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040102 課程與教學論 課程與教學論是溫州大學重點學科(A 類),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論素養,能夠 運用先進教育科學、心理科學理論分析和解決教育實際問題,比較系統地掌握課程與教學、 心理學的基本理論,了解國內外課程與教學理論的發展現狀和動向,心理學的基礎與前沿, 具有良好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能勝任教育學、課程論、教學論、心理學及其它 相關課程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課程與教學論碩士學位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兩到三年。碩士生應在規定的學習期限內 完成培養計劃要求的課程和學位論文,修滿學分,按期畢業。提前完成培養計劃的碩士生, 可申請提前畢業??茖W研究、撰寫論文的時間必須保證在 1 年以上。 本專業現有碩士生導師 9 名,其中教授 7 人,具有博士學位 6 人,浙江省中青年學科帶 頭人 2 人、溫州大學甌江特聘教授 3 人、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1 人。近年來,本專 業在學科建設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近五年在《教育研究》、《心理科學》等核心刊物發表 學術論文六十余篇,出版著作十余部,承擔省部級以上課題二十余項,其中國家級 4 項。獲 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省教學成果獎等省廳級科研獎勵十余項, 其中省部級以上 5 項。 目前,課程與教學論專業正按溫州大學重點學科建設方案繼續加強學術隊伍建設,強化 和突出學科特色,提高辦學水平、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為申報博士學位授權點創造條件, 已與韓國國立全南大學聯合培養教育學博士。 課程與教學論主要研究方向: 1. 課程教學論原理研究。主要包括課程論研究、教學論研究、學科課程與教學論研究、 教師教育研究。 2. 教學與學習心理研究。主要包括學生心理研究、教師教學心理研究、學習心理研究、 學與教的關系研究。 碩士點負責人: 孫芙蓉,女,1975 年出生,浙江平陽人,教師教育學院院長,教育學博士、教授,碩 士生導師,韓國國立全南大學兼職博導,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教學論專業委員會理事、 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課程論專業委員會理事。主持全國教育規劃課題、浙江省哲學社會 科學課題等 10 多項課題,在《教育研究》《課程·教材·教法》《比較教育研究》《教育 學報》等 CSSCI 期刊和《光明日報》發表論文 30 多篇,出版專著《課堂生態研究》,研究 成果獲浙江省第十八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基礎理論研究類二等獎等省部級、廳局級獎勵 4 項。主要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基本原理研究、教育生態學研究、教師教育研究。 主要學術帶頭人: 周湘浙,男,1959 年 1 月出生,浙江溫州人,溫州大學正校級領導,原麗水學院黨委 書記,教授,碩士生導師。具有長期從事教育管理工作的經歷,多年來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管 理研究與實踐,尤其是辦學體制機制,學校內部管理改革,以及民辦教育的研究與探索,長 期對基礎教育改革進行研究和實踐指導。在《高等教育研究》《教育發展研究》《中國高等 教育》發表多篇論文,出版專著《課堂教學藝術新編》。主要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基本 原理研究、高等教育研究。 彭小明,1963 年 7 月出生,浙江云和人, 浙江省二級教授,溫州大學“甌江特聘教授”, 碩士生導師,溫州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曾被評為浙江省省級 教壇新秀、省優秀教師、校教學名師。溫州大學省優勢專業(小學教育)帶頭人。國家精品 課程《教育見習與實習》主持人。任全國校園文學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高師語文教學法研 究會副主任、全國高等教育學會語文教學法委員會理事、全國語文學習科學專業委員會常務 理事、全國語文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常務理事、浙江省寫作學會副會長。主持國家、省部、市、 校重點課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寫作教學模式研究》等 40 多項;獨著、合著《語文課程 與教學新論》等 11 本;有 100 余篇論文在《教育研究》等刊物上發表。獲浙江省社聯青年 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等。主要研究方向: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寫作 教學。 張曉瑜,男,1970 年 11 月生,浙江溫嶺人,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教師教育學院 教師,溫州大學世界溫州人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課程論專業委員 會理事。在《教育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比較教育研究》《課程·教材·教法》《中 國教育學刊》等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 30 篇,出版專著《有機課程觀研究》和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踐》兩部及主編教材若干。主持完成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各 1 項,教科研成果獲浙江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等 4 項 省、廳級獎項。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哲學、課程與教學論基本原理、德育原理、基礎教育課 程與改革。 潘玉進,男,1964 年 12 月出生,浙江溫州人,教授,碩士生導師,溫州大學教師教育 學院副院長,溫州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所所長,溫州大學心理咨詢與測評研究中心主任,溫 州大學基礎教育評估中心主任,民盟溫州大學委員會副主委,浙江省心理學會理事、溫州市 心理學會名譽理事長。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 40 多篇,出版教材 3 本,主持 3 項省部級課 題、2 項教改項目和 1 項校精品課程。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學心理學、心理統計與測量。 胡瑜,男,1975 年 8 月出生,湖北秭歸人,溫州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心理學博士、教 授,浙江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溫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 溫州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所副所長、甌江特聘教授,兼任浙江省社會心理學會理事、溫州市 心理學會副理事長、溫州市科協委員、溫州市社科聯理事。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全國教 育規劃課題、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浙江省公益技術研究項目,參與國家社科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多項課題研究,在心理科學、中國特殊教育、心理發展與教育、心理 與行為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八十余篇,其中多篇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心理學》等轉載, 研究成果獲得全國高校優秀成果獎、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浙江省高??蒲?br/>成果獎二等獎、浙江省第六屆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等獎項。主要研究方向:社會性 發展、人格、棋藝心理。 廖傳景,男,1974 年出生,浙江蒼南人,溫州大學心理健康教研室主任,心理學博士, 教授,碩士生導師。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高級訪問學者,2015-2017 年在蘇州大學教育學博 士后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溫州市委黨校、溫州城市大學客座教授。浙江省心理健康促進 會理事,溫州市心理學會理事,溫州市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溫州市家庭教育協會理事, 浙江省婦聯“家庭家教家風大講堂”特約講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國家心理咨詢師考評 師、全球職業規劃師(GCDF)、生涯教練(BCC)、高級職業指導師、高級職業測評師。入選 溫州市“新世紀 551 人才工程”第二層次,曾主持與參與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浙江省哲 學社會科學課題等二十余項,出版專著、教材 5 部,在《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心理科學》《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 育科學版)》《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近 80 篇。研究 對象涉及大學生、留守兒童、政府公務員、農名工、中小學教師、中小學生等。主要研究方 向:心理健康教育、臨床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學術骨干: 倪小敏,女,1966 年出生,浙江瑞安人,副教授,教育學博士,碩士生導師,曾赴英 國倫敦大學教育研究院訪學。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等 6 項課題,出版《向有差異的平等邁進----英國基礎教育公平政策發展研究》和《教育公平和 教育效率——英美兩國基礎教育政策演進研究》(與單中惠、勾月合著)兩部專著,在《教 育研究》《清華大學教育研究》《外國教育研究》《教師教育研究》《江蘇高教》等核心期 刊上發表論文十幾篇,其中數次被《人大復印資料》《新華文摘》全文轉載或觀點摘錄;研 究方向:基礎教育公平政策研究、高中課程研究。 顏文靖,男,1985 年 8 月出生,浙江溫州人。心理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韓 國國立全南大學兼職博導。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現任溫州大學心理學系主任。溫 州市第一批百名社科青年骨干人才,溫州市 551 人才第三層次。主持國家級與省級科研項目 各 1 項,參與 2 項國家級科研項目。一作(通訊)SSCI 文章 2 篇,SCI 文章 3 篇,EI 文章 2 篇,CSCD 文章 1 篇,非一作 SCI/SSCI 十余篇。采集了世界上使用最多的微表情數據庫。主 要研究方向:表情與姿態(結合計算機視覺)研究、說謊與欺騙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