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第 1 頁,共 7 頁 2019 年寧波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科目 考 試 大 綱 科目代碼、名稱: 346 體育綜合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值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30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由考點提供) 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內容 試卷內容主要包括:運動訓練學、學校體育學、運動生理學的相關知識。 二、考試目標 課程考試的目的在于測試考生對于體育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以及綜合運用分析的能力。 三、考試內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 《運動訓練學》 (一)競技體育與運動訓練 1.競技體育概述 2.運動訓練概述 3.運動訓練學概述 第 2 頁,共 7 頁 (二) 運動成績與競技能力 1.運動成績及其決定因素 2. 運動員競技能力及其構成 3.運動員狀態診斷與訓練目標建立 (三) 運動訓練原則 1.運動訓練基本原則概述 2. 競技需要原則 3. 有效控制原則 4.周期安排原則 5.適宜負荷原則 6. 區別對待原則 7.適時恢復訓練原則 (四)運動訓練方法與手段 1.運動訓練方法與手段概述 2.運動訓練的具體操作方法 3. 運動訓練常用手段 (五)運動員體能及其訓練 1.運動員體能訓練概述 2.力量素質及其訓練 3. 速度素質及其訓練 第 3 頁,共 7 頁 4.耐力素質及其訓練 (六)運動員技術能力及其訓練 1.運動技術與運動員技術能力概述 2.技術訓練常用的方法 3.技術訓練的基本要求 (七)運動員的戰術能力及其訓練 1.競技戰術與運動員的戰術能力 2.戰術訓練方法 3.戰術方案的制訂 (八)運動員心理能力與運動智能及其訓練 1. 運動員心理能力概述 2. 運動員心理能力訓練的常用方法 3.幾種心理現象及其克服方法 4.運動智能概述 (九)運動訓練計劃 1. 運動訓練計劃概述 2.多年訓練計劃 3. 年度訓練計劃 4.周訓練計劃 5.課計劃與組織 第 4 頁,共 7 頁 (十)運動隊伍管理 1.運動隊伍管理的主要任務與組織實施要求 2.教練員與運動員 第二部分: 《學校體育學》 (一)學校體育概論 1.學校體育發展簡況 2.學校體育與現代社會 3.學校體育與學生的全面發展 4.學校體育的結構、功能與目標 (二)體育課程 1.體育課程的含義 2.體育課程的編制 3.體育課程的實施 4.體育課程的評價 5.我國體育課程發展的歷史經驗與改革趨勢 (三)體育教學 1.體育教學的概念與特點 2.體育教學構成要素 3.體育教學目標 4.體育教學過程 第 5 頁,共 7 頁 5.體育教學方法 6.體育教學計劃 7.體育教學實施 (四)課余體育 1.課余體育的地位和特點 2.課余體育的功能與價值 3.課余體育鍛煉的特點和原則 (五)學校體育管理 1.學校體育管理體制 2.學校體育管理的目標與原則 3.學校體育管理的內容 4.學校體育管理法律法規 (六)體育教師 1.體育教師的地位與作用 2.體育教師的工作特點 3.體育教師的條件與職責 第三部分: 《運動生理學》 (一)骨骼肌機能 肌肉收縮的形式;;肌肉收縮的力學特征;不同類型骨骼肌纖維的形態、生理、代謝特征 以及與運動的關系 第 6 頁,共 7 頁 (二)血液與循環機能 血液的理化特性與生理功能;心臟泵血功能及其評價;血管中的血壓和血流;運動對心 血管功能的影響 (三)呼吸機能 呼吸運動與肺通氣;肺換氣和組織換氣 (四)物質與能量代謝 肌肉活動與物質代謝;人體運動的能量供應 (五)腎臟機能 (六) 內分泌機能 幾種主要激素的生物學作用:糖皮質激素與應激反應;兒茶酚胺與“應急”反應;生長激素; 胰島素;睪酮 (七)感覺與神經機能 感覺與運動;肌肉運動的神經調控 (八)運動技能 運動技能的生理學本質;運動技能的形成過程及其影響因素 (九) 有氧、無氧工作能力 最大攝氧量的概念、影響因素、在運動實踐中的應用;乳酸閾概念、在運動實踐中的意 義;無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礎 (十)身體素質的生理學基礎 (十一)運動過程中人體機能變化規律 第 7 頁,共 7 頁 賽前狀態與準備活動;極點與第二次呼吸;穩定工作狀態;運動性疲勞產生機制,判斷 運動性疲勞的指標及方法;恢復過程的一般規律(超量恢復);促進人體功能恢復的措施 兒童少年生長發育與體育運動:兒童少年的生理特點與運動;兒童少年身體素質的發展 規律和特點 參考書目: 參照《體育碩士全國教育指導委員會提出的最新指導性意見》。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