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大綱 一、大綱說明 (一)課程性質和任務 本課程的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學生在學習本課程之前應當具備計 算機組成原理、程序設計語言、微機接口技術以及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基本知識。 課程的任務是: 1. 使學生對計算機網絡從整體上有一個較清楚的了解。 2. 對當前計算機網絡的主要種類和常用的網絡協議有較清晰的概念。 3. 應學會計算機網絡中最基本的實驗方法。 (二)課程的特點和教學基本要求 本課程是一門必修的專業課,其特點和教學基本要求如下: 1. 計算機網絡的概念較多,因此要強調基本概念, 而不是過多地講具體的計算 機網絡中所用的設備。 2.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非常迅速,新的技術不斷出現,因此應盡可能地講授較新 的內容,使所學內容不致很快地過時。 3. 本課程工程性較強,教學中應使理論緊密聯系實際和重視實驗環節。 (三)本課程的教學要求分為三類: 1. 熟練掌握: 要求學生能夠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練掌握所學內容,并能夠用其分析、設計和解 答類似問題,能舉一反三。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分組交換網的主要特點、物理層的基本概念、數據鏈路層的基本概念、停止等待 協議和 ARQ 協議的實質、HDLC 的要點、CSMA/CD 局域網的特點、虛電路和數據 報的概念、X.25 建議書的要點、路由選擇的機制及路由算法、擁塞控制、互連 網協議 IP 和傳輸控制協議 TCP 的要點。 2. 掌握: 要求學生能夠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夠進行簡單分析和判斷。主要包括以下 內容: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形成、 分層次的體系結構、 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中的 一些主要概念、TCP/IP 體系結構簡介、計算機網絡的分類、計算機網絡的傳輸 媒體、模擬傳輸與數字傳輸、調制解調器、數字傳輸系統、物理層標準 EIA-232-D、 局域網的參考模型、交換式集線器、用網橋擴展局域網、局域網的網絡操作系統 舉例(Novell 網絡操作系統 NetWare 和 Microsoft 網絡操作系統 Windows NT)、路由選擇的概念和策略和常用的幾種路由選擇方法、網絡互連的基本概念、 TCP 報文段的格式、簡單網絡管理及計算機網絡安全基礎。 3. 了解: 要求學生能一般地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過程、計算機組網技術、計算機網絡在我國的發展、信道的極 限容量、信道上的最高碼元傳輸速率、信道的極限信息傳輸速率、X.25 網絡與 字符方式終端的連接、幾種常用的互連網選路協議、運輸層在網絡體系結構中的 地位和作用、TCP/IP 體系的應用層協議(域名系統 DNS,文件傳送協議 FTP,遠 程登錄協議 TELNET,簡單郵件傳送協議 SMTP,簡單文件傳送協議 TFTP、簡單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