產生的同源性 (二)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價值的契合性 三、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的負相關性 (一)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的差異性 (二)市場經濟對民主政治運行的潛在危險 (三)民主政治對市場經濟運行的潛在危險 四、關于推進市場經濟和政治民主建設的幾點思考 (一)從戰略高度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二)樹立邊界意識:按經濟規律搞經濟,按政治規律搞政治 (三)培育權力和資本的制約力量:公共領域與公民個體 思考題: 3 1、如何看待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 2、為什么市場經濟的發展必然提出建設民主政治的要求? 第五章政治經濟學的中國實踐 一、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 * (一)理論起源 (二)概念闡釋 (三)基本原理 二、政治經濟學的當代發展 (一)政府論與市場論 (二)經濟管理論 (三)政治市場論 (四)民主與經濟 (五)金融危機與政治經濟學 三、政治經濟學在中國 (一)建設時期的經濟實踐 (二)改革開放的經濟邏輯 (三)經濟全球化與中國話語權 思考題: 1、簡述勞動價值論的主要觀點,并分析生產要素如何參與社會財富創造? 2、如何用政治經濟學分析國家推進供給側改革? 第六章中國消費社會問題研究 一、消費社會的理論基礎 * (一)消費社會概念的起源 (二)消費社會的基本特征 (三)消費社會的基本邏輯 二、消費與生產的后現代對話 (一)生產之鏡:對生產的反叛 (二)消費邏輯與后資本主義 (三)消費邏輯與社會的符號化景觀 (四)對消費社會的解構與批判 三、消費社會與中國 (一)消費在中國的獨特形式 (二)消費社會在中國的文化投射 (三)消費與當代中國社會的文化重塑 (四)消費與中國國家意識形態的對沖 思考題: 1、簡述商品的符號價值被構建的原因? 2、簡述當代中國社會的消費文化特征? 4 第七章經濟哲學前沿問題研究 一、經濟哲學的研究對象 (一)研究社會經濟系統,提供系統化理論化的經濟世界觀 (二)探討經濟學的前提和基本概念 (三)揭示經濟活動的本質和一般規律 (四)對經濟生活進行哲學反思,為處理好若干重大經濟關系提供原則 二、經濟哲學緣何興起 (一)時代發展的要求 (二)哲學發展的需要 (三)經濟學變革的需要 (四)經濟學與哲學交融的歷史傳統 三、經濟哲學的研究方法 * (一)堅持以唯物史觀為指導 (二)堅持唯物辯證的分析方法 (三)堅持以經濟問題為導向 四、經濟哲學研究的問題域 (一)勞動、資本、權力關系問題 (二)所有制、產權與經濟體制改革 (三)經濟效率與社會公平 (四)市場機制與宏觀調控 (五)發展與代價 (六)經濟新常態與全面深化改革 (七)世界經濟格局及其發展態勢 (八)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 思考題: 1、試論述經濟學與哲學交融的歷史傳統。 2、談談你對經濟新常態的認識? 第八章市場宏觀調控的辯證法 一、社會主義本質與市場經濟體制選擇 (一)什么是社會主義? (二)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 (三)中國選擇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性 二、發揮市場機制基礎性作用 * (一)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征 (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歸納提出的三種“成功”的市場經濟模式 (三)“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與完善 三、經濟新常態下改善宏觀調控的思路 (一)實行差別性的宏觀調控 5 (二)實行有彈性的宏觀調控 (三)實行經濟性的宏觀調控 (四)實行法治性的宏觀調控 (五)實行預警性的宏觀調控 (六)實行補救性的宏觀調控 思考題: 1、社會主義為什么要搞市場經濟?它的邏輯起點在哪兒? 2、談談你對“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的理解。 第九章經濟學研究與哲學研究 一、研究經濟學與哲學關系的模式* (一)哲學凌駕于經濟學之上 (二)經濟學無視形而上學 (三)經濟學與哲學交融互通 二、經濟學研究對哲學創新的啟發——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例 (一)實踐概念* (二)物質概念及拜物教理論 (三)哲學基本問題 三、哲學探討對經濟學研究的范導性 (一)反思經濟學的理論前提和基本概念* (二)分析經濟現象和經濟學中概念之間的關系 (三)闡釋社會經濟活動規范 思考題: 1、思想家對經濟學與哲學關系的認識變遷的原因是什么? 2、馬克思主義如何從經濟學研究中生發出哲學創新? 3、如何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現代經濟學中的人性論假設? 第十章文化工業批判研究 一、什么是文化工業批判理論* (一)《啟蒙辯證法》與文化工業批判理論的提出 (二)文化工業的特點 (三)文化工業的社會影響 二、文化工業批判的理論來源* (一)康德的美學思想 (二)馬克思的拜物教理論 (三)韋伯的工具理性批判 三、文化工業批判理論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意義 (一)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二)如何借鑒文化工業批判理論發展文化產業* 6 思考題: 1、文化工業批判理論產生的社會背景? 2、文化緣何不能工業化? 3、個人應該如何度過閑暇時間?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