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中共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 2015 級北京(國關)班國際政治專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教學大綱 課程主持人:王紅續 一、建國初期新型外交的確立 一、國際局勢的演變與外交決策 (一)國際冷戰局面的形成與發展 (二)國內局勢的演變 (三)毛澤東的外交決策 二、毛澤東訪蘇與中蘇結盟 (一)毛澤東首次訪問蘇聯 (二)周恩來主持中蘇修約談判 (三)中蘇同盟關系的建立及其意義 三、“另起爐灶”方針的實施 (一)外僑外的設立及工作 (二)外交部和將軍大使的選調 (三)建交談判的展開 四、“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方針的實施 (一)政治軍事上的清掃 (二)文化上的清掃 (三)對帝國主義在華經濟勢力的清理 五、朝鮮戰爭期間的外交斗爭 (一)朝鮮戰爭爆發前后的中朝蘇三角關系 (二)朝鮮戰爭初期在聯合國的斗爭 (三)朝鮮戰爭中后期的和談 思考題: 1、毛澤東訪問蘇聯的戰略意義是什么? 2、“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方針的內涵與實施過程是什么? 3、朝鮮戰爭期間中國外交斗爭的特點是什么? 二、五十年代中后期中國外交的拓展 一、日內瓦會議與中國對西歐關系的改進 (一)日內瓦會議的過程與中國外交成就 (二)中英關系的改善與代辦級外交的建立 (三)打破西方對華經濟封鎖的努力與成效 二、亞非會議與中國對發展中國家外交的拓展 (一)亞非會議與中國的外交努力 (二)中國與亞非拉發展中國家關系的迅速發展 三、50 年代中后期微妙的中蘇關系 (一)蘇共二十大后中蘇分歧開始顯現 2 (二)毛澤東第二次訪蘇 (三)中蘇分歧的擴大 四、臺灣與中美關系 (一)第一次臺海危機 (二)中美大使級會談 (三)金門炮戰與中美關系 思考題: 1、日內瓦會議在新中國外交史上的意義是什么? 2、中國如何打破西方對華經濟封鎖? 3、中國如何在支持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中發揚國際主義精神? 4、在兩次臺海危機中毛澤東如何正確處理中美關系? 三、六十年代中國外交面臨的困境 一、“兩個拳頭打人”時期的國內外形勢 (一)國家身份和國家利益的變遷 (二)中國對國際國內形勢的基本判斷 二、中國國際關系的急劇惡化 (一)革命外交與“四面受敵”的被動處境 (二)中印關系惡化與中印邊境戰爭 三、中蘇關系惡化 (一)國際形勢緩和背景下中蘇共同戰略利益的弱化 (二)中蘇兩黨關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理論的論戰 (三)國家主權問題上的控制與反控制 思考題: 1、國家身份的變遷如何根本影響中國的國家利益? 2、“兩個拳頭打人”的形成背景和具體內容? 3、中蘇關系惡化的具體原因是什么? 四、中美和解與重返聯合國 一、“一條線”時期的國內外形勢 (一)中國對 70 年代國際形勢的分析及“三個世界劃分”理論 (二)“一條線”戰略的具體內容 二、中美關系緩和與建交 (一)中美關系的結構性矛盾 (二)中美關系的利益交集 三、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曲折歷史 (一)中國的國際組織和多邊外交戰略 (二)中國對聯合國事務的逐步深入和全面展開 思考題: 1、一條線戰略的形成背景和具體內容? 2、中美和解對中國外交的戰略意義是什么? 3 3、以聯合國為例,分析中國的國際組織和多邊外交戰略? 五、80 年代中國外交新局面的展開 一、新時期中國外交的轉型 (一)黨和國家工作重心的轉移 (二)有利的國際環境 (三)外交轉型的特點 二、大國關系的調整 (一)中美關系在斗爭和合作中曲折發展 (二)從中蘇關系正常化到中俄新型關系的建立 (三)中歐合作關系的發展和深化 (四)中日關系的冷與暖 三、其他方面外交關系的鞏固與發展 (一)中國與周邊國家睦鄰友好關系的發展 (二)進一步鞏固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 (三)中國對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和努力 思考題: 1、新時期中國外交轉型的內外環境是什么? 2、80 年代中美關系的特點是什么? 3、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有什么主要進展? 4、中國對于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要主張是什么? 六、90 年代中國全方位外交的形成與發展 一、中國外交面臨的困境 (一)八九風波和蘇東巨變后的中國外交困局 (二)“韜光養晦、有所作為”外交戰略的提出 (三)西方對華制裁局面的突破 二、大國伙伴關系的建立 (一)中美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較量和中美戰略伙伴關系的建立 (二)重視對俄、對歐關系的友好合作關系,廣泛建立伙伴關系,推動世界多極化 三、周邊外交與多邊外交的新局面 (一)堅持睦鄰友好,妥善解決爭端,積極發展同周邊國家關系 (二)中國入世和積極參與以聯合國為主的多邊外交 四、堅決維護國家統一,實現港澳順利回歸 思考題: 1、 八九風波和冷戰結束后中國外交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2、 為什么要堅持“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外交戰略? 3、 中國在推動世界多極化和全方位外交方面有哪些作為? 4、 為什么說中國入世打開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新局面? 七、新世紀以來中國外交的新進展 一、中美關系從低谷走向緩和 4 (一)2001 年中美撞擊事件 (二)中美雙方從僵持走向緩和 (三)中美關系的現狀與趨勢 二、中日關系由僵化逐步回暖 (一)小泉時代的中日關系 (二)中日關系從僵化逐步回暖 三、中國在多邊舞臺的作為 (一)中國在國際多邊組織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中國組建的區域性國際組織 四、中國外交理念的新變化 (一)和平發展道路 (二)和諧世界理念 (三)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思考題: 1、 如何定位當前時代的中美關系?中國的應有外交選擇是什么? 2、 闡述 21 世紀中日關系的變遷及啟示。 3、 21 世紀以來中國參與多邊外交所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4、 闡述當前中國外交理念的創新及其內容。 八、中非關系 60 年 一、20 世紀 50-70 年代中非關系的建立及歷史意義 (一)萬隆會議上中非領導人的直接接觸 (二)周恩來訪問非洲 (三)中國對外援助八項原則的提出 二、20 世紀 80-90 年代中非關系的調整及戰略價值 (一)中非關系調整的歷史背景 (二)中非經貿合作四項原則 (三)北京風波后非洲對中國的支持 三、21 世紀以來中非關系的新發展及世界影響 (一)中非合作論壇的建立 (二)中非關系新局面的開創 (三)中非關系的經驗與問題 思考題: 1、 如何認識非洲在中國外交戰略中的地位? 2、 簡述 60 年中非關系的發展階段與成就。 3、 簡述 60 年中非關系發展的基本經驗。 4、 闡述中非合作論壇建立的歷史意義。 九、新中國的民間外交、經濟外交和文化外交 一、民間外交的歷程 (一)斯諾訪問陜北蘇區中共民間外交的開端 (二)建國前期對日民間外交的展開 5 (三)民間先行,以民促官,官民并舉 二、經濟交流與合作的展開 (一)建國前期以貿易促外交 (二)新時期經濟外交的興起 三、文化交流 (一)建國前期的對外文化交往 (二)新時期文化外交的大發展 (三)孔子學院的迅速擴展 思考題: 1、民間外交與官方外交的關系是什么? 2、經濟外交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3、文化外交與公共外交的關系是什么? 十、中國共產黨的黨際交流與合作 一、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 (一)建黨與大革命時期 (二)“左”傾錯誤與共產國際 (三)抗日戰爭時期中共與共產國際的關系 二、中共與蘇東共產黨關系的曲折發展 (一)從解放戰爭與建國初期中共與蘇共的復雜關系 (二)中共與蘇東共產黨的蜜月期 (三)中共與蘇東共產黨關系的破裂 三、1978 年以來中國共產黨開創黨際關系的嶄新局面 (一)黨際關系四原則 (二)與蘇東等共產黨關系的恢復 (三)與其他政黨關系的拓展 思考題: 1、建國前共產國際在指導中國革命問題上犯了哪些錯誤? 2、國際主義與愛國主義的關系是什么? 3、黨際關系四原則的內容是什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