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050102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本學科為溫州市重點學科,近幾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實力雄厚,分布合理,研究涵蓋 了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的主要方向。目前本學科擁有盛愛萍、金理新、葉建軍 3 位教授, 他們在國外內有著廣泛的影響,治學嚴謹,成果豐碩。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省部級基金數項, 獲得多項省部級獎勵,并在國內權威、一級刊物及國外重要刊物上發表了數十篇頗有影響的 論文,學科發展勢頭強勁。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設有三個研究方向:1 語用研究 2 語言接觸研究 3 歷史語言學 研究。 本學科自 2007 年開始招收研究生,已經連續招收 11 年,所有學生均在三年內通過論文 盲審、答辯,并獲得碩士學位。 研究方向簡介: (1)語用研究 語用學是語言學各分支中,以語言意義為研究對象的新興學科。是專門研究語言的理解 和使用的學問,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話語,研究如何通過語境來理解和使用語言、語 言。 本學科近幾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負責人盛愛萍教授一方面致力于語用學的核心問題— —語境的探討,另一方面緊扣溫州方言,從語言和文化的角度研究溫州地名和甌語語匯,在 研究中運用田野調查和比較等方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現代漢語語境研究在國內首屈一 指,《現代漢語語境研究》(合著)獲省社科突出學術貢獻獎和國家高校人文社科三等獎等多 個獎項;而方言與地域文化研究在國內也處于領先地位。其系列論文“溫州地名研究”獲省 高??蒲谐晒泉?;專著《溫州地名的語言文化研究》獲溫州市社科一等獎;《甌越語語 匯研究》獲省社科二等獎。 (2)語言接觸研究 語言接觸是一個語言學研究的現象,發生在不同的語言系統相互互動或影響之時。此種 研究又稱接觸語言學。語言接觸分兩類:一類是同系語言接觸,如方言與方言之間的接觸與 影響。另一類是非同系語言接觸,如英漢語言的接觸與影響。語言接觸涉及面很廣,需要從 語言與語言競爭力、語言本質及語言選擇、語言與社會、語言與文化、語言與教育、語言與 民族發展、語言與國家政治等多重角度去認識。 本學科最大的特色及優勢是漢藏語言的比較研究。漢藏語言比較是以歷史比較法為基 礎,研究語言的親屬關系,是語言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方向的研究具有開拓性,理論具有 極強的解釋性和系統性,在國內外影響很大。負責人金理新教授充分運用藏緬語、苗傜語與 漢語進行比較,豐富了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理論。其研究成果《漢語核心詞辯證》等提出同源 詞與借詞的鑒別方法及原則,簡化苗瑤語陰聲韻韻母系統,得出一個精干的漢藏核心詞表, 在國際、國內學術界評價很高,受到了眾多學者的高度肯定。 (3)歷史語言學 歷史語言學,亦稱越時語言學(diachroniclinguistics),是一門語言研究變化的學科。 歷史語言學是語言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內容涉及漢語語法、詞匯、音韻、方言、語言接觸及 文字等領域。尤其重視詞匯、語法演變的過程、機制、動因、規律等的探究,注重將語法與 詞匯結合起來。 歷史語言學在注重文獻考證的同時,更加關注與近代漢語的比較研究。該方向的研究具 有開拓性,理論具有極強的解釋性和系統性,在國內外影響很大,這是本學科最大的特色及 優勢。負責人葉建軍教授的論文《“X 勝似 Y”的來源、“勝似”的詞匯化及相關問題》和《“被 NP 施 VPNP 受”的生成機制與動因》獲得第十八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呂叔湘語言學獎二等獎; 專著《〈祖堂集〉疑問句研究》獲得浙江省社科聯第四屆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浙江 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溫州市第十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受到學術界的 高度評價。 研究方向負責人簡介: 盛愛萍:一直從事現代漢語的教學與研究,研究方向為現代漢語語用學、社會語言學、 方言學。為華東修辭學會理事,浙江省語言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修辭學會副會長。在《方 言》、《語言文字應用》、《民族語文》、《語文研究》、《社會科學戰線》、《當代修辭學》、《中國 語研究》(日本)、《國文天地》(臺灣)等刊物發表論文 50 余篇。出版著作有《甌越語語匯 研究》(專著)、《溫州地名的語言文化研究》(專著)、《現代漢語語境研究》(合著)、《吳語 研究》(主編)等。主持并完成省部級課題多項。先后獲得浙江省社科二等獎、三等獎,浙 江省高??蒲谐晒泉?,國家高校人文社科三等獎,溫州市社科一等獎、二等獎,浙江省 突出學術貢獻獎等。近年來,服務地方,在地名規劃、地名文化研究領域卓有成效,被民政 部特聘為區劃地名專家,主編《溫州市地名規劃》、《溫州市鹿城區地名志》(中華書局出版), 目前正在主編《溫州市地名志》、《樂清市地名志》,在相關領域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金理新:男,出生于 1964 年 8 月,浙江永嘉人。2005 年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漢語言文 字學專業,獲博士學位,現為溫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語言學、漢語言 文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主要著作有《上古音略》、《漢藏語系核心詞》、《上古漢語形態研 究》,在《民族語文》、《語言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三十篇,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漢藏核心詞”。其所著《上古漢語形態研究》于 2005 年獲浙江省科研成果三等獎。 葉建軍:男,安徽宿松人,文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漢語歷史語法與詞 匯研究、語法化與詞匯化研究,在《中國語文》《語言科學》《語文研究》《漢語學報》《古漢 語研究》《語言研究》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近 50 篇,出版學術專著 1 部,主持并完成國家 社科基金項目“近代漢語句式糅合現象研究”等課題 10 余項。論文《“X 勝似 Y”的來源、 “勝似”的詞匯化及相關問題》(《語言科學》2013 年第 3 期)和《“被 NP 施 VPNP 受”的生 成機制與動因》(《中國語文》2014 年第 3 期)獲得第十八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呂叔湘語言學 獎二等獎;專著《〈祖堂集〉疑問句研究》(中華書局,2010 年)獲得浙江省社科聯第四屆 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溫州市第十三屆社會科學 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