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溫州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業務課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 藥學綜合 科目代碼:349 一、 參考書目(所列參考書目僅供參考,非考試科目指定用書): 1.《普通生物化學》,鄭集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 4 版 2.《分析化學》,胡育筑、孫毓慶主編(上下冊),科學出版社,2011 年,第 3 版 二、 考試內容范圍: 生物化學(其中實驗約占 20%) 1. 糖類 了解糖類的分類、構型、構象和生物學作用。重點掌握單糖、二糖的分子結構及其重要化學性質和多 糖的種類。 2. 脂質和生物膜 了解脂質的定義、分類和生物學作用,脂肪酸的種類、結構特點和物理化學性質。重點掌握各種脂質 的結構和化學性質,生物膜組成、結構和跨膜轉運類型及其特點。 3. 氨基酸和肽 了解氨基酸的分類、結構和化學性質,氨基酸的酸堿特性,肽的定義。重點掌握氨基酸的結構、等電 點,氨基酸特征化學反應,重要活性肽結構。 4. 蛋白質 了解蛋白質的化學組成和分類,蛋白質功能的多樣性,肽的物理和化學性質,蛋白質一級結構的測定 方法,多肽鏈折疊的規則方式,球狀蛋白質與三級結構,蛋白質折疊。重點掌握蛋白質各級結構的概念和 特點,蛋白質一級結構和高級結構與其功能之間的關系,穩定蛋白質三維結構的作用力,蛋白質的分離純 化方法和氨基酸序列分析方法。 5. 酶 了解酶的命名和分類,酶活定義,酶的活力測定和分離純化,固定化酶的概念和制備方法。重點掌握 酶催化作用的特點,米氏方程及米氏常數的意義與應用,酶的活性中心、別構調節等概念,誘導契合理論, 了解酶活性的調控方式,酶促反應抑制作用類型及其動力學。 6. 維生素與輔酶 了解維生素的概念、分類;維生素和輔酶的關系。重點掌握脂溶性維生素的種類,水溶性維生素的種 類,維生素及其輔酶的功能。 7. 核酸 了解核酸的種類和結構,核酸的生物功能;重點掌握各種堿基的化學結構,DNA 和 RNA 的高級結構, 核酸變性、復性和雜交等概念。 8. 代謝導論 了解分解代謝與合成代謝,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ATP 以外的其他核苷三磷酸的遞能作用,能量代 謝在新陳代謝中的地位。重點掌握代謝調控,高能磷酸化合物及其他高能化合物的類型,輔酶 A 在能量代 謝中的作用,ATP 結構及其在能量轉運中的地位和作用。 9. 生物氧化—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作用 了解氧化-還原電勢概念、電勢和自由能的關系。重點掌握電子傳遞過程,氧化呼吸鏈概念,氧化磷酸 化作用的概念、電子傳遞和 ATP 形成的偶聯及調節機制。 10. 糖代謝 了解糖酵解過程,糖酵解調節,其他六碳糖進入糖酵解途徑,磷酸戊糖途徑的概念及其生理意義,糖 異生的概念,糖原的生物學意義。重點掌握糖酵解的反應機制,糖酵解途徑各步驟的反應方程、酶、能量 變化以及酵解速度的主要調節步驟,檸檬酸循環反應速度的主要調節步驟及調控因子,糖原合成與分解的 主要步驟。 11.脂代謝 了解脂質的消化、吸收和轉運,磷脂、鞘脂類和甾醇的代謝,酮體的形成。重點掌握脂肪酸的氧化, 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代謝的調節,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反應步驟。 12. 蛋白質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謝 了解機體對外源蛋白質的需要及其消化作用。重點掌握蛋白質降解的特性和反應機制,氨基酸的轉氨 基和脫氨基作用,尿素循環。 13.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謝 了解核苷酸的生物降解與合成特點,煙酰胺核苷酸和黃素核苷酸的合成,輔酶 A 的合成。重點掌握核 苷酸的降解,嘌呤和嘧啶堿的分解,嘌呤核糖核苷酸的合成,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合成,脫氧核糖核苷酸的 合成。 14. DNA 的復制和修復 了解 DNA 的半保留復制,DNA 復制的起點和方式,DNA 聚合反應及其有關的酶。重點掌握 DNA 復 制的過程,DNA 的損傷修復。 15. RNA 的生物合成和加工 了解 DNA 指導的 RNA 聚合酶,RNA 生物合成的抑制劑,RNA 的轉錄后加工,理解轉錄的調節控制。 重點掌握 DNA 指導下 RNA 的合成過程,啟動子、轉錄因子、終止子和終止因子,RNA 的逆轉錄。 16. 蛋白質合成 了解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合成,蛋白質運輸及翻譯后修飾。重點掌握遺傳密碼的基本特性,肽鏈 的起始、延伸和終止,蛋白質合成的抑制劑。 17. 生物化學實驗 了解有關生物化學實驗的常規儀器的使用。重點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分離、制備、分析和鑒定技術(如 滴定、比色、層析、電泳技術)。 分析化學(其中實驗至少占 20%) 1.分析化學概述 理解誤差、誤差的產生原因和減免方法;準確度、精密度及其相互關系; 掌握絕對誤差、相對誤差、偏差、平均偏差、相對平均偏差、標準偏差、相對標準偏差的基本概念、 表示方法及其計算; 掌握有效數字、有效數字位修約規則、有效數字的運算法; 掌握顯著性差異的基本概念和目的及檢驗方法、平均值的置信區間含義與計算;Q 檢驗法對可疑值進 行取舍。 2.滴定分析法 掌握滴定分析法的及其術語(滴定、化學計量點、滴定終點、滴定誤差、標準溶液、基準物質、標定、 試劑的純度與等級等); 掌握滴定分析法的滴定方式及其對滴定化學反應的要求; 掌握直接法配制標準溶液的過程及物質的條件;間接法配制標準溶液的過程以及用于標定的基準物的 條件,掌握標定 HCl 和 NaOH 標準溶液的常用基準物; 掌握物質的量之間的關系及濃度和滴定度的表示。 3.酸堿滴定法 掌握酸堿質子理論中的酸堿定義、酸堿反應實質、酸堿離解常數及強度比較; 掌握共軛酸堿對 Ka(或 Kb)求算 Kb(或 Ka); 掌握溶液的溶液平衡濃度、分析濃度(總濃度)的概念及表示; 掌握質子條件式、質量平衡、電荷平衡、分布系數等概念并計算各種酸堿體系 pH 值; 掌握一元弱酸(堿)、多元弱酸(堿)、兩性物質、緩沖溶液 pH 值的最簡式及計算; 掌握常用的緩沖溶液及配制方法、緩沖范圍; 了解酸堿滴定曲線的繪制過程;理解滴定突躍及影響滴定突躍大小的因素及一元弱酸(堿)的準確滴 定條件、多元酸(堿)準確滴定條件、混合酸(堿)準確滴定條件; 指示劑的變色原理、理論變色范圍、理論變色點和酚酞、甲基橙的實際變色范圍和顏色變化情況;指示劑 的選擇原則; 掌握酸堿滴定分析結果的計算,了解等量點與滴定終點 pH 值計算及誤差計算; 了解非水酸堿滴定法基本原理及常用的滴定劑、指示劑。 了解酸堿滴定法在藥學中的應用。 4.絡合滴定法 理解絡合反應、絡合劑、絡合物、中心離子、配位體、配位數等基本概念; 理解絡合滴定法對絡合反應的要求; 掌握 EDTA 絡合劑結構及與金屬離子的絡合反應特點、穩定常數、酸效應系數和副反應系數、條件穩 定常數的含義與計算; 掌握絡合反應準確滴定條件;金屬指示劑的作用原理、金屬指示劑的僵化、封閉與消除、常用金屬指 示劑(二甲酚橙、鉻黑 T);混合離子的分別滴定; 了解絡合滴定曲線的繪制過程及影響滴定突躍的因素。 掌握絡合滴定的方式及計算。 5.氧化還原滴定法 掌握電極電位、條件電極電位、平衡常數、條件平衡常數的概念; 掌握電極電位與平衡常數的關系式、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程度的計算、氧化還原反應速度及影響因素; 掌握常用的氧化還原滴定法(重鉻酸鉀法、高錳酸鉀法、碘量法、溴量法)原理、常用指示劑種類及 其選擇原則、結果計算; 6.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理解條件溶度積常數的意義、了解沉淀的形成過程以及沉淀條件對與沉淀類型(晶形沉淀、無定形沉 淀)的影響; 掌握影響沉淀溶解度、沉淀純度的各種因素和提高沉淀純度的措施;了解沉淀洗滌、烘干和灼燒溫度 的選擇原則; 掌握重量分析對沉淀形式和稱量形式的要求; 掌握重量分析結果的計算(包括化學換算因數的概念和計算)。 7.電位分析法 掌握電位分析法基本原理、指示電極、參比電極等基本概念、儀器裝置、終點確定方法、測定結果的 計算; 掌握玻璃電極的構造和基本原理; 了解電位法和永停滴定法在藥學中的應用。 8.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法 掌握紫外與可見光譜產生的原因、電子躍遷的類型、吸收帶的類型與特點;了解光譜與分子結構的關 系; 掌握紫外-可見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掌握 Lambert-beer 定律的物理意義,了解偏離該定律的原因; 掌握測定方法的建立(波長的選擇、參比溶液的選擇、最小測量誤差與吸光度測量范圍的選擇)及測 定結果計算等; 熟悉紫外-可見光度儀器的基本部件、工作原理與光路和比色皿類型。 9.紅外分光光度法 掌握紅外吸收的產生原理和條件,紅外吸收峰數與振動度的關系,依據紅外光譜判斷主要集團存在與 否,推斷簡單分子結構。 熟悉紅外光譜儀器的基本部件、工作原理與光路和比色皿類型。 10.色譜(氣相色譜、液相色譜) 了解色譜分析的起源和發展概況,掌握色譜分離原理和常用術語; 掌握色譜法基本理論、色譜柱性能評價、分配系數與保留行為的關系、色譜定性定量參數的意義、計 算方法及其影響因素; 掌握塔板理論和速率理論的基本原理和應用方法,掌握 Van Deemter 方程,并運用該方程解釋塔板高 度-流速曲線,解釋影響分離效能的主要因素; 掌握色譜定性、定量計算方法及其選擇; 掌握氣相色譜法的分類、儀器部件、常用氣相色譜固定相、 、檢測器、氣相色譜操作條件及其選擇; 掌握高效液相色譜法常用的色譜柱、流動相、檢測器及選擇原則; 了解色譜法在藥學中的應用。 11.質譜法 掌握質譜儀組成和工作原理,質譜的表示方法,主要離子(分子離子、碎片離子、重排離子、同位素 離子、亞穩離子的特點和用途),識別分子離子峰的方法,典型有機化合物的質譜特征。 12.核磁共振波普法 掌握核磁共振基本原理,化學位移,自旋偶合核,自旋系統,化學等價和磁等價。 掌握化學位移產生機制、表示方法及影響因素。 掌握簡單耦合及自旋規律。 掌握簡單有機化合物核磁共振譜圖解析。 三、 試卷結構及題型比例: 答題以閉卷、筆試的形式。滿分為 300 分(生物化學和分析化學各約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題型及所占比例為:判斷題(20 分)、選擇題(60 分)、填空題(50 分)、名詞解釋(50 分)、簡答題 (80 分)和論述題(40 分)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